基本信息出版社:安徽大学出版社
页码:20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9787811106138
条形码:978781110613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孔雀东南飞〉研究》内容简介:《孔雀东南飞》是乐府诗章中第一长篇,是最享盛誉之作。它出于汉乐府诗“杂曲歌辞”,性属民歌,类同《诗经》之“风”,“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有反映人民群众悲惨生活处境的;有歌颂受剥削遭压迫的劳苦大众反抗封建统治的;有暴露封建统治阶级鼓吹伦常之虚伪性的;还有揭露封建礼教残酷统治和封建婚姻制度桎梏,赞颂青年男女追求真挚爱情与美好婚姻家庭生活的,《孔雀东南飞》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篇章。它的原型素材,是通过“采风”从民间得来,因而有很强的群众性、人民性、思想性、社会性和历史性,所以流传至今1000多年,经久不衰,广为人们喜爱与传诵。新中国成立之后,一直被大中学校教材所选用,真谛正在此中。
《孔雀东南飞》在《玉台新咏》中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收入《乐府诗集》时,改为《焦仲卿妻》。诗中主要正面人物是刘兰芝与焦仲卿,而题名突出刘。从原题的一个“为”字,不难体察出:此诗尽情歌颂刘兰芝的反抗精神,相应地也赞许了焦仲卿。
编辑推荐 《〈孔雀东南飞〉研究》是由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前言
序
博学篇
小吏港与《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产生地辨正
从小市民俗看《孔雀东南飞》
从小市方言看《孔雀东南飞》
从道教探讨《孔雀东南飞》
论《孔雀东南飞》的历史地位与文学价值
论《孔雀东南飞》语言特色
《孔雀东南飞》悲剧刍议
《孔雀东南飞》时代的节烈观
是朦胧美还是风俗画
孔雀为何东南飞
论情圣焦仲卿
商港乎?文港乎?
“郡府”之辨
赏析篇
李白《庐江主人妇》浅析
王安石《咏小孤山》浅析
再评王安石《咏小孤山》
评梁启超关于《孔雀东南飞》的论述
张恨水《孔雀东南飞》试析
谢鸿斌题相公庙联评析
《题周玉双“孔雀东南飞”砖雕》赏析
《题贾万友<三馨图>刘兰芝赞》试析
读袁放先生的一首好词
吴振洪教授赠诗三首简析
剧作家何孝充赠诗简析
三老重瞻孔雀台
谢超元《谒焦仲卿刘兰芝墓》试析
评周元宴教授题《孔雀东南飞》诗联
《古诗(孔雀东南飞)缘何能成杰作》评析
导游篇
春访“影视城”
品味文化感染魄力
猪山龙山负势竞长
三大精灵我为尊
关于“兴飞”
真实与修饰
“双十”合解
华山的虚与实
惜字亭
永镇庵
歌谣篇
《孔雀东南飞》民歌小曲演唱
乐谱
歌谣
附录
古诗《孔雀东南飞》缘何能成杰作
《古诗无名人为焦仲卿妻作》作者考
旅游业的发展与发现
与时俱进长演不衰
《孔雀东南飞》的改编作品评介
后记
……
序言 孔雀性灵援起兴,屏开旭日福骈臻。在30集历史传世经典电视剧《孔雀东南飞》拍摄成功,开始进入后期制作之际,由李杏林先生编著的《(孔雀东南飞)研究》出版发行了,这本倾注了作者汗水和心血的鸿篇巨制,同时也凝聚了贤达深情和智慧的佳构妙制,不仅是怀宁文化建设的又一重要成果,而且是对外展示神韵的又一靓丽窗口。
享有“首府首县”美誉的怀宁县,山水毓秀,俊彦辈出,文化灿烂,底蕴深厚。这方热土,孕育了源远流长的戏曲文明,产生了独领风骚的完白艺术,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这一个个独特的文化元素,展现着怀宁人民战天斗地的精神风貌,记录着怀宁人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展示着怀宁人民细腻丰满的艺术情趣,它们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已经成为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和重要智力支持。其中东汉乐府名篇《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上承风骚、下启唐诗宋词的长诗之圣”,其主题思想、人文情怀、艺术成就和文学价值等,可谓是“独树一帜,难望项背”。怀宁人民既然拥有这块珍贵的文化瑰宝,就必须加强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不断挖掘和丰富《孔雀东南飞》历史文化品牌的新内涵,充分凸现怀宁本土特色文化的独特魅力,不断提升怀宁在皖西南艺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当前,我县经济社会正处在加快发展、奋力崛起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安定和谐的发展环境,迫切需要强大的舆论支持和催人奋进的精神动力。如何找准我县文化艺术发展方向,增强竞争力,提升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电视剧《孔雀东南飞》的拍摄和《孔雀东南飞文集》的出版发行,我们认为:一要强化中心意识,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文摘 插图:

博学篇
小吏港与《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是民间故事诗中的杰作,所以王世贞《艺苑卮言》称它为“长诗之圣”。余冠英及孙望等同志在关于此诗的评论与注释中,指出该诗产生地点在安徽潜山县。
潜山与怀宁为邻。怀宁县是东晋安帝时设置的,县治在今之潜山县城。公元1217年(宋嘉定十年)怀宁县迁到宜城渡(即今安庆市),到元至治三年(1323年)将怀宁县拆开,在其西北部设立潜山县。小吏港在今怀宁县西北与潜山县接壤处,距离今潜山县城仅15华里,此地至今还流传着焦仲卿夫妇殉情的民间故事及戏剧。我的初中语文老师李硕成(怀宁小吏港人,1962年逝世)曾对我说,《孔雀东南飞》有手抄本;现在潜山县邮政局工作的陈孝诚同志也说,1955年在当涂看到过类似抄本。从这些传说、戏剧及手抄本来看,与诗中所反映的故事情节基本相同;不过诗中写得较为概括,传说叙述较为具体。如传说中叙述刘兰芝投水死后,刘家将其尸体送到焦家;当时焦仲卿亦自缢于庭树。焦母在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下,不敢出头露面,经乡里父老提议,由焦仲卿的妹妹焦月英主持,将这一对情人合葬。焦家住在圩区(即今潜山县梅城镇河湾村),这一带人民怕山洪暴发将墓冲毁,经济条件好的人家都将坟送到丘陵区安葬。而刘兰芝家住在丘陵区(即今怀宁县小市镇红村刘山组),于是由焦家出钱向刘家买了一块山地(即今小吏港背后乌龟墩),将这一对情人葬。而这些具体细节,诗中只用“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这两句概括了。由此可见,“合葬”是真实的,“求合葬”的不是焦、刘两家,而是当地人民。乌龟墩在诗中称为“华山”,这可能因为小市港上有李花山,下有花家山,是受到这一带花山的影响而得名的。此地人民后来亦称乌龟墩为“孔雀坟”,30年前,这儿是万木参天葱茏密茂的古坟墩,如今已辟为粮站仓库。
就在乌龟墩东南角不到1华里处有个刘山嘴(如今叫刘山村民组),传说刘兰芝的家就在这里。刘山嘴南面的一口池塘,传说就是刘兰芝投水自尽的地方。小吏港对面叫“焦家畈”,辖有利民、河湾、东店3个行政村,长约8公里,宽约4公里。河湾村有个焦畈组,传说这儿曾是焦家庄园,焦仲卿的家就在这里。
还有一些流传性的方言,反映了故事对后代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如我们家乡祖传至今,将磨媳妇的婆婆叫做“焦八杈”,这就是影射焦母的;将受折磨的媳妇叫做“苦枝子”,这就是暗喻刘兰芝的;将懦弱无能的老
……
后记 《孔雀东南飞文集》,在中共怀宁县委和怀宁县人民政府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中共怀宁县委宣传部的直接指导下,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现在与读者见面了,这是传播文化、弘扬国粹的~件盛事。
本集与《孔雀东南飞专集》、《孔雀东南飞续编》相比,它的涉及面更广,理论探讨更深,为研究与开发这块宝藏拓宽了视野,提供了依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安庆师范学院历史系主任、教授夏子贤先生,不顾年老体弱,克服重重困难为本书作序。这不是一般的“酬世”,而是竭尽全力,针对本书的内容作了理论性的阐发。他从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反映,而政治则是经济基础的集中反映的高度,提出封建的政权是封建伦理道德与宗法制度的靠山或支柱,因而对《孔雀东南飞》思想内容的阐发,不能只写到焦母与兰芝婆媳问的不和,而不去揭露族权代表刘兄与政权代表太守的高压,否则就肢解了名著,践踏了名著,阉割了名著,大大削弱了本诗的战斗力。本书中所记叙与论证的内容,虽涉及这些方面,但没有从一定的理论高度作中肯的剖析。夏老为我们指明了这一点,为《孔雀东南飞》的研究与戏剧的制作,指明了正确的航向,提供了精辟的理论根据。这该是何等的可贵啊!希望广大读者在阅读本书时,一定要先研究一下夏教授所写的序言,找到一把“金钥匙”,然后去一一开启各个“小锁”,否则将会陷入沼泽之中而不能自拔。
综合近几年来国内各地学者对《孔雀东南飞》的研究,不难看出《孔雀东南飞》内容博大精深,形式异彩纷呈,触角伸入到文学、语言、教学、戏剧、民俗、道教、文学史等多个方面,本书中虽大部分都有涉及,但缺乏深度,充其量也不过是抛出了一块土砖,如果它能引出千千万万块璧玉,则无负于盛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