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30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301145640/9787301145647
条形码:978730114564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悦读时光/绘生绘色系列
内容简介 丢勒非常享受声名带给自己的外在享受。比如,丢勒在威尼斯时,威尼斯总督和教皇曾亲自到他的画室拜访他,丢勒1506年在博洛尼亚也受到了崇高的尊敬——按照克里斯钦索伊尔勒的说法——意大利画家非常谦恭,甚至对丢勒说他们能够在有生之年见到他,就是死也没有什么遗憾了。而且,丢勒在去荷兰期间也受到了很高的礼遇。比如安特卫普的艺术家还专门为他安排了晚宴,当时很多市民站在路两侧看着,“好像是一个大人物要过来”,他们甚至向丢勒鞠躬表示尊敬。
作者简介 丢勒(1471-1528),享誉国际的伟大版画家,德国文艺复兴时代最有成就的艺术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木刻版画、油画以及素描作品,其作品既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又有精细的细节刻画,在世时便风行欧洲大陆,影响了同代及后代的众多艺术家,是德国艺术的标志性人物。
本书以生动流畅的笔触将丢勒的一生娓娓道来,同时深入剖析了丢勒众多名作,从中我们既可以洞悉丢勒的艺术世界,也可以了解丢勒时代——欧洲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的艺术流变和社会文化。
威尔赫姆韦措尔特(wilhelm waetzoldt,1880-1945),德国艺术史家,柏林大学荣誉教授,1912年担任哈雷大学的现代艺术史教授,1927-1933年担任德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出版了大量研究艺术史的书籍,如《德国艺术史》、《肖像画艺术》、《美术学导论》(2卷)、《丢勒的骑士、死神与魔鬼》、《作为艺术史家的雅各布布克哈特》等。
目录
第一章 出身和地位
第二章 自我描绘
第三章 《启示录》木刻组画
第四章 1500年前后的欧洲艺术
第五章 幻想
第六章 宗教题材作品
第七章 肖像画
第八章 风景画
第九章 农民市民和士兵
第十章 丢勒与马丁路德
第十一章 自由与服务
第十二章 雕刻
第十三章 赞美的限度
第十四章 用圆规和直尺
第十五章 丢勒留给我们的遗产
……
文摘 丢勒非常享受声名带给自己的外在享受。比如,丢勒在威尼斯时,威尼斯总督和教皇曾亲自到他的画室拜访他,丢勒1506年在博洛尼亚也受到了崇高的尊敬——按照克里斯钦索伊尔勒的说法——意大利画家非常谦恭,甚至对丢勒说他们能够在有生之年见到他,就是死也没有什么遗憾了。而且,丢勒在去荷兰期间也受到了很高的礼遇。比如安特卫普的艺术家还专门为他安排了晚宴,当时很多市民站在路两侧看着,“好像是一个大人物要过来”,他们甚至向丢勒鞠躬表示尊敬。丹麦国王还请他为自己画像,并请他共进晚餐。这些都让丢勒自豪不已。丹麦国王在布鲁塞尔为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举办国宴时,丢勒也参加了,而且他并不觉得自己作为一个画家参加这样的宴会有什么不妥。当丢勒被皇家赐予徽章并享受养老金时,不仅意味着他在经济上取得成功,而且说明丢勒作为一个画家的社会地位也得到了承认。
丢勒具有作为一名市民的美德,当然也有他这个阶层固有的缺点。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了一个如此高的地位,具有自我反省的意识和良好的举止。不论大事小情,他都要讲究规矩,毫不掩藏自己对贵族阶级的敬畏。他认为人分为“高”和“低”是自然的,当然这一点一直都根植在中世纪人的心里。马丁路德的政治活动也受到过这种思想的影响。
就这样,阿尔布莱希特丢勒作为一名德国艺术大师站在了我们面前,他拥有一名“大师”应该具备的所有品质。纽伦堡的画家直到1596年才形成自己的行会。丢勒不是一个手艺人,虽然他天生具有手艺人的习性和荣誉感。他选择画板和画布总是非常细致,总是使用最好的颜料,他创作的每一步都力求精细,就像他在一幅祭坛画上的题字所说的:“要让它们保存500年之后仍是这个样子”。丢勒的性格和成就使得他在家里、在画室都非常有权威,他觉得自己不仅要对家庭负责,还要对那些“学画的孩子”负责。父亲去世后,丢勒把三个弟弟中最年轻的汉斯带到了自己的画室。“我真想带他一起去威尼斯,”丢勒在1506年写给皮尔克海默的信中说:“这样对我和他都非常有好处,他可以学学意大利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