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
页码:124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1月
ISBN:9787104024903
条形码:978710402490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一是诗歌创作历来兴盛,中国诗歌特点之一是女诗人历来众多,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所录作者,“自汉魏六朝,以迄近代,凡得四千余人”,“绝大多数为诗人;施淑仪《清代闺阁诗人征略》仅录有清一代女诗人,”即达一千二百六十多名,至于先秦迄今,有吟咏而因种种原因不得流传,不获人知者,则不知更有多少。如今,中国又出了一位女诗人,即傅桂香。一九九四年,她出版了《桂香诗词集》,之后,她的名字传遍了神州,《中国文化报》、《中国妇女报》等多家报纸介绍了她的事迹,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介绍她的专题节目,各地读者、诗人纷纷来函,或索书,或研讨,或慰问,或捐助,遂成诗坛一段佳话。傅桂香是幸运的,因为她没象很多人那样“湮没无传”。但这种“幸”却来源于“不幸”。
作者简介 傅桂香,女,号冷香居士,又自号田同居士 河北肖承德市大石庙镇袁家庄村人。祖籍山东蓬莱市人,1945年10月生于河北承德市大石庙镇陈家沟村,解放后随父母迁居到承德县仓子乡三棵榆树村,1953年入大河西小学读书,1963午于双峰寺国立中学毕业,因家庭贫困而没有参加高考,并回乡参加业生产,并于1963年同袁家庄村青年毕德春结婚,婚后的生活却给这位坚强的女性带来了许多的磨难,这些磨难却坚定了她走向文学道路的决心和意志,在劳动之余她潜心苦读努力探索,终于走上诗坛,成为国内外很有影响的农民女诗人 她的很多作品被选入当代诗词精选华夏吟友,当代巾帼诗词,与代咏物诗词等大型书籍,并被中华当代诗词选粹任命为副主编,并参与了多部大典的编辑工作,并多次获奖,由于她的丈夫于2001年下幸去世,所以她的精神处于极端痛苦之中,但她在痛苦中终于完成了她的续集。
目录
自古穷愁出诗人(序一)--读傅桂香的诗词
序二
序三
杰出的当代农民女诗人傅桂香(序四)
冷香集
绝句卷
过黄河
西行记
澄城秋望
辞澄城
旅夜抒怀
长安古意四首
黄土高原随想
丁丑正月初八送友人四首
吊红石峡古战场
读白云集寄咸阳诗友
江南旅情
江南梦里行
恭祝张太夫人八秩华诞
盐城夜宴即兴
和湖南张世平邮戳诗
回春小草
寄方小平并和思亲诗
春耕即景
立春偶成
寄远
春思五首
村晚和李宗章
重阳对酒
秋日即兴二首
送周建华回南三首
寄江南友人
和江南友人四首
赠友人四首
赠象山联苑四首
荷花二首
孟冬远寄二首
途中作
过峡谷激流
上镇江金山寺
金陵翠竹
江村口占
重过扬州
忆西湖
赠卜海萍女士
扬州口占
徐州月台
望钟山
高邮岳飞石像二首
过高邮湖
即景
贺澄城诗词学会成立
过三门峡
纪念白居易诞辰一千一百五十周年
赠裴智女士
观千年古槐赠裴智女士二首
月楼随想
钟鼓楼
参观张学良将军公馆二首
即景二首
赠雪莲四首
偶成四首
一字诗四首
惜别
梦游西湖
桃李
新秋感作二首
谢杨海洋寇占文来访
即景二首
初冬
游子吟
登楼
别情
江南行
题吴烨南同志所摄始信峰照
江水四首
赠杨步辉
读半壁庐吟抄
口占
田家
冬日抒怀
寄岳阳诗友二首
答四方诗友
赠乔岳吟长
酬寄遗园老人重携花烛诗四首
咏四时佳卉
观麒麟送子图二首
晚秋即景
赠宝应诗友二首
小令卷
十六字令
望江南丙子送春三首
望江南赠江南诗友三首
望江南送友人
望江南赋兰菊
忆江南踏沙行二首
长相思盼香港回归三首
长相思寄郑州武飞达吟友
长相思锄禾
长相思对镜述怀
长相思早春
诉衷情归程
一叶落梦非
惜分飞拼词牌
采桑子初春
采桑子寄赵燕侠女士
临江仙早春
临江仙赠江南诗友
临江仙酬赵志民先生
一叶落锄禾
如梦令丙子送春
如梦令过榆关
如梦令忆西湖
乌夜啼心情
浣溪沙无题
浣溪沙寄友人陈韵琴女士
菩萨蛮冬日记梦
菩萨蛮读红楼梦赠杨华彬将军
菩萨蛮读映月轩诗稿
菩萨蛮拟远行
菩萨蛮春情
菩萨蛮赠友人(拼词牌)
临江仙闻峡江女教师遇害有感
临江仙悼念周总理
菩萨蛮春感
菩萨蛮春耕
菩萨蛮市人大常委访谈
菩萨蛮重阳
虞美人断肠草
虞美人诗情
菩萨蛮赠梅雪斋主人
清平乐咏雁
清平乐寄友人
清平乐盼晴天
卜算子过徐州
卜算子寄吴烨南
蝶恋花上古城墙
江城子盐城招待所感作
江城子有感玉池爱弟纵酒
江城子咏菊
江城子题文珊玉照
摊破浣溪沙病中
虞美人游沉香亭
虞美人秋浦抒怀
虞美人赠余士林吟友
思远人无题
青玉案酬李静声吟友
青玉案题陕西吟友玉照
行香子惜春
行香子赠友人
忆秦娥端阳
忆秦娥赋滕王阁图
忆秦娥瑶筝
太常引水仙
添字浣溪沙观赛龙舟
小重山春耕
小重山忆镇江
一剪梅无题
一剪梅抒怀
一剪梅归雁
翠叶集
晚霞集
……
序言 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一是诗歌创作历来兴盛,中国诗歌特点之一是女诗人历来众多,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所录作者,“自汉魏六朝,以迄近代,凡得四千余人”,“绝大多数为诗人;施淑仪《清代闺阁诗人征略》仅录有清一代女诗人,”即达一千二百六十多名,至于先秦迄今,有吟咏而因种种原因不得流传,不获人知者,则不知更有多少。如今,中国又出了一位女诗人,即傅桂香。一九九四年,她出版了《桂香诗词集》,之后,她的名字传遍了神州,《中国文化报》、《中国妇女报》等多家报纸介绍了她的事迹,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介绍她的专题节目,各地读者、诗人纷纷来函,或索书,或研讨,或慰问,或捐助,遂成诗坛一段佳话。傅桂香是幸运的,因为她没象很多人那样“湮没无传”。但这种“幸”却来源于“不幸”。
她是河北省承德市大石庙镇袁家庄村的一位农民,年近五十历尽风霜,数十年来,上奉公婆,下育子女,四季耕织,日夜劳作,由于时代、家庭的原因,曾经受了比一般农村妇女更多、更难忍的磨难,至今仍生活在辛苦和贫困之中。生活使她愁苦、怨愤、寂寞、孤独、甚至多次想到死,但是,由于她有节操,有意志,有知识,既没堕落,也没消沉,而是从传统诗词中找到安慰,鼓舞和寄托。她如饥似渴地阅读历代诗歌,古人那高尚的节操,坚韧的意志,旷达的情怀,使她得到精神解脱,古诗那迷人的意境精美的语言、奇妙的技巧,使她深深为之陶醉,她也象古人那样吟咏起来,描写家乡的山水花鸟,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并从中得到莫大的快感,令人感动钦佩的是她是在十分艰苦和困难的情况下写作的,白天辛苦劳作,他人讥笑阻拦,这使她不得不在夜晚忍着疲劳,挡住灯光写作,夏夜蚊虫叮咬,冬宵寒气摧割,但她顽强地坚持着,什么都挡不住她对心灵的抒发,对艺术的痴爱!
文摘 清泉漱玉,明珠无暇,自然辉映千古。一片痴情,满腹凄楚,怨曲凭谁诉。芳魂千载,笛声吹彻,夜夜倾听春鼓。终难忘,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齐天乐
长城怀古
长城千古经风雨,盘根深怨难诉。骸骨无知,思妇有梦,谁念寻夫良苦。征人何处,算只有惊雷,振发余怒。泪染罗衫,断肠消息迷归路。
兴亡都做尘土,叹榆关万里,翠嶂无数。故国江山,千秋浩月,曾照秦皇汉武。封侯裂土,似暮雨朝云,淡烟薄雾。婉转莺歌,都做飞燕舞。
渡江云
赠诸女儿
年来疏远信,几番梦断,素月透纱窗。翠屏千嶂里,涧水萦纡,寸断九回肠。寒香泣露,算几度,辜负朝阳,犹记得,当年携手,同唱菜花黄。
清凉,思儿情绪,胜比春前,有无边惆怅。长相忆,读书声里,珍惜年芳。宵宵辗转思前事,泪洒尽,难断思量。春已去,金鸡啼彻山乡。
沁园春
劝五儿女
风雨凄凄,来去匆匆,最忆当年,想凿冰汲水,时迎朔雪,风里担柴,犹忍饥寒。默默无言,潜心劳作,犹被旁人下眼看。浑无奈,叹为人妻母,事事都难。
如今改地换天,喜农村政策都放宽。看众多女性,风发意气,兴家立业,一马当先。创业虽难,只须努力,追赶新潮勇向前。但凭此,在非常时节,好度难关。
水友吟
祝丈夫五十六岁寿辰
杏林初试春衫,峭寒天气催人瘦。春风送暖,莺歌飞上,堤边杨柳。流水年华,可怜虚度,四十还九。叹冰霜雨雪,艰辛历尽,愁无限,君知否? 昔日白云出岫,愿同心,清贫斯守。西窗夜雨,催成霜鬓,不堪回首。患难相扶,百年依恋,人间稀有。幸今宵有酒,三杯痛饮,祝夫君寿。
水龙吟
秋日闻笛
短笛吹破层阴,玉钩倒挂垂杨柳。西风漫卷,潇潇黄叶,追云疾走。遍插茱萸,几番思念,几番回首。望征鸿渐远,空山寂寂,人憔悴,君知否?桂魄清光依旧,问笛声,怎生消受。离人正远,阳关一曲,难期邂逅。醉赏金菊,可怜今日,破愁无酒。对清霜万里,茫茫月夜,泪盈襟袖。
后记 我的桂香诗词续集,就要出版了。在这部诗集即将出版之际,我要写上几句多余的话。
这部诗集集成,是继桂香诗词集之后的又一部诗集,其中包括:“冷香”、“翠叶”、“晚霞”等三部。
是在全国各地的诗友的大力支持和鼓舞的情况下写成的,其中也包括各级政府对我的关怀,经常给一些稿纸和笔墨,使我告别了用铅笔头和废作业本写诗的岁月。
在即将完成这三部诗词之际,又遭遇了种种不幸和冷嘲热讽,先是失去了几位德高望重的师长,继而又失去了理解我的弟弟和妹夫,紧接着又失去了几十年和我风雨同舟的爱侣,继而又失去了几位相知甚好的诗友,所以,这本诗集的问世,使我悲喜交加,悲的是失去了的亲人和诗友们看不到我的诗集了,喜的是我的诗集经历了许多的风风雨雨终于问世了。
这里我首先感谢老天,给我无穷无尽的诗的源泉,就是壮美的河山和美丽的大自然,感谢诗友和同仁给我的关怀和鼓励,也感谢那些曾经讽刺和挖苦我并设置重重障碍的人。因为他们坚定了我热爱古典诗词的意志,并感谢王舜先生帮我联系了出版社并把出版费降低到了最大的极限。也感谢晚年的伴侣付奎先生帮忙尽他最大的努力为我筹备出版资金,在这里,我向他们表示我最衷心的深深的谢意,也向气车东站的司机和旅客们致以衷心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