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中老年养生宝典

发布时间: 2010-01-26 14:44:57 作者:

 中老年养生宝典


基本信息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页码:29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530847732/9787530847732
条形码:9787530847732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中老年养生宝典》的主要内容包括:古语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我国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关注老年人健康成为了摆在社会面前的重要问题……。书中为中老年朋友介绍了大量实用,有效的养生长寿知识,等着你在书中寻找开启自己健康之门的密码……
目录
第一章 轻松话养生
第一节 养生涵义
什么是养生
源远流长的养生文化
养生是个系统工程
第二节 养生原则
养生原则有哪些
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

第二章 颐养天年与寿夭
第一节 生命与衰老
什么是衰老
什么是自由基?
造成人生命衰老原因
衰老的机理变化
男性衰老的十大标志
第二节 天年与长寿
什么是天年
现代科学怎样认识“天年
人类长寿之谜
人的寿命与哪些因素有关
长寿与低氧环境
长寿的奥秘
寿命超长属于遗传特性
长寿等式:营养+健身
长寿秘诀:八分饱
长寿者的特征
长寿老人的生理特征
活过90岁的特征
什么是长寿者的典型性格
身体偏胖者长寿
五官功能与长寿
欲得长寿,科学帮忙
老人要敢于长寿
日本人的长寿方法
长寿最怕“心”先老
老年九贪寿命缩短
寿命不易长的九种人

第三章 了解自己,科学养生
第一节 中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呼吸系统的生理特点
循环系统的生理特点
血液系统的生理特点
运动系统的生理特点
内分泌系统的生理特点
消化系统的生理特点
泌尿系统的生理特点
生殖系统的生理特点
皮肤系统的生理特点
感觉器官的生理变化
第二节 中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中老年人心理发生哪些变化?
中年人的心理卫生
老年人的特有心理期待
做好“角色退场”准备
希望: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支柱
人老最怕“心”先老
人到老年不宜“暴怒
老年养生忌伤感
消极的态度有损健康
别让嫉妒危害身心
老年人心理变异的几种类型

第四章 心理养生
第一节 心理保健
性格修养与健康长寿
八戒怡心境
老年心理的调适与养生
想象养生
第二节 心理调适与疗法
老年人如何防止“心理老化”
老年丧偶善调适
运用心理疗法养生

第五章 环境养生
第一节 优化环境
老人居室环境与健康
老人居室重在健康
老人养花益寿
老人适宜种什么花
适宜摆放居室内的植物
杉木装修更环保
第二节 不宜环境
老人不宜久呆的环境
房间里的几个细节最易致癌

第六章 生活养生
第一节 起居养生
老人日常生活保健
起居养生十六宜
调整生活方式预防老年失聪
老伴儿不要分床而眠
老年人要常日光浴
老人度冬宜暖背
晒被子后别反复拍打
第二节 穿戴养生
关于染发的四点提醒
老年人慎穿平底鞋
老人穿内裤也得讲究
换夏装前请先这样做
第三节 洗漱卫生
老年口腔保健办法多
洗漱也养生
老年人怎样保持牙齿健康?
老人镶假牙后的注意事项
假牙保养的正确方式
坚持梳头有什么保健作用
梳浴健肤
第四节 安全防范
老人洗澡多注意
……
第七章 情志养生
第八章 文娱养生
第九章 节气养生
第十章 睡眠养生
第十一章 体质养生
第十二章 食疗养生
第十三章 药膳养生
第十四章 防病养生
第十五章 运动养生
第十六章 推拿养生
第十七章 针灸养生
第十八章 茶疗养生
第十九章 房事养生
第二十章 更年期养生
……
序言 人最宝贵的就是生命,因为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
现今,人们的寿命已普遍延长,出现了不少百岁老人,探索寿星的奥秘,使养生成为人类最关注的问题,尤其是中老年人。
在漫长的岁月里,人类与大自然进行着各种斗争,为了保护生命、繁衍后代,在劳动与生活中,逐渐认识了生命活动的一些规律,学会了自我保健的一些方法,并相互传授。在古代,我们的祖先把这种保健延年的活动称为养生。总之,养生即保养生命之意。
近几年来,人们对健康理念有了更新的认识。健康,不仅指身体无疾,也包括心理的健康、生活方式的健康,以及与他人合谐快乐的相处。而以上健康的标准,正是中华养生保健的范围,这也是养生保健近年来受到青睐的原因。与年轻人相比,中老年的身体器官开始出现变化,生理上逐渐开始衰老,而由于生理上的变化进一步影响心理上的变化;同时,中年人又处于社会与家庭的特殊时期,他们既是家庭中的顶梁柱,又扮演着社会中的重要角色并承担着责任。所以,中老年人在身体衰退期和心理高压期等多种因素下。往往易患各种疾病。
文摘 第一章 轻松话养生
第一节 养生涵义
什么是养生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养生,又称摄生、道生、养性、卫生、保生、寿世等。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的意思;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的意思。总之,养生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达到保养生命、健康精神、增进智慧、延长寿命目的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因,为身体是我们生活的根本,健康的身体是我们有一个健康人生的基础。健康也是长寿的先决条件,而每个人的健康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他所生活的环境。
环境包括地理环境、气候环境、社会环境和每个人居住的小环境。在环境中,有许多因素每时每刻地作用于人的机体。这些因素,可概括为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不仅错综复杂。且处于经常不断的变化之中,人体借助机体内在调节和控制机制,与各种环境因素保持着相对平衡,表现出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但是人们的这种适应能力是有限的,当有害的环境长期作用于人体,或者长期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危害健康,引发疾病,甚至造成死亡。
因此,人要健康长寿,就要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明白环境与人的关系。环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自然综合体,一切生物都要适应环境而生存,人类不但要适应环境,还要利用、支配和改造环境。
读书人网 >家庭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