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优秀小学生应该阅读的中外名人成长故事

发布时间: 2010-01-27 13:02:01 作者:

 优秀小学生应该阅读的中外名人成长故事


基本信息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页码:248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5月
ISBN:7802283221
条形码:978780228322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青少年
丛书名:优秀小学生课外阅读与素质培养经典丛书

内容简介 一本书无法改变整个世界,但可能会塑造孩子的一生!《优秀小学生:应该阅读的中外名人成长故事》以崇敬的心情,遴选了98位中外名人,讲述了他们百味人生中的成长故事,透过这些故事,我们看到了名人是怎样对待困难和失败,名人是怎样对待兴趣和学习,名人是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这些故事或许就是他们人生道路的一个转折点,或许就是他们成功的一个诀窍,不管是怎样的故事,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故事一定会给你带来一点启发和帮助。小朋友们可以读着这98位名人的故事,追寻名人成长的足迹,感悟名人成才的真谛……
作者简介 张亚新,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系主任,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现任《北京教育研究》副主编,兼任中国文选研究会理事、中国高教学会语文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等。主要从事古典文学、特别是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对小学生素质教育与作文写作颇有研究。已出版的作品包括《小学古诗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中外文学作品选读》、《唐诗精选》等。
编辑推荐 想成就人生,就需要寻找一个名人做自己的榜样,这样,人生道路才会显得更加顺畅,人生目标也就会显得更加接近。《优秀小学生:应该阅读的中外名人成长故事》收集了几十位中外名人故事,追寻他们成长的足迹,我们可以感悟他们成才的真谛,为我们的成长吸取经验教训。
成长,像一粒种子长成森林。
是六自然最寻常的奇迹:
成长,也是人生最朴素的过程。名人的成长经历,给我们揭示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真理
名人决非天生,
无数名人也曾经遭受过命运的无情嘲弄,
也曾经在迷惘与团顿中徘徊,
所不同的是,名人顶住了压力,坚定地与命运不断抗争,最终找到了自己的成才之路。
榜样们的成长之路。也就是一条通向成功之路,我们只要愿意学习与秉承,
我们也会成长
——像榜样们一样成长:像榜样们一样成功。
目录
中国篇
儒家始祖孔子
土木工兵祖师鲁班
主张兼爱的思想家墨子
神医扁鹊
儒家亚圣孟子
太史公司马迁
神医华佗
无神论者王充
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
博学多才的张衡
神机军师诸葛亮
书圣王羲之
隐士陶渊明
不断探索的科学家祖冲之
药王孙思邈
大文豪欧阳修
生花妙笔王安石
科学家沈括
东坡居士苏轼
出身寒门的良将岳飞
好汉施耐庵
不愿当官的医学家李时珍
名将成继光
“三绝”老人郑板桥
民族英雄林则徐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艺术家齐白石
先行者孙中山
国学大师王国维
大元帅朱德
地质学家李四光
中国近代气象事业创始人竺可桢
立雪拜师的教育家陶行知
好学善思的领袖毛泽东
高跷上练功的艺术大师梅兰芳
一座小桥造就的桥梁专家茅以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少年周恩来
大文豪老舍
世纪老人冰心
在柜台上起飞的大数学家华罗庚
学者钱钟书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爱国华人科学家李政道
金利来之父曾宪梓
为尊严而读书的中国人丁肇中
功夫巨星李小龙
身残志坚的奋女子张海迪
乒坛女杰邓亚萍
小巨人姚明

外国篇
古希腊伟大的科学家阿基米德
神秘的旅行家马可波罗
航海家哥伦布
巨匠达芬奋
天文学家哥白尼
在赞叹声中长大的哲学家培根
物理学之父伽利略
戏剧天才莎士比亚
近代科学的始祖笛卡儿
握紧拳头的小男孩儿牛顿
传奋科学家富兰克林
俄国的科学家之父罗蒙诺索夫
美国国父华盛顿
蒸汽机的发明者瓦特
天使在人间的音乐神童莫扎特
勤劳多才的音乐大师贝多芬
数学天才高斯
荒野雄师拿破仑
木偶王国的领导安徒生
进化论者达尔文
伟大的解放战士林肯
作家狄更斯
“炸不死”的化学家诺贝尔
元素周期表的发明者门捷列夫
排字工出身的作家马克吐温
公众英雄爱迪生
电话发明者贝尔
生理学家巴甫洛夫
飞行者莱特兄弟
两次诺贝尔奖得主居里夫人
把不幸当作大学的作家高尔基
共产主义者列宁
拉断牛尾的科学家卢瑟福
百年一遇的人物丘吉尔
“笨嘴拙舌”的科学家爱因斯坦
创造神话的残障教育家海伦凯勒
成功学大师卡耐基
在沙坑里作画的少年毕加索
连任四届的总统罗斯福
五岁救场的表演家卓别林
想当国王的孩子戴高乐
学会忍耐的童工松下幸之助
快乐的娱乐大王迪斯尼
美国火箭之父冯布劳恩
在祖父怀里听审的女孩甘地夫人
美国民意总统艾科卡
从踢“袜球”开始的一代球王贝利
软件大王比尔盖茨
飞人乔丹
……
序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加速到来。以及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立足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加快人才培养的步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成了一件十分重要、十分紧迫的事情。
一代伟人邓小平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确如此!
素质教育必须从小抓起。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长见闻的年龄,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有很强的求知欲,也有很强的可塑性,必须抓住这个阶段对他们着力进行培养,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他们将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必须注意宽基础、综合性、多样性和开放性。不仅要注意课堂上的学习,还要注意课堂外的学习;不能单是学习某一门学科、某一方面的知识,还应当学习多种学科、多方面的知识;不应当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还应当学习社会、自然、生活等各方面的知识;不单是学习知识,还应当培育能力、发展思维、锻炼品格;不仅仅是学会知识,还应当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这样,就有必要打通课堂内外、校内校外的联系,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既有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资源,也有丰富多彩的课外教学资源,为小学生拓展尽可能广阔的学习空间,自主开展综合性的学习活动,使其素质得到整体的推进和协调的发展。
文摘 插图:




戚继光,明代著名爱国将领,军事家。1528年出生于山东,祖籍安徽定远县。他不仅是一位战功赫赫的名将,且著述颇丰,大有建树。
戚继光的父亲戚景通在正德、嘉靖年间,曾在山东、大宁、京师等地历任军职,官至神机营副将。当时明朝官场弥漫着贪污贿赂的恶浊空气。戚景通不愿同流合污,嘉靖十七年,以终养老母为由,请告还乡。这时,在明王朝北方,鞑靼不断用重兵大举南犯,严重威胁着明王朝西北边境。戚景通回乡后,虽是晚年,仍然忧虑国家安危,他摒弃一切俗务,总结自己的军事经验,潜心研究对付鞑靼入侵的对策。
戚继光出生时,父亲已经五十六岁。戚景通白头得子,欣喜异常。他对自己的儿子寄予了殷切的期望。戚继光少年时,父亲就经常给他讲,武将必须有舍身报国的高尚气节,打起仗来应有身先士卒的勇猛精神。这位爱国老将希望儿子将来能继承和发扬自己的事业。他对戚继光的要求十分严格。
当戚景通告老返乡时,祖居的房屋已近百年,很是破旧。次年,他打算修缮一下,命工匠安设四扇镂花门户。这年戚继光十二岁,已经开始懂事了。工匠们对戚继光说:“公子家是将门,请安设十二扇镂花门户吧!”戚继光向父亲提出这个意见。父亲严厉斥责儿子这种图虚荣、讲排场的想法,说你将来长大成人,能世守此业,我就满意了。如若不然,贪慕虚荣,连这点儿家业也会保不住的。戚继光默默地接受了父亲的批评。
读书人网 >传记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