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
页码:502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1月
ISBN:7301114915
条形码:978730111491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迦陵讲演集
内容简介 《唐宋词十七讲》为作者唐宋词系列讲座的讲演记录,内容是《唐宋词名家论稿》的补充和完善。书中共论析了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煜、晏殊、欧阳修、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辛弃疾、姜夔、吴文英、王沂孙等词人十五家。结合他们的历史背景、生平经历、性格学养、写作艺术等方面追寻唐宋词的演变与发展轨迹,讲述中既兼顾他们纵横之间的影响及关联,又特别注意其虽相似而实不同的深微意境,清隽的言辞于含英咀华之中深探词人之用心,时时闪现的真知灼见足以启迪读者,浚发妙悟灵思。
作者简介 叶嘉莹,号迦陵。生于燕京旧家,40年代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为诗词名家顾随先生入室弟子。50年代台湾大学任教授,并在淡江与辅仁两大学任兼职教授60年代赴美任密西根州立大学、哈佛大学客座教授,后定居加拿大温哥华,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89年退休后,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自70年代末返大陆讲学,先后任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客座教授,南开大学中国文学比较研究所所长及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名誉研究员。
编辑推荐 《唐宋词十七讲》据作者关于唐宋词录音整理而成,大致有几个重点:一是介绍每位作者时都特别注意其风格之特色与其所传达的感情之品质的差别;二是对词之演进和发展之过程的介绍;三是对词之特质及传统词评中两种重要模式的介绍;四是结合了一些西方理论;五是冀望能传达出来一种感发的力量,感受到词作的生动的美感。
目录
总序
叙论
弁言
自序
第一讲 温庭筠(上)
第二讲 温庭筠(下)
第三讲 韦庄
第四讲 冯延巳(上)
第五讲 冯延巳(下)李壬景李煜(上)
第六讲 李煜(下)晏殊欧阳修(上)
第七讲 欧阳修(下)晏几道柳永(上)
第八讲 柳永(下)苏轼(上)
第九讲 苏轼(下)秦观(上)
第十讲 秦观(下)周邦彦
第十一讲 辛弃疾(上)
第十二讲 辛弃疾(下)
第十三讲 姜夔(上)
第十四讲 姜夔(下)吴文英
第十五讲 王沂孙(上)
第十六讲 王沂孙(中)
第十七讲 王沂孙(下)
……
文摘 第一讲 温庭筠(上)
诸位爱好中国古典诗词的朋友们!我今天站在这个讲台上,心情是非常高兴而且感动的。我是1924年在北京出生的,1945年辅仁大学国文系毕业,1947年的冬天离开了我的故乡北京。因为当时我结了婚,1948年就随着我先生工作的调动,去到了台湾。1966年离开台湾,到了美国。1969年来到加拿大的温哥华,直到现在。自从1947年冬天离开了我自己的家乡北京以后,多年来我一直没有离开过教书的工作岗位,我所教的内容,都是中国的古典诗词。我在国外教书的时候,很高兴能够把自己祖国的宝贵文化遗产,介绍给国外的爱好中国古典文学的朋友们,有一种文化交流的意义。
我1977年回到祖国来旅游的时候,在火车上看到有的旅客,拿到了一本《唐诗三百首》,他们都非常欣喜,非常热情地阅读。我在当时就受到了很大的感动。我想我是由自己的祖国——中国培养我接受教育的,我多年来在海外宣扬我们祖国的文化,这当然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可是当我在1977年旅游的时候,看到我们自己祖国的同胞这么爱好中国古典诗词,我就想我也应该回到祖国来,与我们祖国的文化的源流能够继承接续起来才是。我好像是一滴水,要回到我们祖国的江河之中。所以那个时候,我就有一个念头,我愿意回到自己祖国来,也能够教古典诗词,跟国内的爱好古典诗词从事古典诗词教学的朋友们共同研讨,向他们学习。
这一次的讲座,我自己本来没有想到能够有这么多的朋友来参加。因为本来我是去年(1986年)4月,由于加拿大跟中国的文化交流,要与川大缪钺教授合写一本论词的书而回到祖国来的。那个时候见到了我们辅仁大学校友会的学长、朋友们,他们跟我说,要我给校友会作一次讲演。我想校友会的很多学长为我们校友会的筹务和建立,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我在海外一点也没有贡献,所以当校友会叫我作几次讲演的时候,我想这是我应该尽的义务,就答应作一次讲演。我本来以为讲演的对象只是校友会的朋友们,可是没有想到,我们祖国有这么多爱好古典诗词的朋友。后来,就有中华诗词学会的朋友们也说,希望我作一次报告,我就提出希望中华诗词学会能够和辅仁大学校友会联合起来举办这一次讲演。后来又有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和国家教委老干部协会很多朋友都参加了,这种对古典诗词的热情,使我非常感动。刚才介绍说我是尽义务来讲学,其实这是不在话下的。因为所有这一次举办这一讲座的朋友们,他们所付出的工作、劳力、时间、精神,都比我更多,他们筹备了很多个月,我们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