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
页码:42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SBN:9787807154891
条形码:978780715489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吕留良诗文选》书约37万字,市文联吕留良研究会副会长徐正主编。全书由《诗选》和《文选》两部分组成,其中选注吕留良的诗130余首、书信30余件、序跋10篇、论文杂著8篇,为深入研究吕留良的学术思想和精神品质提供了较为翔实的资料。
编辑推荐 《吕留良诗文选》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
目录
《吕留良诗文选》序
诗选
诗选前言
一 万感集
东庄杂诗(十首选五)
园林早秋(四首选二)
乱后过嘉兴(三首)
田家女
剑客行同念恭兄作
季臣兄卧病欲荒园(四首选二)
东庄闲居贻孙子度、念恭兄(二首)
手录从子谅功遗稿
过仲音兄村居(三首)
清池庵晚步
登句曲毗卢阁
放雪猫
友人示以季臣兄唱和稿感赋
二 伥伥集
馀姚黄晦木见赠次韵奉答(二首)
赠馀姚黄太冲(二首)
次韵和黄九烟民部思古堂(五首选三)
晦木将之金华次韵送之(二首)
真进士歌赠黄九烟
人日同黄九烟饮
夏日集饮水生草堂限韵
过西锦董雨舟次太冲韵
至东庄次太冲韵
看宋石门画辋川图依太冲韵
题如此江山图(有序)
次韵答太冲见寄(二首)
岁除杂诗(十首选四)
甲辰一日(二首选一)
送别虞尊即寄太冲、复仲、晦木、旦中
九日书感
耦耕诗(十首选五)
重过内家问范邻音疾(二首)
三 梦觉集
即事
次韵答陈子执先生见赠
次韵答孟举见寄
得山阴祁氏澹生堂藏书三千余本示大火(二首)
后耦耕诗(十首选四)
登真如塔
坐鹤洲梅花下
水村秋泛(四首选二)
清池庵看菊晚归
舟次看武康山溪
憎蚊
游蠡山
过湖州有感(二首)
同考夫、商隐、寅旭登云岫
同佩璁过半逻次韵
四 真腊凝寒集
同商隐、寅旭自邵弯步至万苍山楼次韵
仰天坞观瀑次韵
过紫云山废址,山下尚有小庵
喜考夫至山(二首)
澉湖夜泛(二首选一)
钱墓松歌
湖天海月楼赋呈商隐(二首)
次韵和汝典(二首选一)
出山留别商隐(二首)
五 零星稿
送吴孟举北游(二首选一)
访徐州来留饮(二首选一)
访黄俞邰留饮(二首选一)
访周雪客留饮(二首选一)
集孔庐次前韵(二首)
遥连堂集饮次雪客韵(四首选二)
午日有怀(二首)
得孟举书志怀(三首)
静夫尊人日从老人留饮今年正九十
别白门诸同志
和种菜诗(二首)
黄太冲书来三诗见怀,依韵答之(三首选一)
衡阳周令公见访村庄(二首)
新秋观稼楼成(四首选二)
台州王薇苫以长律见赠,次韵奉酬
六 东将诗
九月二日同马允彭(镀侯)董采(载臣)陈铤(大始)严鸿逵
查枢(左旋)大儿公忠、从子至中放舟东游
重过湖天海月楼
五日同商隐诸子登云岫
七日至海盐访胡令修寻书,饮其斋
八日游秦驻山又值潮至
十三日集饮张小白涉园
十九日暮同诸子登天宁寺塔
七 欺气集
祈死诗(六首选三)
七日同游西湖过南屏石壁下
八日承招集湖舫雨雪竞日
雪夜宿湖中(二首)
雪中放舟
文选
文选前言
一 书信
与张考夫书
复高橐旃书
答潘用微书
与施愚山书
答吴晴岩书
答叶静远书
答张菊人书
……
二 序?跋
三 论文?杂著
四 墓志铭
五 附录
……
序言 桐乡市吕留良研究会副会长徐正先生与学会同仁一起编著了《吕留良诗文选》,命我作序。我与徐先生结识于1986年的宁波“国际黄宗羲学术讨论会”前夕。当时我是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兼讨论会的秘书长,获悉徐先生对吕留良颇有研究,故邀请徐先生与会并发表了他们撰写的论文《吕留良与黄宗羲交游始末》,于是相互引为君子之交,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后来在余姚、桐乡分别举行多次的黄宗羲、吕留良学术研讨会,我们都相互邀请,交流学术研究成果,则今日为之序,实有不可推托之责。故不辞浅陋,勉力为之。
晚村先生吕留良(1629-1683)是明末清初一位独立特行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时文评选家。他博学多才,在哲学、文学、史学、医学、书法、出版等方面均有深湛造诣,但用力最勤、影响最卓者大抵有三:一是以“尊王攘夷”为中心的儒家政治哲学,二是以“尊朱辟王”为特色的理学思想,三是隐含反清民族主义和民主启蒙思想倾向的八股时文评选。时人知悉吕留良,多因其评选时文有助于博取功名而趋之若鹜,而少有领悟其“严夷夏大防”之深意者;今人敬仰吕留良,则多因其受清廷文字狱的迫害被剖棺戮尸而惺惺相惜,而少有论及其思想主张的民主启蒙性质者,也不太愿意承认其“尊王攘夷”政治哲学和“尊朱辟王”学术主张的片面性与局限性。这些问题,都有待于今后在吕留良研究中予以深入的发掘与系统地论述的。
文摘 其为宋之南渡耶?如此江山真可耻。其为崖山以后耶⑥?如此江山不忍视。吾不知作亭之人与命名之旨,但闻面会稽之山⑦,俯钱塘之涣,庆忌之墓枕其背⑧,伍员之祠附其趾⑨,宋之大内实其腹⑩,中间仿佛有遗址。此江此山路最熟,按图索之了不似。想隔承平三百年⑩,此意感人不复起。江山举目兴会殊,反嫌此名无所指。因共弃之事不传,草蔓烟荒同废畴⑩。丽农何处得此图@?画图者谁陈仲美。题名者谁紫芝生,其人不幸当元纪。不知画亭与作亭,心同不同未可拟。
今看亭前引骑从,不类跛鳖驱夹豕。黄盖栏边卤簿随,定有大官鼓吹携歌妓。又看亭中短罗杯盘⑩,列坐三人二人侍。指点若云风景佳,岂有新亭泣向西风酾⑩?又看亭外环村庄,稻堆十丈篱边峙,酒旗斜插钓艇横,太平百年庶几有此事。以是钩索画者义,全无心肝真诡戏。细看其中饮者皆黄冠,鬓发上生疑道士,领方袖阔容甚都,何不盖头赤笠子?吾今始悟作图意,痛哭流涕有若是。当时遗老今遗民,自非草服非金紫。如此江山偏太平,越画繁华越愁悝。不见郑亿记私书,只好铁匣置井底。又不见梁栋爱做诗,庚寅受祸依其弟。以今视昔昔犹今,吞声不用枚衔嘴。尽将皋羽西台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