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页码:65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
ISBN:9787807598558
条形码:9787807598558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国学丛书集成
套装数量:4
图书品牌:北京智品图书
内容简介 《孙子兵法(套装全4册)(竖排版)》的主要内容包括:孙武与孙子兵法、话说孙子、姓氏的来源、孙武的一生、《孙子兵法》、《孙子兵法》的影响、孙子兵法、计篇第一、作战篇第二、谋攻篇第三、形篇第四、势篇第五、虚实篇第六、军争篇第七、九变篇第八、行军篇第九等等。
编辑推荐 《孙子兵法(套装全4册)(竖排版)》是国学丛书中的一册,百世兵家之祖。
目录
卷一
孙武与孙子兵法
一、话说孙子
二、姓氏的来源
三、孙武的一生
四、《孙子兵法》
五、《孙子兵法》的影响
孙子兵法
计篇第一
作战篇第二
谋攻篇第三
卷二
形篇第四
势篇第五
虚实篇第六
军争篇第七
卷三
九变篇第八
行军篇第九
地形篇第十
九地篇第十一
卷四
火攻篇第十二
用间篇第十三
附录
《百战奇略》节选
……
序言 中华文明的历程,源远流长,据地下出土的实物考证,迄殷商之际,就已经出现文明起源的标志——文字。此种文字,或刻于甲骨,或铭于青铜,概因材料限制,所记史事无不约略而简明。春秋时期,简牍出现,而后缣帛流传于世。但仍未步入寻常百姓家。直到纸张的出现,典籍才真正扩大了传播的范围。
璀璨的中华民族文化典籍,先后在这些载体中延续,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延至唐代,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加快了典籍的传播进程。有宋以来,活字印刷术的出现,使大批量典籍的印制成为可能。刻书不再为官府独有,开始转向了民间。两宋三百一十六年间,刻书事业最为兴盛,据不完全统计,官私刻书竟达一万多种,而印刷数量更是以千万来计,各种名目的图书进入了百姓之家。即便元代,历时虽不足百年,但是刻书数目也达到三干多种,数量蔚为可观。
然而,随着朝代更迭,『兵燹』与『祸乱』盛行,各种典籍散佚极其严重,加之历代执政者焚书,传世典籍已经日趋珍惜。至明清,唐、五代时期所刻典籍,如片鳞只甲,大多湮没于世:而宋元时期所刻典籍,亦所剩无多。宋版书干金难求,一旦偶获,即被奉为瑰宝。无怪乎清代版本学家、校勘学家顾千里发出这样的慨叹:司宋元本距今『远者八百余年,近者不足五百年,而天壤间乃已万不一存。』
文摘 插图:


(一)公元226年,魏文帝死去,孟达心里不安。诸葛亮了解这个情况后就引诱他。孟达多次和诸葛亮通信,暗里答应归附蜀汉;孟达和魏兴太守申仪有矛盾,申仪暗地向魏帝上表告发了他。孟达听到这消息心里恐惧打算举兵叛变。司马懿写信安慰他:孟达犹豫没有拿定主意,司马懿就偷偷地出兵进讨。将领们说:『孟达和吴、蜀互有来往,应当观察动静而后用兵。』司马懿说:『孟达不讲信义,这是他疑心的时候。应当乘此时促使他下定决心。』于是,司马懿就加速赶路:八天的功夫到了孟达的城下。吴、蜀各派偏将向西城安桥、木阑塞等处援救孟达。司马懿分派将领拒挡他们。起初,孟达和诸葛亮通信说:『宛城距离洛阳八百里,距离我一千二百里。司马懿听到我举兵之事,要上表给皇帝,一往一来,需要一个月的时间。那么我们的城邑已经坚固,一切军事都已办妥。我这里有天险,司马懿一定不能亲自前来;将领们来,我也不怕了。』等到魏军来到时,孟达又写信告诉诸葛亮说:『我举兵八天而魏军来到城下,为什么来得这样神速?』公元228司马懿攻打新城,花十六天的时间攻下了它,杀了孟达。
(二)公元前①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是春秋时期晋、楚两个诸侯国争霸中原的一次战争。在这场战争之初,楚国的实力强于晋国,而且楚国有许多盟国,声势浩大。城濮之战以楚国出兵攻宋,宋成公派人来晋求救为引子展开。但晋国并不靠近宋国,远道救宋,必须经过楚国的盟国曹、卫,形势于晋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