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概况

发布时间: 2010-01-30 15:27:46 作者:

 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概况


基本信息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页码:371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4月
ISBN:9787105085811
条形码:978710508581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适合研究人文地理相关人员使用。
丛书名: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

内容简介 《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主要内容包括:各自治地方的行政区划、自然资源、民族分布、历史发展、政权建设、社会变革、经济文化以及名胜古迹、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 《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概况》为其中一册,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统一组织修订的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之一。全面、系统、准确地介绍了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反映自治州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巨大变化和巨大成就。
目录
第一章 地理环境
 第一节自然环境
 一、地理位置
 二、地形
 三、山脉
 四、河流
 五、气候
 六、土壤
 第二节 物产资源
 一、矿产资源
 二、水能资源
 三、能源资源
 四、生物资源
 五、动物资源
 六、森林资源
 七、自然保护区
 第三节人口与民族
 一、人口
 二、民族
 第四节行政区划
 第五节名胜古迹
 一、名 胜
 二、文物
 三、古迹
第二章 历史沿革与社会变革
 第一节历代行政区划设置
 第二节人民政权的建立
 一、建立怒江特区工委,接收国民党政权
 二、坚持调查研究,制定特区工作纲要
 三、开展山区生产改造,建立农村基层政权
 第三节土地改革
 一、兰坪的“缓冲土改”
 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第四节 边四县的社会改革
 一、重点办社的成就
 二、曲折的发展道路
 第五节 改革开放
第三章 民族区域自治
 第一节 自治地方的建立
 一、成立自治州的筹备工作
 二、自治州人民政府的成立
 第二节 自治机关的建设
 一、怒江州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发展和完善
 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第三节 团结民族上层和培养民族干部
 第四节 法制建设
 第五节 民族关系
 第六节人民生活
第四章 农业
 第一节农业
 一、土地所有制变革使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
 二、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
 三、农村体制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四、农业农村经济取得辉煌成就
 五、农业机械化事业逐步得到发展
 六、农业科技水平和队伍发展
 七、农业结构调整
 第二节林业
 一、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全面实施
 二、造林绿化、再造秀美山川
 三、保护自然生态,构筑绿色屏障
 四、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第三节 畜牧业
 第四节 渔业
 第五节水
 一、立足州情,夯实水利基础建设
 二、加强江河险段的治理
 三、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
 四、开发优势资源,建设农村水电强州
第五章 工业
 第一节矿业工业
 第二节电力工业
第六章 交通通信
第七章 财政金融
第八章 贸易
第九章 旅游
第十章 对外开放
第十一章 社会事业
第十二章 城乡建设
第十三章 环境保护
后记
修订后记

……
序言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包括《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 地方概况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丛刊》,记录了中国55个少数民族从起源至21世纪初的历史发展进程,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荟萃了大量原始的、鲜活的、极其珍贵的资料,是一部关于中国民族问题的大型综合性丛书,是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重大项目和重大出版工程。
《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共计402本, 一亿多字, 该项目自1958年启动至1991年基本完成, 历时30多年,涉及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及中央有关单位400多个编写组, 1760多人参与, 分别由全国30多家出版社出版。纵观历史, 像这样全面系统地调查研究、编辑出版介绍各个少数民族的丛书在中国前所未有; 横看世界,像这样由政府部门组织为国内各少数民族著书立说实属罕见。

文摘 江州为滇西横断山脉纵谷地带,地势北高南低,整个地势由巍峨高耸的山脉与深邃湍流的江河构成,有切割很深的怒江、 澜沧江、独龙江三大峡谷山区。除兰坪县的通甸、金顶有较为开阔的山间槽地和“三江”河谷边的一些冲积扇、冲积堆、冲积裙以外, 多为高山陡坡之地。按省测绘局1984年的资料,除兰坪县外的全州土地面积中,坡度在250以上的面积为8910.43平方公里, 占87.7%(其中坡度在350以上的4064. 94平方公里,占40%)。
由于怒江主断裂和澜沧江主断裂贯彻全境,两侧还有派生的纵横小断裂,因而地质十分复杂,据历史记载,属多地震地区之一。州内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多达40余座。最高峰为高黎贡山楚鹿腊卡峰,海拔4649米(当地人叫嘎阿戛普峰,州区划办测量结果为海拔5128米),山顶终年积雪,有长约3公里的现代悬冰川, 冰舌前缘下伸到海拔4000米处。最低点为海拔738米的泸水县上江乡境内的蛮云村江边。州府六库镇,海拔850米。
怒江州地处滇西横断山脉纵谷地带,其地势特点是:由北向南,巍峨高大的山脉与深邃磅礴的江河相间,构成了切割很深的怒江、澜沧江、独龙江三大峡谷山区。

后记 根据国家民委修订、再版《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的精神,怒江州民委向州政府汇报了《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概况》修订、再版的工作和任务。州委、州政府对该项工作非常重视,并于2006年3月成立了修订编辑委员会,主任由州长侯新华担任,副主任由副州长杜绍林担任,下设编委会,邓阿冷、陈建平、木志英、和志阳、尹善龙、丁秀花、孟全、和海峰等担任编委。州民委主任和志阳具体抓,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怒江州志办公室自责组织编纂工作,由恒开言、赵润泽、李耕旭、杨建华、张朝江、张馥标、杨鱼凤、罗金合、汉学文、周云川、杨镒光、祝文华、史琳、何超、李倩、李连宝、陈文钧、杨高庭、安南锋、蔡玉碧、赵长森、孙勇、密英文、姬信昌等同志提供资料,和光益、马义民、朱发德编纂,朱发德统编。图片由张秋亨、中文龙、赵顺红、段炳章、越芳、罗金合提供。
编纂中,对原书已有的内容进行修订,有的重写,增补1986--2004年的内容,个别延伸至2005年。由于时间仓促,加之编纂者水平有限,错误、缺漏之处难免,还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在此,谨向为本书提供资料,并在编纂工作中给予支持的有关单位和个人致以衷心的感谢!
读书人网 >地理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