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云南漾濞彝族自治县概况

发布时间: 2010-01-30 15:31:19 作者:

 云南漾濞彝族自治县概况


基本信息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页码:245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4月
ISBN:9787105085736
条形码:9787105085736
版本:修订版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适合研究人文地理相关人员使用。
丛书名: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

内容简介 《漾濞彝族自治县概况》,是根据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辑委员会的部署和要求,在中共漾濞彝族自治县委和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组织编写的。《漾濞彝族自治县概况》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荟萃了大量原始的、鲜活的、极其珍贵的资料。
目录
第一章 地理环境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地理位置
 二、山脉河流
 三、气候特征
 第二节 物产资源
 一、土地资源
 二、矿藏资源
 三、生物资源
 四、水电资源
 五、土特产品
 第三节 行政区划
 第四节 人口与民族
 一、彝族
 二、白族
 三、回族
 四、傈僳族
 五、苗族
 六、其他兄弟民族
第二章 历史沿革与社会变革
 第一节 历代行政区划设置
 第二节 反帝反封建斗争
 第三节 民主革命
 第四节 人民政权的建立
 第五节 土地改革
 第六节 社会主义改造
 第七节 改革开放
第三章 民族区域自治
 第一节 自治县的建立
 第二节 自治机关的建设
 一、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自治县人民政府建设
 第三节 法制建设
 一、加强民族立法工作
 二、加强法制普及和法律宣传工作
 三、加强法律监督和执法工作
 第四节 民族关系
 第五节 干部队伍建设
 第六节 人民生活
第四章 农业
 第一节 农业
 一、粮食生产
 二、多种经营
 第二节 林业
 第三节 核桃
 一、生产历史
 二、种植现状
 三、生产前景
 第四节 畜牧业
 第五节 水利
第五章 工业
 第一节 工业发展概貌
 第二节水电工业
 一、电站建设
 二、电力供应
 三、电气化县建设
 第三节 核桃加工业
 一、初级产品加工
 二、精加工
 第四节 地方工业
 一、冶金
 二、食品加工
 三、化工
 四、建筑建材和矿业开采
 第五节新型工业化发展目
第六章 交通通信
 第一节 交通
 第二节 邮政
 第三节 通信
第七章 财税金融
第八章 贸易
第九章 旅游
第十章 对外开放
第十一章 社会事来
第十二章 城乡建设
第十三章 环境保护
后记
修订后记

……
序言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包括《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记录了中国55个少数民族从起源至21世纪初的历史发展进程,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荟萃了大量原始的、鲜活的、极其珍贵的资料,是一部关于中国民族问题的大型综合性丛书,是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重大项目和重大出版工程。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展开。为了摸清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状况,抢救行将消失的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料,1953年,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和央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进行全国性的民族识别调查,1956年又开始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在三次大规模的系统调查的基础上,中央民委从1958年开始组织编写《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三种丛书。“ 文化大革命” 期间, 中央民委机构撤销, 此项工作被迫中断。1978年国家恢复民族工作机构, 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改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1979年, 国家民委决定继续组织编写以上三种丛书, 并增加编写《中国少数民族》和《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两种丛书, 定名为《民族问题五种丛书》。《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的编辑出版列入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 六五”规划的重点科研项目。

文摘 漾濞全境居横断山系滇西纵谷区云岭山脉南段,以南北向岭谷相间的深切高、中山地貌为主,山河多为北南走向。
辖区地域北宽南窄,地势由北至南渐次降低。最高为东北部点苍山之马龙峰,海拔4122米,最低点在境南羊街河注入漾濞江处,海拔1 174米,相对高差2948米。从1300米海拔的河谷到2500米海拔的高山,都有居民点和农田分布。
主要河流有漾濞江、顺濞河、西洱河、吐路河、鸡街河。
漾濞江,彝语称“梯备厄”,是澜沧江的一级支流,源于丽江罗凤山,全长348千米,自县西北纳翠屏河入境后向东南流经北部地区,沿点苍山西麓而来,至平坡纳西洱河转向南,沿东境奔腾而下至鸡街乡东南出境,注入澜沧江。境内长ll0千米,集水面积861.8平方千米。漾濞江河谷是居民点分布比较密集的地区,也是县内稻谷主要产区。两岸分布着脉地、淮安、上街、下街、河西、马厂等大大小小的河谷平坝。
顺濞河,彝语称“矢备厄”,是漾濞江一级支流。源自云龙县,全长l28千米,由县西部绕境而流至普莽村后折向东,横穿自治县中南部地区后汇入漾濞江。境内长74千米,集水面积618.4平方千米。
西洱河,源于洱海,沿点苍山南麓向西南而流,至平坡汇人漾濞江,全长23千米,乌蒙山与哀牢山由此分界,是自治县与大理市的天然界河。
自西向东流人漾濞江的吐路河及自北向南注入漾濞江的鸡街河是南部地区较大的两条河流,由永平县入境。两岸山势较平缓,但河谷平坦地面较少,有少量农田分布。

后记 《漾濞彝族自治县概况》一书由蒙正和(第1-6章、第8章)、朱应旭(第7章、第9~13章)编纂,朱应旭统稿,字雄春、汪一民、熊君提供图片,杨纯柱、崔绍全参与校核。于2006年3月初开始收集资料,至9月底编辑结束,经县各班子相关领导审阅,编委会副主任、主任先后把关定稿,形成向州民宗局、省民委的报审稿。全书共13章、20万字,对原《概况》全面重写,并新增内容10万字。
《概况》修订未公开征稿,主要资料来源为《漾濞彝族自治县志》、《中国共产党漾濞彝族自治县历史大事记》、《彝县二十年》和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部分资料未能补全,错漏亦在所难免,请予鉴谅。
读书人网 >地理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