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投资分析

发布时间: 2010-01-30 16:00:30 作者:

 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投资分析


基本信息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页码:29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80247177X/9787802471771
条形码:978780247177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投资分析》从发展历程、操作规程、投资技术分析等方面入手,对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投资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合著者由长年从事证券投资学研究的学者和证券公司的高级理财师组成,故《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投资分析》既有独特的理论探究,又有完整到位的实践指导,是一本系统了解股指期货投资相关知识的不可多得的好书。
预期读者:从事证券投资、证券分析和咨询的人员;有关科研人员。
编辑推荐 《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投资分析》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1章 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投资引论
1.1 期货及其发展历程
1.1.1 期货概况
1.1.2 商品期货
1.1.3 金融期货
1.1.4 期货期权
1.2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
1.2.1 成立背景
1.2.2 中金所概况
1.2.3 组织架构
1.2.4 管理制度建设
1.3 股票指数期货经纪商
1.3.1 期货经纪公司
1.3.2 IB业务
1.4 沪深300股票指数
1.4.1 沪深300指数编制方法
1.4.2 沪深300指数的有效性
1.5 沪深300指数期货
1.5.1 股指期货概况
1.5.2 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合约
1.5.3 沪深300股票指数仿真交易
1.6 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1.6.1 我国股指期货上市的经济背景分析
1.6.2 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的效应分析
1.6.3 我国股指期货上市对股票市场的意义

第2章 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投资操作规程
2.1 交易流程
2.1.1 开户
2.1.2 下单交易
2.1.3 结算
2.1.4 交割
2.2 交易实务
2.2.1 交易时间
2.2.2 保证金
2.2.3 开仓平仓
2.2.4 买空卖空
2.2.5 涨跌停板制度
2.2.6 熔断机制
2.2.7 逐日清算制度
2.2.8 爆仓
2.3 指数期货交易软件识读
2.3.1 指数期货行情表
2.3.2 指数期货分时走势图
2.3.3 指数期货套利组合图
2.4 仿真实战案例
2.4.1 基本操作案例
2.4.2 期现套利案例
2.4.3 套期保值案例

第3章 沪深300股指期货交易目标与策略
3.1 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
3.1.1 套期保值的含义和目的
3.1.2 套期保值的基本原理与交易原则
3.1.3 套期保值的种类
3.1.4 JB加权套期保值
3.1.5 基差与套期保值
3.1.6 套期保值原理模型
3.2 股指期货投机交易
3.2.1 股指期货投机的概念与特征
3.2.2 投机的经济功能
3.2.3 股指期货投机的途径
3.2.4 股指期货投机交易策略
3.3 股指期货套利交易
3.3.1 期现套利
3.3.2 跨期套利
3.3.3 跨市套利
3.3.4 跨品种套利

第4章 沪深300股指期货与股票指数之间的关联与异动
4.1 形态周期理论与上证综合指数的基本趋势
4.1.1 股票市场价格趋势的三大形态
4.1.2 形态时间周期
4.1.3 三种市场的循环规则
4.1.4 上证综合指数中长期趋势分析
4.2 沪深300指数与上证综合指数的关联与异动
4.2.1 上证综合指数对沪深300指数的引导作用
4.2.2 股指期货期现对冲交易中的现货组合选择
4.3 沪深300指数期货与沪深300指数的关联与异动
4.3.1 股指期货与现货的价格偏差
4.3.2 股指期货与现货的价格互动
4.3.3 套利的影响

第5章 沪深300股指期货投资技术分析
5.1 形态分析
5.1.1 K线图
5.1.2 支撑位与阻力位
5.1.3 趋势线
5.1.4 基本价格形态
5.2 移动平均线分析
5.2.1 移动平均线(MA)的概念与制作
5,2.2 移动平均线的意义
5.2.3 移动平均线的应用
5.3 摆动指标分析
5.3.1 乖离率(BIAs、Y值)
5.3.2 聚离移动平均线(MACD)
5.3.3 相对强弱指标(RSI)
5.3.4 随机指标(KDJ)
5.3.5 威廉指数(%R)
5.3.6 动力指标(MTM)
5.3.7 趋向指标(I)MI)
5.3.8 心理线(SPY)
5.3.9 人气意愿指标(ARBR)
5.4 价量分析
5.4.1 反映相对人气的价量组合
5.4.2 绝对人气与价格趋势
5.4.3 成交量净额分析(OBV)
5.5 循环分析
5.5.1 时间之窗理论
5.5.2 波浪理论

第6章 泸深300股指期货投资风险控制
第7章 金融商品投资的基础理论
附录
参考文献
……
序言 2007年中期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爆发。一年后次贷危机转化成全面金融危机,以9月15日雷曼兄弟投资银行宣布进入破产保护为结点,次贷危机迅速演变成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次贷危机只是房地产融资市场的债务危机,但却把华尔街的标志——美国五大投资银行全部消灭(三家倒闭,两家被收购转型),这是为什么?
美国房地产市场的降温和房产价格的下跌导致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违约率的大量上升,次贷市场的断供拖累了次级房贷证券化分层产品[资产支持证券(Assets Backed Securites,简称ABS)的一种形式],房贷ABS的困境直接冲击由房贷ABS衍生而成的债券抵押分层凭证[Collateralised Bond Obligation,简称CBO,属债权抵押证券(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简称CDO)的一种形式]市场。美国投行生产的CBO在全球大量出售给对冲基金、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等,特别是对冲基金以回购协议为基础,以5~15倍的杠杆虚持巨额CBO。CBO价格下跌使相关投资亏损而发生减记,最终使对冲基金破产、银行等金融机构巨亏,作为房贷ABS的持有人和CBO的发行人和持有人,投资银行自然难逃灭顶之灾。此外,美国的银行也在发行与房贷有关的贷款债权支持债券(Collateralised Loan Obligation,简称CLO,是CDO的另一种形式)。事实上,整个华尔街都沉浸在CDO市场中,早在2005年,美国次贷款项就已达到6250亿美元,其中5070亿美元被做成了房贷支持债券。
文摘 插图:


1.6.2.4对股票市场结构的影响
从交易结构看,现有的股票市场没有避险工具,一直是一个只能做多、不能做空的市场,其结构是不完善的,风险是完全裸露的。股指期货将给投资者一个规避系统性风险的工具,既可以在股票市场上做多,也可利用股指期货做空来对冲股票市场的风险。股指期货以其独特的做空机制、交易成本低、流动性高等特点受到广大投资者的青睐,对股票市场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从产品结构看,股指期货的推出将促进股票市场的资金配置向指标股倾斜,蓝筹股的资金聚集度进一步加大。股指期货推出以后,机构投资者的避险和套利操作将使其对现货市场上的指标股需求大量增加,推动指标股的价格上涨,而非指标股的活跃程度会有所降低。国外相关研究表明,开展股票指数期货交易后的5年间,指数样本股的市值提高幅度为非样本股的2倍以上。
1.6.3我国股指期贷上市对股票市场的意义
1.6.3.1规避系统性风险
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面临的风险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股票市场的整体风险,又称为系统性风险,即所有或大多数股票价格一起波动的风险;另一种是个股风险,又称为非系统风险,即持有单个股票所面临的价格波动风险。由于系统性风险是制度设计不完善等原因造成的,主要来源于政治、经济及社会环境等宏观因素,因此难以用投资组合手段加以回避。
读书人网 >理财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