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

发布时间: 2010-01-31 16:29:34 作者:

 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码:397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7月
ISBN:9787300018034
条形码:9787300018034
版本:第5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本次修订,除再次审读《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外,在第四版的基础上主要作了以下调整改动:1、改写“导言”;2、“目录”中增加三级标题;3、补充修订调整各章的概述,以增强史的勾勒;4、“中编”增加“莫泊桑”一节;5、着重对“下编”作了增删调整:(1)按时序将20世纪分为前后期,再按思潮分章;(2)删除“茨威格”、“马雅可夫斯基”两节,增加“帕斯捷尔纳克”、“布莱希特”、“贝娄”和“加缪”四节;6、为更密切配合教学,在每章后新增“思考题”部分,我们希望“思考题”能激发师生的 创造性思维,而不是着眼于应试;7、开列“阅读书目100种”作为附录,供读者参考。
此次修订,仍由原编委会在京成员匡兴,李明滨、徐京安、 黄晋凯组成编委会,对全书进行审读修改,最后由执行主编黄晋凯定稿。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对本次修订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责编陈泽春同志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 见和建议,并做了大量协调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编辑推荐 《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是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系列教材之一。二十余载学术积淀,五度精心修订易稿,累计印数近二百万——一部经受时间考验又不断追踪学术前治、受到一代代读者广泛欢迎的跨世纪精品教材。
以时序为经,以思潮为纬;历史勾勒清晰,注意承传关系;重点突出,分析深透;思考题启迪创造性思维,阅读书目强调注重文本——一部既宜于启发性讲授、又宜于系统性自学的优秀教材。
目录
导言
上编 古代至18世纪文学
第一章 古代文学
第一节 概述
一 古希腊文学
二 古罗马文学
三 早期基督教文学
第二节 荷马史诗
第三节 古希腊戏剧
一 古希腊悲剧
二 古希腊喜剧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第一节 概述
一 历史概况和基督教
二 四种主要文学类型
第二节 但丁
一 生平与创作
二 《神曲》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第一节 概述
一 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
二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文学
第二节 塞万提斯
一 生平与创作
二 《堂吉诃德》
第三节 莎士比亚
一 生平与创作
二 《哈姆雷特》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和古典主义
第一节 概述
一 历史和文学概况
二 古典主义文学
第二节 莫里哀
一 生平与创作
二 《伪君子》

第五章 18世纪文学和启蒙运动
第一节 概述
一 启蒙运动和启蒙文学
二 启蒙文学在各国的发展
第二节 卢梭
一 生平与创作
二 《新爱洛伊斯》
第三节 歌德
一 生平与创作
二 《浮士德》

中编 19世纪文学

第六章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第一节 概述
一 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主要特征
二 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和发展
第二节 拜伦
一 生平与创作
二 《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
第三节 海涅
一 生平与创作
二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第四节 雨果
一 生平与创作
二 《悲惨世界》
第五节 普希金
一 生平与创作
二 《叶甫盖尼奥涅金》
第六节 惠特曼
一 生平与创作
二 《草叶集》

第七章 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上)
第一节 概述
一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主要特征
二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和发展
第二节 斯丹达尔
一 生平与创作
二 《红与黑》
第三节 巴尔扎克
一 生平与创作
二 《高老头》
第四节 狄更斯
一 生平与创作
二 《双城记》
第五节 果戈理
一 生平与创作
二 《死魂灵》
第六节 陀思妥耶夫斯基
一 生平与创作
二 《罪与罚》

第八章 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下)
第一节 概述
一 后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形成的历史背景
二 后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在各国的发展
第二节 福楼拜
一 生平与创作
二 《包法利夫人》
第三节 哈代
一 生平与创作
二 《德伯家的苔丝》
第四节 托尔斯泰
一 生平与创作
二 《复活》
第五节 契诃夫
第六节 易卜生
一 生平与创作
二 《玩偶之家》
第七节 马克吐温

第九章 19世纪后期非主潮文学
第一节 概述
一 世纪末历史概况与哲学思潮
二 世纪末非主潮文学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波德莱尔
一 生平与创作
二 《恶之花》
第三节 鲍狄埃
第四节 左拉
一 生平与创作
二 《萌芽》
第五节 莫泊桑

下编 20世纪文学
附录
阅读书目100种
1999年修订版(第四版)说明
1994年修订版(第三版)说明
1985年修订版(第二版)说明
……
文摘 公元前4世纪末叶至前2世纪中叶,从马其顿王亚历山大东侵直到希腊被罗马灭亡这段期间,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并和东方文化相互交流。这一时期通称“希腊化”时期。这时期的希腊文学成就不大。只有米南德(公元前3427一前2927)的喜剧和一些诗人的田园诗还有些价值,对后世文学发生过一定的影响,特别是米南德的新喜剧①与古罗马的喜剧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二古罗马文学
罗马氏族公社制的解体和奴隶制关系的形成,大约发生在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之间。公元前6世纪末,奴隶制的贵族共和政体建立。平民和贵族经过两个多世纪的斗争,社会进一步分化,贵族与富裕平民联合起来,形成了新贵族共和政体。为了这两个阶级的利益,罗马从公元前4世纪开始向外扩张,先后统一了意大利本土,并征服了西部地中海沿岸和意大利半岛上的大部分地区,到了公元前2世纪中叶,终于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在向外扩张的过程中,罗马人接触到先进的希腊文化。约在公元前3世纪中叶,随着国力的强大和经济的繁荣,并在希腊文学的影响下,罗马文学开始形成。
早期罗马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戏剧。罗马原来流行两种民间戏剧,即阿特拉笑剧和拟剧。后来接受了“希腊化”时期的新喜剧的影响,在公元前3世纪末到2世纪中叶,出现了戏剧的繁荣。这一时期的罗马戏剧继承了新喜剧以描写爱情和家庭生活为主的传统,主要是世态喜剧,代表作家是普劳图斯和泰伦斯。
普劳图斯(提图斯玛求斯普劳图斯,约公元前254-前184)出身平民下层,在剧院当过木工和演员,长期从事戏剧活动,据说他写过130部剧本,流传至今的有20部(另有一部残稿)。他的喜剧大都根据古希腊新喜剧改编,用的是希腊的题材,反映的却是罗马人的生活。
读书人网 >文学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