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页码:203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4月
ISBN:7536671202
条形码:978753667120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内容简介 中国就业形势面临一个最严峻的危机,大学生就业市场寒流暗涌。在各类人才招聘会上以及各网站上挂着的招聘通告栏里,近80%的职位只针对有工作经验者,而求职者中60%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有的用人单位招不到优秀学生可以选择不招,可大学生毕业不能不就业。大学生被谁抛弃?本书为大学生一线招聘人员的口述实录,点评大学生就业失败个案,力图揭示“我为什么不要应届毕业生”这一社会热点现象的因由……
媒体推荐 书评
沙滩起高楼博导满地走大学岂无恙天公难抖擞
师院变师大新瓶盛旧酒育才如养鸡人文渐趋朽 拥有一张大学文凭,并不等于拥有能够从事某项职业的能力;
频繁的跳槽,用人单位由于失去安全感,招聘时苛刻条件会不断增多;
在一个大集体里干好一项工作,占主导地位的往往不是一个人的能力。
编辑推荐 中国就业形势面临一个最严峻的危机,大学生就业市场寒流暗涌。在各类人才招聘会上以及各网站上挂着的招聘通告栏里,近80%的职位只针对有工作经验者,而求职者中60%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有的用人单位招不到优秀学生可以选择不招,可大学生毕业不能不就业。大学生被谁抛弃?本书为大学生一线招聘人员的口述实录,点评大学生就业失败个案,力图揭示“我为什么不要应届毕业生”这一社会热点现象的因由……
目录
前言 试问大学生被谁抛弃
塑身篇
让玩得起的企业先去磨炼他们吧
我这里适合他们的工作太少了
满翅乱羽的飞翔鸟
觅才篇
……
文摘 书摘
我们为什么出版这样的一本书?因为我们在寻找一个答案。如果这个提问和这个答案够刺激,那是我们的希望:借助一小部分的也许显得偏颇的案例警醒大家,振聋发聩,“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总之是希望闻者足戒。我们的起意动机是帮助推动大学生就业困难这个社会热点问题的解决,而不是对当今大学生一古脑的否定及偏见。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这里提供的是一个内省的视角,一个全景的望塔。大学生可以从中看到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就业印象,无论出于客观还是主观都是不无来由,对大学生都是一种挑战——挑战自己的误区或是他人的误视。改变大学生就业困境必须从完善大学生就业形象做起。社会性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承担和努力,我们这次把问题的主要责任方归咎到大学生一方,是希望能够以更主动的姿态建设并解决问题。尤其是相对于用人单位招聘当前是买方市场,大学生属于卖方弱势,在自强自立上更要有自觉性。从这一点出发,对于推动当前高等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革新也是相当有益的。
大学生就业之所以成为热点是因为存在社会矛盾,矛盾的焦点就是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冲突。如果每个大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具备哪些能力,未来从事的工作岗位需要什么样的素质,并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培养,那么他就能真正提升自己的能力与素质。不同的心态决定就业准备的得失,同时决定就业实践的成败。大学生都是历经十多年寒窗一笔一画写就出来的,智力上并不缺乏;而走向社会后对一些问题则需是用身心作答,情商比重增加。这涉及一个关键性的提问:大学生该以什么样的心态介入社会工作?可以说,有那么一些大学生没有做好这个题,给自己乃至给别人的未来发展设置了障碍。
大学生是一个大而通的概念,指代的是一个群体及每一个个体。泛泛地说一般形象,其破易,其立难。坏的典型在大众的意识里更具有普遍性,印象也更深,这也许是因为人的恐惧相比人的欢喜更容易被记忆。“我为什么不要应届毕业生?”本书中各行各业的单位负责人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提出这一命题。这些个例可以说是往年旧问题的积累,渐渐地堆垒成了一座大山,挡住了许许多多后来者。这就是恶性循环的“株连”——一代一代师弟师妹给师兄师姐背债。所以对大学生来说,今年的你最好不要成为那座山上的又一块石头。大学生就业的河水已经被搅浑了,用人单位心存畏忌,不愿意再冒那个险去趟它。
一方面,我们可以把问题归结为当前教育机制、人才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