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佛法无边:觉悟

发布时间: 2010-01-31 16:54:06 作者:

 佛法无边:觉悟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页码:205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ISBN:7508050126/9787508050126
条形码:978750805012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佛法无边:觉悟》作者袁了凡先生是明末佛学大家,一生著述甚丰。书中先生将自己所经历,所见到改造命运种种的考验,告诉了我们,要我们不被命运束缚住,应竭力行善,"勿以善小而不为";也必须努力断恶,"勿以恶小而为之";如此,则一定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营建自己最美好的生活!
作者告诉我们:一心向善,闲邪存诚,是改造命运、改造社会的最佳选择。而在提高道德意识呼声日益强烈的今天,了凡先生的人生实践和改造命运的秘诀,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本重点阐述禅智慧与佛文化的美妙结合与应用,可读性强,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达到心灵净化和谐,体悟禅智给我们带来的愉悦与解脱,对于心灵困顿、需要调整心理平衡与和谐之人,都有相当的阅读价值。
作者简介 袁了凡,明代江苏吴江人名黄,字坤仪,初号学海。自幼好读书,博学尚奇,无所不通,举凡天文、象数、河洛、律吕、水利、兵政、堪舆、星命、岐黄、句股等,均能精密研求。万历年间举进士,知宝坻县,有政绩,擢兵部主事。日本侵朝时,佐绍略宋应昌、提督李如松往征,多所策划,后为如松所忌,中察典免归。氏博学广知,初锐意功名,屡厄于庸流,颠沛困顿,遂弃官家居,与诸儒往还。后至栖霞山,受教于云谷禅师,信受佛法,精勤奉行.并改号“了凡”,盖取“了脱凡情,优入圣域”之意。著有《两行斋集》、《历法新书》、《皇都水利》、《评注八代文宗》、《群书备考》、《立命论》、《了凡四训》等书。其中以《了凡四训》一书谈论心性因果,极力劝人为善,自明清以来,甚为流行。
编辑推荐 基于个人的真实体验,袁了几乃将自己的经历、体悟,以及生活态度写成四篇训子之文,用以叫诫其子嗣。所谓『四训』是指『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篇,因此此书通称为《了凡四训》。《了凡四训》是一部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智慧的传世之作,是东方的励志宝典。
《佛法无边:觉悟》译者通过对明代大善人袁了凡《了凡四训》的解读、感悟,编译整理集成此册。书中阐述了人的命运可以由自己创造的理论,鼓励人们向善立身,慎独立品,造福人群,造福社会,从而改造自己的命运。
目录
第一篇 正命之学
第二篇 改过之法
第三篇 积善之方
第四篇 谦德之效
第五篇 人生之价
第六篇 做人之法
附录一 佛经上一○八条做人的道理
附录二 功与过
译注者的话
……
序言 以前听过这么一个故事,说有个潜心修行的人每天都在树下打坐、冥想。有一天,他打坐时久,感到疲累,就起身到林间散步,走过一个莲池,莲花开得正盛,修行人在心里赞叹:多美的莲花啊,若摘下一朵放身边,莲花的清香一定有助于打坐。于是,他弯下身来,在池边摘了一朵,正要离开,耳边响起一个声音:“是谁?竟敢偷采我的莲花?”修行人茫然四顾,不见任何人。
修行人对着虚空发问:你是谁?怎么说莲花是你的呢?
莲花池神站在云端说:“这池里的莲花都是我的,枉费你还是修行之人,心里起了贪念,偷采了我的莲花,不知反省,还敢问这
文摘 到了第二年,果然三处的考试、所考的名次和孔先生所推算的一样,完全相符。孔先生又替我推算终生的吉凶祸福,他说:哪一年考取第几名,哪一年应当补廪生,哪一年应当做贡生,等到贡生出贡后,在某一年,应当选为四川省的一个县长,在做县长的任上三年半后,便该辞职回家乡。到了五十三岁那年八月十四日的丑时,就应该寿终正寝,可惜你命中没有儿子。
这些话我都一一地记录起来,并且牢记在心中。从此以后,凡是碰到考试,所考名次先后,都不出孔先生预先所算定的名次。唯独算我做廪生所应领的米,领到九十一石五斗的时候才能出贡。哪里知道我吃到七十一石米的时候,学台屠宗师他就批准我,补了贡生。我私下就怀疑孔先生所推算的,有些不灵了。
后来果然被另外一位代理的学台杨宗师驳回,不准我补贡生。直到丁卯年,殷秋溟宗师看见我在考场中的“备选试卷”没有考中,替我可惜,并且慨叹道:这本卷子所做的五篇策,竟如同上给皇帝的奏折一样。像这样有大学问的读书人,怎么可以让他埋没到老呢?
于是他就吩咐县官,替我上公事到他那里,准我补了贡生,经过这番的波折,我又多吃了一段时间的廪米,算起来连前所吃的七十一石,恰好补足,总计是九十一石五斗。我因为受到了这番波折,就更相信:一个人的进退功名浮沉,都是命中注定。而走运的迟或早,也都有一定的时候,所以一切都看得淡,不去追求了。
读书人网 >宗教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