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页码:593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
ISBN:7561530315/9787561530313
条形码:978756153031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茶业经济与管理》作者将茶业经济管理学视作一门独立的产业经济管理学,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作为理论基础,结合系统学、生态学、社会学、市场学等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茶产业中的生产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展开系统深入的研究。
目录
序言一
序言二
导言茶业经济管理学及其发展
一、茶业经济管理学的性质特点
二、茶业经济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三、茶业经济管理学的研究框架与内容
四、茶业经济管理的理论推进及其发展方向
第一篇茶业经济及其发展
第一章茶业经济的源起与发展
一、饮茶与茶文化的源起
二、源远流长的中国茶业
三、茶业的国际化
四、全球茶业经济一体化
第二章茶叶产品特性及其消费趋势分析
一、茶叶产品的物质特性
二、茶叶生产、加工的一般技术流程
三、茶叶产品的交易特性
四、茶叶产品的消费特性及其消费趋势分析
第三章茶叶贸易与茶叶市场的发展
一、茶叶贸易的形成
二、茶叶产销的世界格局
三、全球茶叶市场发展态势
四、中国茶叶贸易
第四章茶业经济的效益追求
一、茶业经济及其效益追求
二、茶业经济效益评价
三、国内外茶业经济效益比较
四、茶业经济效益提升
第二篇茶业经济微观运行
第五章茶叶企业及其经营环境分析
一、茶叶经营的企业化与茶叶企业发展
二、茶叶企业经营环境分析
三、茶叶企业基本战略态势分析与选择.
四、中国茶叶企业战略变革
第六章茶叶企业生产要素组合与管理
一、茶叶企业信息化
二、茶叶企业项目投资决策
三、茶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四、茶叶企业的资金筹集与成本控制
五、茶叶企业技术创新
六、茶叶生产标准化管理
第七章茶叶企业营销组合与管理
一、茶叶营销概述
二、国际市场茶叶营销特性分析
三、茶叶品牌经营探讨
四、中国茶叶营销策略
第八章茶叶企业国际化经营拓展
一、加入wTO与中国茶叶企业跨国发展
二、茶叶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三、茶业企业跨国经营的模式选择
四、茶叶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培育
第三篇茶业产业化经营与服务
第九章茶业产业化发展
一、茶产业化经营
二、世界茶业经营的产业化发展
三、中国茶叶产业化经营
四、中国茶叶产业化经营战略选择
第十章茶业产业布局与结构
一、茶产业结构
二、茶产业布局
三、中国茶产业结构与布局
四、中国茶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第十一章茶业产业组织管理
一、产业组织管理的基本理论
二、世界主要茶叶生产国(地区)茶产业组织
三、中国茶产业组织
四、中国茶产业组织管理与发展
第十二章茶业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茶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相关概念
二、茶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内容
三、茶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四、中国茶叶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展望
第四篇茶业经济的宏观管理
第十三章茶业政策与管理
一、经济环境与产业政策
二、中国茶业产业政策
三、中国茶业行业管理体系
第十四章茶业区域经济调控
一、中国茶业的区域性特征
二、茶业区域合作
三、海峡两岸茶产业的合作
四、西部大开发与茶业经济发展
第十五章茶业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综述
二、茶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三、茶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内容
四、茶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对策措施
第十六章中国“大茶业”战略
一、中国“大茶业”战略提出
二、我国“大茶业”的构想
三、中国“大茶业”战略实施
四、大力推动中国茶业产业升级与竞争力提升
第五篇茶业经济发展
第十七章茶业生物经济
一、生物经济及其法则
二、发展茶业生物经济的意义及基本法则
三、生物技术与茶业产业
四、发展茶业生物经济的对策及方向
第十八章茶业文化经济
一、茶文化与茶业经济
二、茶业营销的文化运用
三、茶业企业形象战略
四、茶业会展
第十九章茶业旅游经济
一、旅游经济新发展
二、茶业在旅游中的新应用
三、茶文化旅游开发
四、茶业生态旅游开发
第二十章茶业特色经济
一、茶业特色经济的内涵及特征
二、茶业特色经济的发展模式
三、茶业特色经济的风险
四、茶业特色经济的发展策略
尾篇知识经济与茶业发展展望
一、知识经济概述
二、知识经济对茶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知识资本在茶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四、知识经济时代茶业发展的展望
后记
参考文献
……
序言 茶业经济管理学是研究茶叶经济管理的一门应用科学,有理论,又有实践,既是茶学体系的创新,又丰富和完善了茶学体系。茶业经济管理学的诞生,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中国茶业经济发展正处于重要的机遇期,学习茶叶经济管理学,既可培养和提高茶学人才的茶叶经济管理学知识水平,又会对茶业经济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茶业经济管理学借鉴吸收了经济学、管理学、系统学、生态学、社会学、市场学等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围绕茶叶产业、茶业结构和茶叶市场,以茶业经济效益为中心,基本形成学科体系。主要内容包括茶业经济与管理方面的市场分析与开拓,资金筹集与运作,人力资源与开发,科学进步与举措,成本控制与核算,茶叶标准化与内涵,绿色食品茶的要求与发展,茶业经营与管理,茶业结构调整与举措,茶业产业化内涵与推进对策,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茶叶营销与策略,茶叶包装与效益提升,茶叶品牌战略与实施,茶产业发展战略与主要内容,茶叶国际化经营与战略,茶叶竞争力与竞争策略,茶业信息化与建设,特种茶和特色经济,茶叶企业形象设计与战略措施,茶业持续发展与战略,茶文化与经济效益,茶叶区域经济、茶业会展经济等等。通过实施科学管理,以实现茶叶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茶业结构调整,推进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进一步开发和完善茶叶市场,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抓住加入世贸组织迎来的发展机遇,促进能更多企业和产业走向海外,推进茶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历史到现代,茶业经济与国民经济直接相关。改革开放以来,茶业经济发展深刻变化,茶业经济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茶园面积扩大,茶叶产量增加,名优茶大发展,茶叶市场不断增多,茶叶消费水平提高,茶叶出口不断创新高。2001年全国茶园面积114.67万公顷,较1978年增长9.4%,年均增长0.3%;茶叶产量70.10万吨,增长161.79%;名优茶产量15.05万吨,占总产量的22.46%。产值近60亿元,占茶叶总产值的60%。与1984年相比,名优茶产量、产值分别增长22.48倍和22.17倍。
文摘 (三)茶业经济管理学的研究任务
茶业经济管理学研究的中心任务就是提高茶业经济效益,即在充分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资源的前提下,以尽量少的活劳动消耗和物化劳动消耗生产出尽量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茶叶产品,在各种生产要素和经营环境约束的范围内,达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提高经济效益,反映了经济活动的根本目的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这始终是我国茶业生产和建设的核心问题。我国的茶业生产和建设,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投资少、效益高、农民能够以此迅速增加收入,逐步走上富裕的道路。只有这样,茶业经济管理学的学科发展才能具有意义和较强的生命力。当然,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必须重视茶业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不可偏废。因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要使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要同时提高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茶业经济管理学是在理论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指导下,从茶业的实际经济活动出发,通过科学研究,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即从实践到理论;再把理论用以指导茶业的经济活动实践,即从理论再到实践。只有坚持走实践一理论一再实践的道路,才能使该学科在指导我国茶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上更加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也使茶业经济管理学的学科建设方向更加明确,学科的理论体系、内容和方法日益完善,这也是研究茶业经济管理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四)茶业经济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茶业经济管理学,要运用唯物辩证法,特别是要掌握共性与个性的辨证关系,把经济学、管理学和茶业经济学的一般原理运用到茶业生产经营管理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揭示出茶业经济管理现象的本质,阐明现象发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性。这就要求深人实际,通过系统、周密的调查,掌握可靠的第一手材料,运用各种调查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找出事物内在的联系及其规律性。
研究茶业经济管理学不能脱离中国的具体国情,而要紧密结合中国特定历史形成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研究。因为中国的国情不同于其他国家,解决问题的具体途径和方法也就不尽相同。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后记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叶的饮用与茶产品的消费自我国走向世界。即使是在今天,中国茶的影响仍然不容置疑。但是,曾经辉煌的历史并不能够掩盖眼下面临的巨大竞争冲击。比如在茶园面积稳定增长、茶叶产量持续增加的同时,茶叶单产仍徘徊在每公顷O.7吨的水平,只有世界水平的一半,肯尼亚的1/3;再比如我国近年来茶业产品结构调整虽见成效,但总体看来茶叶资源的利用还是不够,综合开发更显薄弱。此外,如产业组织化程度低,市场秩序混乱,企业小规模经营,竞争实力欠缺,管理体制不健全,质量无法保障,行业管理条块分割情况严重,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等宏微观问题不一而足。因此,研究茶业经济管理规律,调整和改善中国茶产业发展路径,增强茶业经营企业市场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力,实现传统茶业与现代商业的完美交融就成为21世纪中国茶业经济发展所首先必须考虑的问题。
身为茶人,心系茶业,我们始终以中国茶业经济振兴为己任,时刻关注与研究中国茶业发展。自2004年1月出版了《茶业经济管理学》之后,我们仍不断追随中国及世界茶业经济发展轨迹,研究与剖析茶业经济新问题。在经过长达两年的沉浸研究思索后,我们再度对《茶业经济管理学》进行系统的思考与研究,根据形势发展的新需要以及茶业经济新问题,重整茶业经济管理学科思路体系,结合近年来茶业经济研究学界的研究成果,我们编著了本书,并更名为《茶业经济与管理》。我们期盼以我们对中国茶业经济发展的最新研究所得,供给业界、学界及相关政府部门共同参考交流,以此相互撞击,激荡中国茶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方略,为中国茶业经济国际竞争力提升略尽绵薄之力。
本书作为针对性极强的基础经济理论与管理实务集合,主要探讨茶业经济运行中的基本经济规律,包括茶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基本规律和茶叶市场、茶叶企业、茶叶产业的运行调理准则;关注茶叶资料市场运作中的各相关行为主体,如供应商、经销商、消费者乃至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的具体行为运作,以确保通过尽可能的科学管理来提升茶业经济的效益获得,实现茶叶资源的最优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