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页码:25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2月
ISBN:7111260341/9787111260349
条形码:978711126034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高等职业教育“十一五”公共基础课规划教材
图书品牌:华章图书
内容简介 《人际关系与沟通》是为了适应社会对现代人的要求和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素质构成而编写的,其内容基于中国的文化背景,在对中西方文化的比较中找出了更适合中国人在人际沟通中的方法与技巧,并将人际关系和沟通上升到艺术的层面来认识与把握。
《人际关系与沟通》通过大量结合实际案例的。问题讨论”,帮助大家澄清对一些人际交往与沟通问题的误解,解除一些人际交往与沟通中的困惑和烦恼,并通过提供“自我检测”练习帮助大家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改善和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
《人际关系与沟通》可作为高等或中等职业技术院校教材,也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的选修课教材,对从事管理、社交、公关等职业的人员而言,也是一本很好的行动指南。
为方便教学,《人际关系与沟通》配有电子课件等教学资源。凡选用《人际关系与沟通》作为教材的教师均可登录机械工业出版社教材服务网www.cmpedu.corn免费下载。如有问题请致信cmpgaozhi@sina.com或致电010—88379375咨询。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人际关系与成功
第一节 正确看待人际关系
第二节 中西方人际关系比较
第三节 人际关系与成功
第二章 成功从做人开始
第一节 一表人才和两套西装——人际关系的起点
第二节 三杯酒量和四圈麻将——人际交往的媒介
第三节 五方交游和六出祁山——人际交往的心态
第四节 七术“打马”和八日“吹牛”——人际关系的技巧
第五节 九分努力和十分忍耐——人际关系的修养
第三章 人际关系的三个阶段
第一节 务实求本是基础
第二节 活用规矩不执着
第三节 中庸之道求合理
第四章 人际关系的艺术
第一节 人际关系的基本态度
第二节 和谐的要领
第三节 诚恳的艺术
第五章 沟通与人际关系
第一节 沟通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第二节 沟通的目的
第三节 沟通的最佳态度
第六章 沟通的方式
第一节 口头沟通
第二节 书面沟通
第三节 电信沟通
第七章 沟通的障碍
第一节 沟通的过程及层次
第二节 沟通的障碍
第三节 沟通障碍的突破
第八章 沟通的奥秘
第一节 先说先“死”
第二节 不说也“死”
第三节 说到不“死”
第九章 沟通的原则
第一节 中国人的特殊沟通原则
第二节 沟通的基本原则
第十章 怎样与领导沟通
第一节 下级对上级的沟通要领
第二节 请示、汇报的程序和基本态度
第三节 说服上级的对策
第十一章 怎样与下属沟通
第一节 上级对下级的沟通要领
第二节 下达命令的技巧
第三节 赞扬和批评下属的技巧
第十二章 怎样与同事沟通
第一节 同事间沟通的要领
第二节 同事间沟通应注意的问题
第十三章 电话沟通
第一节 电话形象
第二节 接打电话的程序和基本技巧
第三节 应对特殊事件的技巧
第十四章 会议沟通
第一节 会议的准备与安排
第二节 会议主持人的沟通技巧
第三节 会议主持人的控场技巧
第十五章 名片使用的礼仪
第一节 名片的作用及设计
第二节 名片的礼仪
第十六章 沟通的艺术
第一节 言默之道
第二节 由情人理
第三节 交浅不言深
参考文献
……
序言 我国古代哲人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大凡一个人的成功,一个群体或企业目标的顺利实现,都与“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因素有关,而其中“人和”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我国已故的著名心理卫生学家丁瓒先生说:“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失调而来的。”
美国著名的成功学大师、人际关系专家戴尔卡耐基说:“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依赖于他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85%则是依靠他的人际关系和处世能力。”
因此,人际关系与沟通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课题,正确处理前后左右、上下内外等各方面的人际关系,是实现“人和”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有利保证,也是影响自己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尽管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际政治多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绿色、和平、人本、民主、自由、平等、和谐、宽容、可持续发展已成当今社会的主流,好像到了“沟通无极限”的时代,但是基于5000年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的人际关系与沟通仍有别于西方文化的国家。许多年轻人之所以在与人相处和沟通中常常不如意,过多地模仿西方的东西而忽视了中国文化的底蕴不能不说是一个主要的原因。
中国的人际关系重视伦理,而伦理就必须分大小,在中国人眼中,如果一个人与别人相处时没大没小,简直就是没有教养。因此,中国的人际关系讲求修己安人,注重自我反省和自我约束,一切凭良心。换句话说,中国人特别强调做人比做事更重要。
中国人的沟通也有别于西方文化的直来直去,虽然大家都需要讲理,也追求平等,但是中国人常常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因此,我们在沟通中特别强调要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说到对方心里去,并且想方设法让对方自己得出结论,而不是要说服对方听从自己的建议。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6年制定并颁发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学校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再次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社会的联系密切,对社会需求的感受敏感、反应快捷,在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对学生实施全面的人文素质教育也提上了新的曰程,这对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无疑是一种有利的推进。
本书的编写初衷正是为了适应社会对现代人的要求和高职高专学生的素质构成,使大中专学生在学习、就业和创业道路上少走弯路,在走向社会后能很快适应社会上复杂的人际关系并健康地成熟起来。
文摘 第一章 人际关系与成功
第一节 正确看待人际关系
一个人自出生以来,从一个自然的人逐渐发展为一个能够“立身处世”者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与他人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渐发展人际关系的过程。这一点早在数千年以前的人类先哲们那里就有了深刻的认识。
《吕氏春秋恃君》中写道:“凡人之性,爪牙不足以自守卫,肌肤不足以捍寒暑,筋骨不足以从利避害,勇敢不足以却猛禁悍,然且犹裁万物,制禽兽,服狡虫,寒暑燥湿弗能守,不唯先有其备,而以群聚邪。群之可聚也,相与利之也。”
《论语颜渊第十二》中记载了一则故事:司马牛的兄弟去世时,他十分悲伤地对子夏说:别人都有兄弟,自己却失去了兄弟。子夏安慰他说:你对待别人很有礼貌,别人对你也很好,这就是“四海之内皆兄弟”了,因此,你不必担心没有兄弟。
《韩非子功名》中写道:“故古之能致功名者,众人助之以力,近者结之以成,远者誉之以名,尊者载之以势。如此,故太山之功长立于国家,而日月之名久著于天地。此尧之所以南面而守名,舜之所以北面而效功也。”
【问题讨论】阅读许文忠的博客文章《将圈子进行到底(节选)》并谈谈你对人际关系重要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