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促销和特殊优惠每购买由卓越亚马逊提供的1件图书产品合格购物商品,另外购买Office 2007 中文家庭和学生版可享受¥20.00 元的优惠。查看详细条款
最佳组合

购买本商品和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6共计价钱:¥
同时购买共计:¥475.00元
为该商品打分以改善“为我推荐” 登录为该商品打分
已经有了 基本信息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页码:328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8月
ISBN:7801901959
条形码:978780190195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0开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一册收录的《诗论》,是这批珍奇简书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2000年8月,新出简帛国际学术研讨会于北京大学举行,马承源馆长提出论文介绍,即引起广泛的注意和讨论。简的材料公布后,学者更多有论述。有关经过的论点,安徽大学刘信芳教授有《孔子诗论述学》一书,作了详细综括。
媒体推荐 序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一册收录的《诗论》,是这批珍奇简书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2000年8月,“新出简帛国际学术研讨会”于北京大学举行,马承源馆长提出论文介绍,即引起广泛的注意和讨论。简的材料公布后,学者更多有论述。有关经过和论点,安徽大学刘信芳教授有《孔子诗论述学》一书,作了详细综括。
我在为刘书所写序言里讲过:“说《诗论》是十分重要的发现,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这篇文献记述了孔子对《诗》的系统观点,代表了早期儒家的《诗》学,然而在秦火以后无人传
述……如今重新出现,其价值之珍贵,影响之巨大,可谓不言而喻。”这样关系重大的古文字文献,自然需要长期深入的研究,才可能阐发其中的秘蕴。
曲阜师范大学黄怀信教授在《诗论》发表后,即着手分析探索,对这篇简书涉及的各方面问题,都反复推求斟酌,得出自已的见解。熟悉黄怀信教授作品的读者,都知道他多年从事先秦典籍的研究,所著《尚书》、《逸周书》、《孔丛子》(特别是《小尔雅》)等方面的注释论作,类皆功力深厚,说理缜密。现在他把对《诗论》的研究,集聚撰著为《诗论解义》一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印行,一定会博得学术界及关心《诗论》的读者大众的欢迎称许。
《诗论解义》的特点,是推论的谨慎,立说的平允。例如对于《诗论》的作者,学者有孔子、子夏、子羔等说,怀信教授则从篇文所用词语的时代特点人手,认为应成书于战国早中期。又如由《诗论》看当时《诗》的构成与结构顺序,认为皆与今传本同。至于部分《诗》篇名称的差异,他主张有的是字误或脱文所致,有的乃后人改造。这一类论点在书中很多,都属平实可信。2叩4年6月,怀信教授出席在大连大学召开的“东周文明学术研讨会”,将一些看法压缩为论文《从<诗论>看战国时代的<诗>》,得到与会同行专家们的肯定。这也说明,《诗论解义》的问世会对这方面研究的进展起明显的推动作用。
怀信教授在这部书里征引了我关于《诗论》简编排考释和理解的一些意见,我感到非常高兴。我的那些想法都是不很成熟的,多有改进的余地,希望大家惠予指正。只有一点,由于我的一篇短文迟迟没有印出,怀信教授未能看到,就是我觉得上博简中的《诗论》、《子羔》、《鲁邦大旱》三篇并非合编一卷。
上述三篇简书,均系儒家著作,同时简的形制、尺寸、字的构形、风格,彼此都是一样,如上博各位先生所指出,应为同时制作,同人书写。不过,出自一手的简,不一定编连为一卷。在帛书中即有这种例子,马王堆帛书的《周易》经传、《老子》乙本、《五星占》等,均由一人抄写,但不是同卷。《诗论》等三篇是不是连为一卷,也有待研究考察。
经过整理排比,容易看出《诗论》大多数简是在简上为编绳刻出的契口处折断的,《子羔》简的折断多在上端契口下面两三字处,《鲁邦大旱》简的折断都在中腰契口之下四字处,这说明它们不曾编连在一起,所承受的压力并不一致。
这三篇简,只有《子羔》在其一支简背面写拧篇题。这支简于重加排比之后,是该篇倒数第三支,当把简卷起时,正好露在外面。如果三篇简编成一卷, 《诗论》、《鲁邦大旱》在《子羔》后面,这支篇题简就露不出来;如果《诗论》、《鲁邦大旱》在《子羔》前面,又不能以“子羔”作为题目了。 《子羔》之所以为题,是由于《子羔》篇首句是“子羔问于孔子”,并非因为子羔是三篇的作者。 《诗论》的作者固然待考, 《鲁邦大旱》记孔子与子贡问答,显然不会出于子羔之手。不知怀信教授对此有什么看法。
上博楚简还有许多儒家著作,深望黄怀信教授继续研究,撰成更多论述发表。
李学勤
2004年6月15日
目录
前言
编联、补字及复原
第一章句解
第二章句解
第三章句解
……
文摘 书摘
研究《诗论》的思想内涵,完整地了解其精神实质,前提必须是对原简进行准确的编联和合理的复原。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其思想也将最终得不到合理的认识与开发。所以,首要
之务,应该是做好原简的编联与复原。目前做此工作者,已有数家。如原整理者按简文内容将《诗论》简分为四类,并对29支简做了编号,实际上就是一家。其四类分别为:
第一类是简的第一道编线之上和第三道编线之下都留白,文字书写在第一道编线之下、第三道编线之上,每简大约三十八至四十三字。这种上下端留白的简相当特别,《诗论》其他的简文完整者上下端都写满,所以这一部分得以与其他部分区别开来。在这类简辞中不见评论诗的具体内容,只是概论《讼》、《大夏》、《少夏》和《邦风》。
第二类是论各篇《诗》的具体内容,通常是就固定的数篇诗为一组一论再论或多次论述。孔子所列诗篇名的序列和今本《毛诗正义》的前后序列颇有不同,但是述及《讼》的内容是可以单独区分的,不与《大夏》、《小夏》诸篇内容相交叉,所以论《讼》数简单独列出。
第三类为单简上篇名纯粹是《邦风》的。
第四类是单支简文属于《邦风》、《大夏》、《小夏》等并存的。
又分六组:
第一组为“诗序”,简号依次为:一、二、三、四。
第二组为“讼”,简号依次为:五、六。
第三组为“大夏”,简号为:七。
第四组为“少夏”,简号依次为:八、九。
第五组为“邦风”,简号依次为: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
第六组为“综论”,简号依次为: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
李学勤先生在整理者编联框架基础上重新进行调整,亦分29简为四组,归十二章。其四组简序分别为:
第一组:十、十四、十二、十三、十五、十一、十六、二十四、二十、二十七、十九、十八。
第二组:八、九、十七、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三、二十八、二十九、二十一、二十二、六。
第三组:七、二、三。
第四组:四、五、一。
此一结论,笔者认为是迄今为止最为合理可信的一家。在此基础上,笔者对李先生所分第二组的编联又做了个别调整而形成两组,并定其简序为:
十七、二十五、二十六、二十八、二十九、二十三;八、九、二十一、二十二、六。
又将李先生所分第三章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