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页码:28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
ISBN:7539930853
条形码:978753993085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创业教父史玉柱》内容简介:当我们惊羡史玉柱头顶上耀眼的光环之时,有谁知道,当初那个刚刚研究生毕业的瘦削青年一次次徘徊于深圳街头,为自己的何去何从做出了多么痛苦的抉择?——要么下海,要么从政。最终,他选择了前者,“如果‘下海’失败,我就跳海”的豪言由此而生。
有谁知道,当史玉柱拿着东拼西凑的4000元钱以先登广告后付款的方式在《计算机世界》上登了8000元的广告后,为了购置公司的唯一一台电脑,他不得不再次开始游说:“我现在没有钱,我半个月后会有钱,到时候多给你一千块!”
有谁知道,当他吃完整整几箱方便面,终于研发出巨人汉卡回到自己的出租屋后看到新婚妻子早已不知去向时,他眼中蕴含了多少泪水,心中包含了多少愧疚?
有谁知道,当巨人大厦倾倒,巨人集团即将崩溃的前夕,史玉柱度过多少个焦虑而难眠的夜晚?
有谁知道,脑白金计划开始成功时,史玉柱便以个人名义开始偿还巨人大厦的楼花款,实现那个在当时所有人看来不切实际的诺言?
创业教父史玉柱的传奇经历,深深震撼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无论是史玉柱的失败,抑或他的成功,甚至他的每一句话,都值得我们深深的思考。
《创业教父史玉柱》精选史玉柱富含哲理、耐人寻味的经典语录,并根据这些语录回顾了他艰难曲折而又激动人心的创业历程,加上业内资深专家的点评,希望《创业教父史玉柱》的出版,能为广大创业者照亮成功道路!
编辑推荐 《创业教父史玉柱》:
如果“下海”失败,我就跳海。
巨人没有固定资产,所有的钱全部投入无形资产的宣传上。
目录
前言
首次创业篇
如果“下海”失败,我就跳海
等我软件卖了钱,给你多加1000元利润
我要做中国的IBM,东方的巨人
订购10块巨人汉卡,免费来珠海参加巨人的销售会
公司在小的时候,尽量要股权集中
不用空降兵,只提拔内部系统培养的人
让一亿人先聪明起来
在生与死的超常规压力下
巨人沦陷篇
货也没有,钱也没有,这样的管理,非砸不可
巨人要寻找新的产业,并向之靠拢
没有不能干的事,只有不能干的人
巨人没有固定资产
人在成功时不能得意忘形
最大的挑战是能不能抵挡诱惑
当战略确定好后,关键在于执行力
不得盲目冒进,草率进行多元化经营
要注意广告的法律限制
我对媒体敬而远之
东山再起篇
每时每刻都要提防公司明天会突然垮掉
改变消费者固有的想法并非不可能!
战略正确之后,细节决定成败
只有第一才能让人记得,不要当第二
我坚守诚信是因为我曾经不诚信过
我死过了,什么都放得开
只要精神还在,完全可以再爬起来
我觉得我很坚强
营销本身没有专家,唯一的专家就是消费者
管理无情,人有情
退缩就是不负责任
中国这个行业(网游)要能走出来,必须走精品战略
做企业不能只靠营销成功
我没有蔑视规则,只是创造规则
创造营销事件,让媒体自觉去报道
我的成功没有偶然因素
理智投资篇
宁可错过一百个项目,也不错投一个
这里(网游)流淌着奶和蜜
哪里最严格,就去哪里上市
做全国性市场,一定要先做一个试销市场
让企业永远保持充沛的现金流
没有价格与技术的优势,不要进入红海市场
到现在,我投资的两只银行股赢利近40亿元
不要只看塔尖,二三线市场比一线的更大
我在我的公司只管一件事——市场调研
……
文摘 首次创业篇
如果“下海”失败,我就跳海
原为安徽省统计局数据分析员,读完研究生后就是处级干部,史玉柱的前程真可谓“似锦”,但是他却做出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抉择,他放弃了前途似锦的仕途,要求辞职!他要“下海”,不仅领导和同事们为他惋惜,连平素最了解他的父母也感到不可思议。
临行前,他慷慨激昂地对好友说:“如果‘下海’失败,我就跳海!”
【历程回顾——弃官辞职,南下深圳】
1980年,以全县总分第一,数学119分(差1分满分)的傲人成绩考入浙江大学数学系的史玉柱本以为自己的人生价值将展现在数学研究的领域里,但是在他读了《数论》,刚过了第一学期之后,他就放弃了成为数学家的梦想。他说:“我很想做成一件事情。但是很早地,我又意识到我做不成这件事情,这是我理想破灭的主要原因。”换句话说,如果他很想做成一件事,又意识到自己能够做成这件事,就一定会下定决心去获得成功。
1984年,史玉柱从浙江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安徽省统计局,主要负责各种统计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当时,安徽统计局的数据分析处理仍然采取传统手工操作,效率非常低下。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并非计算机系出身的史玉柱编写了一款统计系统软件,结果这大大提高了统计局的工作效率。这个软件在后来的河北唐山全国统计系统年会上还受到了广泛好评,并且在全国统计系统内大力推广。
本单位职工开发的软件可以在全国系统内得到推广,这当然引起了单位领导的重视,史玉柱于是被作为第三梯队送到深圳大学软科学管理系深造,毕业后即可任处级干部。24岁就成了家的史玉柱,生活已经步入正轨,非常美好的未来展现在了他的眼前。
当时正是“四通现象”冲击人们观念的时候,史玉柱在深圳大学听取了当时的四通总经理的讲座后很受触动。那时2万元一台的四通打字机正大放光芒,史玉柱意识到,如果有合适的程序,PC机完全可以取代打字机。随着汉字全拼特别是汉字五笔输入法的推出,汉字的输入得以解决,电脑软件的“中文化”问题,遂成为电脑能否在中国普及的关键,史玉柱一下子看到了这里的市场前景。他的头脑中盘旋着创业的梦想,他的心中涌起了在电脑行业“搅一搅”的冲动。
史玉柱研究生毕业时,中国拥有研究生学历的人还相当少,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当年全国毕业的研究生仅为37232人,而拥有这么高学历的政府工作人员就更少了,史玉柱可谓是当时的“佼佼者”。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回到原单位之后,本来就颇受单位领导重视的史玉柱声名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