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浙江人民
页码:304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4月
ISBN:7213032496
条形码:978721303249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浙江文化名人传记丛书
内容简介 在我所写的著作中,这是最没把握、最费心力的一本书。因为我的学术视野,长期专注于20世纪的中国,对于古代的人与事,基本上不去涉猎。又因为范钦及其天一阁,自幼就矗立在我的心目中,崇高得近乎神秘,简直不敢去触碰;更不必说以俯视的心态去研究了。
然而,当我终于决定去触碰、去涉猎时,我的外行反而不无用处,凑巧让我看到了藏书文化内行人似乎不甚在意的地方;而我的崇敬,也促使我非常仔细而又严肃地审视范钦,不虚美,不隐恶,力求其真。我自以为进入了范钦的内心,登上了天一阁的堂奥,侥幸在这学者如林、专著充栋的藏书领域有所发现。这份喜悦,真是不可言喻。
不过,我所以能下此决心,实有赖于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浙江省社科院卢敦基研究员的鼓励,有赖于天一阁博物馆馆长虞浩旭研究员、资深专家骆兆平研究员的支持。特别是袁慧副研究员,给予我的支持更是全方位的,令人深感难忘。此外,对宁波大学的张如安教授、冯瑶馆员和董桂琴馆员的有关帮助,对浙江人民出版社陈巧丽编辑的认真负责,也在这里谨致谢意。
最后,我还要衷心感激传记主人公范钦。撰写的过程,也就是学习的过程,这位乡贤前辈给予我的教益,虽然时隔500年,依然有其不可替代的魅力。
媒体推荐 书评
只要是智者,就会为这个民族产生一种对书的企盼。他们懂得,只有书
籍,才能让这么悠远的历史连成缆索,才能让这么庞大的人种产生凝聚,才
能让这么广阔的土地长存文明的火种。很有一些文人学士终年辛劳地以抄书
、藏书为业,但清苦的读书人到底能藏多少书,而这些书又何以保证历几代
而不流散呢?“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功名资财、良田巍楼尚且如此,更
遑论区区几箱书?
能不能再出一个人呢,哪怕仅仅是一个,他可以把管理、保存、继承诸
项关节琢磨到极端,让偌大的中国留下一座藏书楼,一座,只是一座!上天
,可怜可怜中国和中国文化吧。这个人终于有了,他便是天一阁的创建人范
钦。
——余秋雨
目录
第一章 藏书人从耕读来
第二章 一朝解袂守随郡
第三章 平生义分明秋霜
第四章 清廉有术起苍生
第五章 友人期许喻砥柱
第六章 八桂灵香草辟蠹
……
文摘 书摘
朱厚照贪玩喜武,天生不是什么读书的料。太子时期还比较老实,一旦
称帝,君临天下,无人能真正挟制时,自然而然就为所欲为起来。中国历史
上恶名最著的太监之一刘瑾,就是在那时得到了武宗的宠幸,开始对朝廷群
臣百般摧折。
朱元璋是很注意借鉴前朝得失的。他鉴于历朝历代因太监而亡国灭家的
经验教训,对宦官限制极严,曾立下规矩:不许宦官读书识字,不许兼任外
臣文武衔,不许穿戴外臣所穿戴的冠服,品级不得超过四品,等等。可惜朱
厚照是个不肖子孙。刘瑾早在他孩提时代就小心伺候,善解帝意,千方百计
献媚讨好,让皇上日夜不休地沉湎于声色犬马,哄得朱厚照龙颜大悦,把太
祖遗训扔到九霄云外去了。
刘瑾每天给朱厚照安排许多寻欢作乐的事,等他玩得正起劲的时候,便
送上大臣的许多奏章请求批阅。朱厚照哪有心思处理,很不耐烦地说:“这
些小事都叫我办,那我要你们干什么?”一挥手,就把奏章撂给了刘瑾。
这正是刘瑾求之不得的。打那以后,事无大小,他不再上奏,明目张胆
,假传正德皇帝的圣旨,独断专行。
刘瑾有一个核心集团,号称“八虎”。他自己不通文墨,大臣的奏章全
让他的同党、亲戚处理。一些王公大臣,知道送给武宗的奏章,皇上是看不
到的,因此,有什么事上奏,就先把复本送给刘瑾,再把正本送给朝廷。民
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北京城里有两个皇帝:一个坐皇帝,一个立皇帝;
一个朱皇帝,一个刘皇帝。”
天长日久,忠心报国的大臣们忍无可忍了,乃伏阙上疏,力斥“八虎”
。并报告武宗天象有变:“近者地动天鸣,五星侵犯,星斗昼见,白虹贯日
,群灾迭现,并在一时。”这意味着,连老天爷也看不下去了,希望陛下幡
然醒悟,赶紧罢黜宦官。
P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