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市场调查

发布时间: 2010-02-02 11:28:20 作者:

 市场调查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页码:421 页
出版日期:1995年10月
ISBN:7208020612
条形码:978720802061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市场调查》内容简介: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写到:“消费为一切生产的唯一目的”,销售情况如何,可以决定生产事业的命脉。《市场调查》是台湾东吴大学教授攀志育先生的著作之一,它对市场调查的内涵、程序、技术方法等作了详尽的介绍,并附有众多的实例,对广大工商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由直接的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樊志育,原东吴大学专任教授兼企管系主任,辅仁大学、中国文化大学、铭传大学兼任教授主授广告学、广告个案研究、广告效果测试、行销学。
媒体推荐 修订版序
美国科技顾问海格第博士,于1980年2月1日来台访问并举行记者会,发表他们对台湾省科技、教育以及工业的改进建议。对于工业发展一项他的看法是:“研究创新是支持工业发展的后盾。……工业发展一旦到了相当水准,真正的潜力则在于民营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他们同时发现台湾省中小企业的弱点,是对市场调查能力不足,所以往往创新产品,无法打开销路,这正是造成工业无法迈向创新之途的一大障碍。海格第博士希望台湾省政府多培植市场调查人员,同时鼓励民间企业,重视市场调查工作。”
海格第博士的这段话,真是语重心长,一语中的。省内工商企业人士在过去经营企业或创新产品,多凭个人之经验或主观臆断,毫无科学根椐,以致判断错误,常有生产出来的产品,无人问津,或因行销决策发生偏差,招致经营惨败。
庆幸的是近年以来,省内学术界对于市场研究不遗余力,工商企业对市场研究之意识不断提升。咸认企业经营无论如何难免冒险,如何将其减少到最小限度,那就必须运用科学方法和市场调查技术。
本书原于1976年出版,数年来承蒙各大专院校采作教材,工商各界用作市场研究之工具,予作者莫大的鼓舞,在此谨致感激之意。
近5年来,管理科学以及市场研究技术,又有很大的进步,为顺应实际需要,必须把新的调查技术,不断加以补充,值兹第2版付梓之际,除了对原有内容加以修订外,另加“销售调查及预测”、“市场分析”两章,藉以扩大市场调查之领域,增进调查之技术。唯编者才疏学浅,尚望各界先进不吝指正,无任企盼。
樊志育谨识
1981年8月
编辑推荐 《市场调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目录
修订版序
前言
第一章 市场调查之重要性

第二章 市场调查之概念
2.1 市场调查之意义
2.2 市场调查之领域
2.3 市场调查应遵行之方向
2.4 市场调查之功能
2.5 市场调查之科学性
2.6 市场调查与广告

第三章 市场调查机构
3.1 市场调查单位之职责
3.2 市场调查单位之组织
3.3 市场调查单位之作业流程
3.4 调查人员之选派与训练

第四章 调查企划
4.1 调查主题
4.2 有关资料之搜集与分析
4.3 预试之计划与实施
4.4 调查企划案之制作
4.5 调查实施计划
4.6 调查报告及追踪

第五章 抽样调查
5.1 抽样调查之意义
5.2 调查误差
5.3 抽样方法
5.4 抽样形式的性质
5.5 抽样方法之特征
5.6 样本大小的决定

第六章 问卷拟订
6.1 拟订问卷程序
6.2 调查主题
6.3 句问技巧
6.4 问卷之尺度
6.5 拟订问卷注意事项

第七章 调查方法及技术
7.1 调查方法
7.2 调查技术

第八章 消费者市场
8.1 消费者市场之意义
8.2 消费者市场调查
8.3 消费者固定样本连续调查
8.4 市场指数

第九章 购买动机调查
9.1 市场运营与购买动机
9.2 动机调查原理
9.3 直接的调查方法
9.4 间接的调查方法

第十章 广告调查
10.1 广告调查之范围
10.2 广告调查之基本概念
10.3 文案测验
10.4 测验方法
10.5 报纸广告测验
10.6 媒体调查
10.7 广播电视调查
10.8 视听率调查
10.9 视听率调查法

第十一章 销售调查与预测
11.1 销售调查之内容与必要性
11.2 零售店调查设计与管理
11.3 零售店调查管理
11.4 零售店调查简便法
11.5 零售店固定样本连续调查
11.6 需要预测之概念
11.7 需要预测之方法
11.8 销售预测之概念
11.9 销售预测之方法及程序

第十二章 市场分析
12.1 市场分析之要素
12.2 消费者空间行动分析
12.3 人口分析
12.4 购买力分析
12.5 消费型态变化分析
12.6 购买习惯分析
12.7 购买意愿分析
12.8 购买阶层分析
12.9 产品分析
12.10 市场机会分析
附录
一、问卷速成法
1.商品资料分类
2.调查项目
3.回答法测验法
4.问题回答范围
二、问卷范例
口香糖消费情况访问表
口香糖赠奖活动调查问卷
夹心酥访问调查问卷
婴儿奶粉消费调查
沙拉酱小组座谈
润丝剂使用前后调查
台中地区住的意向调查
报纸广告文案效果测验
洗发精CF效果测验
媒体接触调查
国中学生传播行为调查问卷
电影宣传技巧与观众动机调查问卷
妇女杂志对妇女现代化之影响调查问卷
台湾地区电视收视率调查研究
台湾地区消息传播过程及反应之研究
参考书目
……
序言 美国科技顾问海格第博士,于1980年2月1日来台访问并举行记者会,发表他们对台湾省科技、教育以及工业的改进建议。对于工业发展一项他的看法是:“研究创新是支持工业发展的后盾。……工业发展一旦到了相当水准,真正的潜力则在于民营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他们同时发现台湾省中小企业的弱点,是对市场调查能力不足,所以往往创新产品,无法打开销路,这正是造成工业无法迈向创新之途的一大障碍。海格第博士希望台湾省政府多培植市场调查人员,同时鼓励民间企业,重视市场调查工作。”
海格第博士的这段话,真是语重心长,一语中的。省内工商企业人士在过去经营企业或创新产品,多凭个人之经验或主观臆断,毫无科学根椐,以致判断错误,常有生产出来的产品,无人问津,或因行销决策发生偏差,招致经营惨败。
庆幸的是近年以来,省内学术界对于市场研究不遗余力,工商企业对市场研究之意识不断提升。咸认企业经营无论如何难免冒险,如何将其减少到最小限度,那就必须运用科学方法和市场调查技术。
本书原于1976年出版,数年来承蒙各大专院校采作教材,工商各界用作市场研究之工具,予作者莫大的鼓舞,在此谨致感激之意。
近5年来,管理科学以及市场研究技术,又有很大的进步,为顺应实际需要,必须把新的调查技术,不断加以补充,值兹第2版付梓之际,除了对原有内容加以修订外,另加“销售调查及预测”、“市场分析”两章,藉以扩大市场调查之领域,增进调查之技术。唯编者才疏学浅,尚望各界先进不吝指正,无任企盼。
文摘 插图:


从事有关资料之搜集分析作业时,必先了解客户所提示的调查主题内容,并将该主题的症结,加以整理并限定范围,方可进行搜集。否则,漫无限制,范围过大,无从做起。
与调查主题有关的资料甚多,例如公司内部资料、政府出版的各种统计资料、调查公司以及媒体公司所提供的各种统计资料、专业的报纸、杂志资料等。从事调查企划人员对这些资料,于可能范围内,都要阅读一遍,并从其中摘录有关主题的事项,而加以检讨与分析。
并须依据过去的调查结果,尤其有关该商品之购买率、市场占有率以及其他有关资料,以决定此次调查的样本数量。
搜集和分析有关资料,必须是精通市场调查的专家,它应具备以下之能力。
首先必须了解到何处去搜集,才能得到这些必需的资料,向何人询问才能获得必需的知识,这种能力并非短时间所能培养的,必须长期的经验累积不可,它不但要尽早找出熟悉该项问题者,同时更须具备如何从那些人当中,发掘必要的资料之能力。
被搜集来的资料和各方面的意见,它不仅可用作归纳问题症结的参考,也可从中求得正确的调查目标。
平常我们常常说某一广告有效,某一广告无效。到底什么样的广告才有效?怎样测知这种广告有效?
通常我们评断某一广告是否有效,是根据下面的说法:某一广告主,由于作了广告,而使其产品的销售扩大,营业额增加,就认定该广告有效;反之,某一广告主虽作了广告,但产品销售情况并未增加,因此认为该广告无效。这种武断的评估是否正确,值得检讨。
一般来说,广告效果有所谓“销售效果”与“广告本身效果”两种,前者是狭义的,后者是广义的。
“销售效果”的说法,认为广告是促进产品销售的一种手段,因此产品既然作了广告,销售情况就必须改善,否则该广告就是白作了。此种以销售情况的好坏直接判定广告的效果,称为广告的“销售效果”。他们认为广告应当像感冒药一样,假如患者吃了感冒药,烧退了,也不咳嗽了,就认定该感冒药有效;相反地,假若吃了感冒药,病情毫无起色,就认定该药无效。
其实广告费与销售额之间的关系绝非像感冒患者与感冒药之间的关系一样单纯。事实上,广告费与销售额之间的关系复杂。譬如突如其来的经济不景气,整个市场缩小,或竞争激烈,此时虽然增加广告费,销售量说不定还会减少。即使在此情况下,广告仍有其不可忽视的效果,因为此时若不作广告,销售情况也许更坏。
读书人网 >营销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