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河北大学出版社
页码:482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1月
ISBN:7810970321
条形码:978781097032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大江大河传记丛书
作者简介 男,1 941年生,河北平泉人。现任香港文汇报东北亚编辑部副总编辑、高级记者。曾任教师、技术员、出版社编辑。1 985年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经济研究中心工作期间,以纪念徐霞客诞生400周年为契机.参与对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及风土调查,并以执行编委的身份主持编辑出版了《富饶美丽的黑龙江》一书。1 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任黑龙江省散文诗学会副会长。主要专著有《唐代应试诗注译》(合作)《李白的身世、婚姻与家庭》《燕园风雨40年——严家炎评传》(合作)等十余部及论文、随笔等近百篇。
编辑推荐 想看此书的你,一定是一位非常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性情中人。在看到本书题目之际,你是否有这些疑问:松花江有什么历史,它经历了什么,它的过去和现在有什么不一样的,......?别急,听它慢慢给你道来。
目录
编者的话……………………………………(1)
自序……………………………………………(1)
一、一个伟大摇篮的诞生……………………(1)
松嫩古大湖与松花江的诞生……………(1)
松花江水系长卷……………………………(9)
二、松花江文明的曙色…………………………(27)
……
文摘 书摘
大江土地的诱惑
清兵入关前,明朝已亡于大顺——李自成之手,所以这使清兵人关后省却了许多麻烦。清兵遇到的多是地方武装的反抗,明朝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和军事机器,已经死亡,加上洪承畴、吴三桂等人的投降,可以说清兵最后统一中国,比之蒙古人统一中国似乎顺利一些。
松花江流域作为清王朝的大后方,显得平静和空旷起来。在辽河流域,基本上是满、汉、蒙、朝等各民族混居,入关以后,许多人随着清八旗军进入中原;在松花江流域,随之入关的有原扈伦四部改编的八旗军,也有科尔沁等蒙古部改编的蒙古八旗军,因此,在清统一中国之时,松花江流域的人口,并无显著的增加。相反,作为清王室的后院,中原人如 果想逃避兵灾与荒灾奔往关外,在山海关处会受到阻拦。清王 室吸取辽、金、元三代王朝的兴衰经验,总想为自身保持一块 进可攻、退可守的皇天后土,因而出入关受到严格控制,没有官方的路牌,是无法通行的。
松花江流域的广大地域空间,继续荒寂着。
但这种荒寂很快便被从西而来的罗刹人打破。1644年,即顺治皇帝由沈阳迁入北京,第二次继皇帝位这一年,沙皇政府命令雅库次克行政长官:如不能用“文雅手段”将“新土地”居民置于俄国统治之下,就要用武力加以镇压,使其地变成废墟。于是,沙俄向东部的扩张进一步增大规模。随着清兵向南追击明代的残余势力的战火燃于全国各地,罗刹人正虎视眈眈地盯着清廷的后院。初来的罗刹人,多是冒险者、投机商和野心家。他们同沙皇官方相勾结,在官方的资助下,或骑马,或乘船,越过贝加尔湖地区,到远东来实现他们入侵的美梦。他们打着经商和探险的幌子,一心要将沙皇的势力直达黑龙江口和鞑靼海峡。他们伐木造船,沿黑龙江向下游行驶,一路上侦察村庄的居民人口、清军的守戍,以及各支流沿岸的情况,随时向沙皇报告。这种起初由流民商人的零星抢掠,最后转化成沙俄官方的领土扩充,引起了清政府的高度重视,对此顺治和康熙两代皇帝多次御批加强北疆的边防。
罗刹的强盗之火已经燃至松花江和黑龙江的会合处,清廷的后院不再平静。
清顺治八年(1651)初冬,俄商哈巴罗夫斯克窜至松花江与黑龙江会合处的朱舍里人的住地,打死许多居民,把妇女和小孩及牲畜掠为己有。随后,又去乌苏里江口进行抢劫。
第二年夏天,哈巴罗夫一伙在松花江口再度实施抢劫时,被清军击走。哈巴罗夫和另一队团伙相会合,又沿江上行,至精奇里江口一带继续进行烧杀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