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科技出版社
页码:169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
ISBN:7535945325
条形码:978753594532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广东农村青年科技文化活动月”现代农业技术实用教程
内容简介 《荔枝生产实用技术》从荔枝生产概况、荔枝生物学特性、荔枝品种的区域化发展与选择、园地规划、定植、树冠和土壤管理、现代化安全生产高效栽培技术、主要病虫害防治、采收与保鲜等方面,介绍了荔枝现代化生产技术,可供荔枝生产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一章 荔枝生产概况
第二章 荔枝生物学特性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一、生物学特性
二、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第三章 荔枝品种的选择与区域化栽培
一、主要栽培品种
二、品种选择和品种配置
三、区域化栽培
第四章 荔枝栽培技术
一、育苗
二、荔枝园的建立
三、定植和幼年树的管理
四、成年树的管理
第五章 荔枝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一、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二、主要害虫及其防治
三、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第六章 荔枝采收、保鲜贮运与销售
一、采收
二、保鲜贮运
三、销售
……
序言 农业,乃国之大本。农业现代化,系关国家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根据中央赋予的“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要求,锐意进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获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当前农村发展仍存在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农民稳定增收依然困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滞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缩小城乡差距仍需付出艰苦努力”。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农村劳动力的现代农业技能与时代的要求不相适应。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农民是我国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如何把南粤大地上的两千万农村青年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广东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构建文明富裕新农村的重要基础工作。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部署,提高广大农村青年的文化科技素质,省农业科学院、团省委等单位联合组织编写了《“广东农村青年科技文化活动月”现代农业技术实用教程》(以下简称《教程》)共20余册。
文摘 第一章 荔枝生产概况
荔枝是我国南方特产水果,其果实形、色、香、味俱佳,自古以来深受人们喜爱,在内销外卖上历来都负有盛名,被誉为中华珍品。
荔枝营养丰富,每100克果肉除含碳水化合物14克、脂肪0.6克、蛋白质0.7克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硫胺素0.02毫克、核黄素0.04毫克、尼克酸0.04毫克。荔枝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称:常食荔枝,能补脑健身,治疗瘴疠疔肿,开胃健脾;干制品能补元气,为产妇和老弱补品。果皮、树皮含大量单宁,是制药原料。果实可鲜食,也可制干果、果汁、糖水罐头、冰淇淋和酿酒。荔枝是优良的蜜源植物,一箱蜜蜂每季荔枝花期可采蜜20~30千克。实生荔枝树绿叶茂盛,树形美观,是南亚热带城镇优良的绿化树种。
荔枝原产中国和越南,属常绿性乔木果树。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中国荔枝主要分布在北纬18°30'22°,主要省份有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台湾、四川、云南、贵州和浙江。其他国家种植的荔枝都是直接或者间接从中国引进的。中国荔枝17世纪末首先传人缅甸,1775年传至西印度群岛,1880年从印度传到孟加拉国。1854年,中国广东荔枝首次被引入澳大利亚昆士兰北部,开始了荔枝在澳大利亚的种植。1860年传至非洲的毛里求斯、留尼旺,1870年传至马达加斯加。到1873年传至美国夏威夷,1886年传至美国佛罗里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