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页码:363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8月
ISBN:7810667475
条形码:978781066747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全方位养殖技术丛书
内容简介 《优质牛肉生产技术问答》内容简介:从20世纪70年代,国家将肉牛定位为畜牧业的独立行业,引入许多优良品种,进行本地牛的改良以来,到80年代我国执行改革开放的经济政策,肉牛业的发展高潮迭起,于20世纪末中国肉牛业进入快车道,为广大农牧民致富开辟了一条可靠的门路。养牛从为耕地服务、只作为大农业的一个副业,发展成为肉牛产业,仅仅用了20余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160~170年的历程。
1984年我国肉类总产量为1960万吨时,牛肉只占2%;1994年全国肉类总产量达4499万吨时,牛肉占7%;到2002年牛肉产量已占到8.4%,人均牛肉产量从0.34kg上升到8.2kg,增长了20倍。
编辑推荐 《优质牛肉生产技术问答》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总署,农业部推荐“三农”优秀图书。
目录
一、肉牛的品种及外形鉴别
1.我国肉牛性能较好的黄牛有哪些品种?
2.我国前列黄牛产肉性能如何?
3.我国引进的优良肉用牛品种有哪些?
4.我国利用引进品种已育成哪些牛品种?
5.牛体各部位名称是什么?
6.一般肉牛的体形外貌有什么特点?
7.瘦肉型肉牛的外形有何特点?
8.肉牛头颈部外貌特征是什么?
9.肉牛前躯外貌特征是什么?
10.肉牛中躯外貌特征是什么?
11.肉牛后躯外貌特征是什么?
12.根据牛的牙齿如何鉴定牛的年龄?
13.根据角轮鉴定法判定年龄准确吗?
14.为什么要对肉牛生产性能进行评定?
15.肉牛体尺如何测量?
16.肉牛各阶段的体重标准是什么?
17.如何判别肉牛的肥育性能?
二、肉牛的生物学特性
18.为什么肉牛性热耐寒?
19.根据肉牛怕热耐寒的特点,饲养管理上应注意哪些问题?
20.管理不当对肉牛有什么影响?
21.肉牛要求安静的环境,为什么?
22.营养也会造成应激吗?
23.购牛时如何运输才不会造成牛的应激?
24.肉牛的群性指什么?
25.公牛常见的防卫行为有哪些?
26.为什么牛采食比较粗糙?饲养管理上应注意哪些事项?
27.牛的采食量如何确定?
28.肉牛的咀嚼特性有哪些?
29.牛的唾液分泌对消化有何影响?
30.肉牛复胃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31.牛各个胃的功能是什么?
32.什么是反刍?
33.影响反刍的因素有哪些?
34.什么是肉牛的暖气?
35.瘤胃微生物的作用和种类是什么?
36.瘤胃如何消化饲料中的营养物质?
37.影响瘤胃发酵的因素有哪些?
38.肉牛的能量利用特性有哪些?
39.肉牛的蛋白质利用特性有哪些?
40.肉牛的繁殖特性有哪些?
三、肉牛的营养需要
41.肉牛需要哪些营养成分?对肉牛的作用是什么?
42.日粮中哪些成分给牛提供能量?
43.碳水化合物对牛增重和脂肪形成有何影响?
44.日粮能量水平对牛增重和肉质有何影响?
45.生长育肥牛对能量的需要是什么?
46.母牛对能量的需要是什么?
47.日粮蛋白质对优质牛肉生产有什么影响?
48.生长育肥牛对粗蛋白质有什么需要?
49.繁殖母牛对粗蛋白质有什么需要?
50.肉牛日粮能量与蛋白质有什么关系?
51.什么是常量元素?
52.肉牛对常量元素的需要如何计算?
53.什么是微量元素?
54.微量元素对肉牛营养有何作用?
55.肉牛缺乏微量元素会产生什么后果?
56.肉牛对微量元素的需要量是多少?
57.如何满足肉牛矿物质营养的需要?
58.肉牛需要哪些维生素?
59.肉牛对各种维生素的需要量是多少?
60.肉牛缺乏维生素A会出现什么症状?
61.肉牛缺乏维生素D会出现什么症状?
62.肉牛缺乏维生素E会出现什么症状?
63.肉牛缺乏维生素K会出现什么症状?
64.如何满足肉牛对维生素的需要?
65.肉牛的日粮中粗饲料占多少比较合理?
66.日粮粗纤维含量对牛肉生产的影响是什么?
67.水对肉牛有什么作用?
68.肉牛的需水量多大?
69.什么是饲养标准?
四、肉牛的饲料及其加工
70.肉牛饲料的种类有哪些?
71.什么是粗饲料?
72.粗饲料对肉牛育肥有什么影响?
73.常用的豆科牧草有哪些特点?
73-1.常用的豆科牧草有哪些?
74.常用的禾本科牧草有哪些特点?
75.干草的调制方法有哪几种?
76;调制好的干草应如何储藏与包装?
77.如何判断干草品质的优劣?
78.什么是青贮?青贮有什么好处?
79.青贮方式有哪些?
80.青贮原料有哪些?何时收获最佳?
81.青贮原料适宜的含水率是多少?如何调节?
82.如何调制优质青贮?
83.如何调制尿素青贮?
84.常用的青贮饲料添加剂有哪些?
85.如何鉴定青贮品质?
86.什么是正确的青贮饲料饲喂方法?
87.青贮失败的原因有哪些方面?
88.如何制作碱化秸秆?
89.秸秆氨化方法有哪些?
90.如何鉴别氨化秸秆品质?
91.氨化好的秸秆如何喂牛?
92.复合化学处理方法有哪些?
93.农作物秸秆的物理加工方法有哪些?
94.什么是精饲料?
95.精饲料对肉牛生产有什么影响?
96.肉牛精料补充料的生产工艺流程是什么?
97.如何选择肉牛精料补充料的原料?
……
五、肉牛的饲养管理
六、肉牛育肥技术
七、肉牛繁殖技术与黄牛改良
八、牛场建筑
九、牛病防治
十、肉牛屠宰加工
十一、牛场经营管理
参考文献
……
序言 从20世纪70年代,国家将肉牛定位为畜牧业的独立行业,引入许多优良品种,进行本地牛的改良以来,到80年代我国执行改革开放的经济政策,肉牛业的发展高潮迭起,于20世纪末中国肉牛业进入快车道,为广大农牧民致富开辟了一条可靠的门路。养牛从为耕地服务、只作为大农业的一个副业,发展成为肉牛产业,仅仅用了20余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160~170年的历程。
1984年我国肉类总产量为1960万吨时,牛肉只占2%;1994年全国肉类总产量达4499万吨时,牛肉占7%;到2002年牛肉产量已占到8.4%,人均牛肉产量从0.34kg上升到8.2kg,增长了20倍。
20年前肉牛饲养主要在牧区,现在主要在农区。2000年新疆和内蒙古两大自治区的牛肉产量之和比1984.年全国牛肉总产量还多。牛肉产区分布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首先豫、鲁、冀、皖形成一大产区,随之吉、黑、辽成为第二大产区,随后是川、湘、鄂、桂、云迅速崛起,成为第三大产区。此间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餐饮业上牛肉已成为最高档的佳肴。牛肉分割肉,如牛柳、菲力、上脑、S-里脊、米龙肉等新名词,都与高价位的冷鲜肉挂钩,高档超市里不可或缺。居民达到小康生活后追求高品位生活,牛肉尤其是高档牛肉供应成为发达社会的象征。
高速发展的肉牛业,遭遇到原来我国养牛业基础薄弱的问题。农民也好,牧民也好,必须学习新知识。出高档牛肉要有好的日粮配方,用一般的秸秆喂牛连长膘都不容易,更不可能生产出有大理石花纹的好牛肉。
文摘 插图:

全身各部位具有丰厚的肌肉,理想体型呈“长方矩形”。从侧面看,颈短而宽,垂皮发达,前胸突出,胸深,尻深,背线、腹线平行,股后平直,肋骨弯曲。从背面看,髻甲宽平,背腰宽,尻部平而广阔,肋骨弯曲,腹部充实。前视髻甲宽平,胸宽而深,胸底部稍平,两侧肋骨开张。后视尻部宽而平,后裆宽,股间肌肉丰满而深,四肢短,如海福特、短角牛等。
瘦肉型肉牛具有皮肤薄,皮下结缔组织不发达,肌肉十分发达,常呈典型的双肌现象,使体表明显看到肌肉块的隆起和走向,牛活动时肌肉的收缩与舒张。体躯长而稍浅,臀部宽而向后臌出的特点,如比利时蓝白花牛、皮埃蒙特牛等,与一般牛有差别,其他部位与一般牛相似。
头颈部位于躯体最前端,以髻甲和肩端的连线为界与前躯分开。头部以整个头骨为基础,以枕骨脊为界与颈部相连。头部是整个牛体的缩影,可以反映出品种特征、性别及年龄等。首先牛头形有轻重、长短、宽窄和粗细之分,头长为体长的34%以上为长头,小于26%为短头;头宽度用角间宽、额小度、额大宽表示,与头长之比为29%~34%、37%~40%、45%~47%,低于下限为窄头,高于上限为宽头;头既长且宽为大,反之为小,与体躯大小比较,头显大则头重,反之则头轻。肉牛头短宽多肉,公牛头短宽而重、母牛头狭长而轻,肉牛的头与乳用牛的头比较明显偏重。角形有前向角、后向角、上向外角等,反映品种特征,是进行品种识别的重要依据,与生产性能无关,但角质的光滑致密程度与营养、年龄有关。公牛角短粗而直,母牛角细长而致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