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父母与子女沟通二十八法

发布时间: 2010-02-02 12:29:03 作者:

 父母与子女沟通二十八法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页码:337 页
出版日期:2002年05月
ISBN:7806819823
条形码:9787806819821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Pages Per Sheet

作者简介   徐岫茹,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心理专业。退休前任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主任。多年从事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科研、教育工作。近年来发表心理健康科普文章一千多篇;其主要著作有:《心理健康你我他》、《青春期家教漫谈》、《教孩子保护自己》、《中学生心路》丛书等共十几种,1996年被评为全国科普工作积极分子。现任中国心理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家教研究会常务理事,市心理卫生协会颁发证书的心理医生。
  王文雄,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制造系热处理专业。退休前任北京电力电容器厂高级工程师。1988年以来从事心理咨询与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毕业于中科院心理所函授大学。与徐岫茹合译、合着心理学著作多种; 《学儿歌解怪问》及《小问号丛书》系列画册为第-作者。近年来,与徐岫茹合作,多次承担各类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培训班授课,发表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科普文章上百篇。现为北京华理心理咨询中心顾问,
媒体推荐 前言
亲子沟通是家庭教育的捷径
独生子女的父母们都对孩子有很高的期望,社会的发展也对家庭教育提出了更多新的挑战。近年来,作者曾在十几个省市参与家长学校的培训工作,我们接触过的中小学生的父母有数
万之众,大多数家长主动积极参加,并踊跃购买有关家庭教育的书籍和光盘。家长们还提出了数百个关于教育孩子、发人深思的实际问题,这也引起我们的思考。我们愿与父母们共同探讨如何面对家庭教育的诸多新话题。
当前,有一个问题特别使家长们困惑,就是感到对待孩子的办法、招数太少,有时简直是被孩子牵着鼻子走而不知所措。从许多家庭教育的实例来看,无论是父母对孩子强制命令,形成了亲子关系的对立;还是老人对孩子迁就,缺乏原则,形成了孩子对长辈的依赖和发号施令,都犯了同一个毛病,都是“以孩子为中心”,家长被孩子所控制了。另外,家长也企图以自己为中心,希望孩子听话省心,但往往事与愿违。家长面对孩子的种种挑战,或愤怒,或无奈,而缺乏科学有效的办法。
家庭教育,其实是一个与孩子心理沟通的过程,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心理战”。所以,家庭教育是要讲究谋略的,不是与孩子为敌,而是要求父母善于思索,有心计、有办法,不能想当然,也不至束手无策。为此,父母要研究自己孩子的个性心理特征,通过经常与孩子平等地对话,准确掌握孩子的心理脉搏,所以,亲子沟通是家庭教育的一条捷径,通向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能够心悦诚服地接纳自己的父母。能够经常进行亲子之间的对话,便是家教的最大成功。家庭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不同的角色,表达方式可以不同,但要达到某些共识,目标要比较一致,就都要注意倾听孩子的心声,才能有的放矢,真正达到有效地引导、教育孩子的目的。同时,家庭教育要引入新的观念和方法,家长要更新知识,终身学习,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迅速变化。
在如今的信息时代,做任何事情,需要人们善吸纳、勤思考,会算计、能策划,家庭教育也一样,不要白白耗费了父母们宝贵的时间与精力,却又收效甚微。因而,特以“父母与子女沟通二十八法”赠与读者,希望对父母们有所启发。此法易于记忆理解,简捷实用可行。在具体方法上,父母们还可学习、借鉴古代的《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等,家教也要思谋略,讲规则,不可乱了方寸,乱了阵脚。愿每一位父母成为称职家长,人人成为家教大赢家!
编辑推荐   家庭教育是一个与孩子心理沟通的过程,父母通过经常与孩子平等的对话,才能准确掌握孩子的心理脉搏,本书总结了亲子沟通的二十八种办法既易理解记忆,又简捷实用.体现了作者的独特思路与方法,对加强父母与子女交流,增进感情具有很大的帮助。
目录
前言
一、高尚人生与低调教子
1.高尚人生教子经
2.尊重生命护天性
3.低调教子求实效
4.追求价值后人评
……
文摘 书摘
一位学习成绩不够好的初中女生被爸爸“逼着”来找心理医生.可是女孩说:“不是我不想好好学习,是父母尽干扰我的学习:一放学就唠叨我,我做作业时为了安静点儿,关上屋门也不允许,父母简直像‘监工’一样,怕我贪玩、偷懒,学习是我自己的事,我何必偷懒呢?我听一听音乐,是为了精神放松,父母不允许。我接同学的电话,爸爸、妈妈会偷听,对人没有一点尊重!爸妈通宵邀人打麻将、看球赛,吵得我没法复习,没法睡觉,又是谁的责任?如果家里环境好一些,我的学习很快就会上去!”
一个孩子来到人世间,他或她,给父母带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孩子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如果您能够认真地研究您的孩子,善于与孩子平等地对话,就能够找到培养孩子成人和成才的科学方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孩子在“教”给您怎样做父母,孩子也在帮助您完善自己的人格,使您的人生变得更美好。也就是说,新世纪的家长应该是有民主作风的,对孩子说的话多多洗耳恭听,好父母首先作一个耐心的聆听者,就能够以不同于过去的观点来看待自己的孩子,以不同于过去的方法对待孩子,对自己家教中的问题找到正确的答案。建议父母们这样做:
(1)将孩子看作一个独立的人,给孩子选择自己的行为和做决定的机会,父母如有不同意见,应该心平气和地与孩子讨论。
(2)父母应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做孩子可以亲近和说知心话的朋友。即使孩子有的要求父母一时想不通,也不要急于下结论,自己应该多想想,允许孩子的申辩和表白。
(3)有意识地创造一种能够耐心倾听孩子说话的氛围,例如共同散步,共同游戏,参与孩子喜爱的活动,给孩子表达内心的机会。
(4)要允许孩子有新想法、新思维、新做法,家长不能接受的,不一定就是错误的。可以—厂解社会发展趋势,可以请教教育、理专家。
有些父母对教育孩子下了不少功夫,看了许多家教书,也会请教专家,但做得最少的就是倾听孩子说话,认为孩子天真幼稚,他说的话怎么可以叭以为真?但是,不听孩子说话,父母就不知道应该怎样与孩子说话;如今孩子“不听话”,就是因为母说的话不能符合孩子的所思所想。明智的父母,一定会认真地聆听孩子说话,这是做父母的基本功,知道孩子的所思所想,才能把握孩子的成长脉搏,从而实现与孩子的对话。同时,我们也可以说,今天的家教进入了一个对话的时代,能够倾听和与孩子顺利对话,才能成为合格的父母。
、 家长应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
……
读书人网 >诗歌词曲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