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页码:266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
ISBN:7811243547/9787811243543
条形码:978781124354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本书以学生中心、能力本位、就业导向等理念为指引,全面介绍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求职就业以及创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操作技术。全书共分15章,基本按照“基础—规划—求职—适应—创业—咨询—测评”的逻辑顺序展开。
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全书内容齐备,结构合理,逻辑清晰,既可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方面的教材,也可作为大学生增长阅历、丰富知识的自学读物。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职业与就业1
第二节职业生涯及其影响因素6
第三节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辅导10
第二章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辅导的基本理论16
第一节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16
第二节职业选择理论23
第三节职业锚理论29
第三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34
第一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概述34
第二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42
第三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问题与应对策略47
第四章自我认知53
第一节自我认知概述53
第二节自我认知的主要内容57
第三节大学生自我认知的主要技术65
第五章职业认知73
第一节社会职业73
第二节劳动力市场79
第六章环境分析86
第一节宏观与微观环境分析86
第二节组织(企业)环境分析89
第三节环境分析技术99
第七章职业决策102
第一节职业决策概述102
第二节大学生职业决策心理障碍107
第三节大学生职业决策的方法与技术115
第八章职业生涯目标的确立与实现120
第一节职业生涯目标概述120
第二节职业生涯目标的确立124
第三节职业生涯目标的实现130
第九章就业能力的提升138
第一节大学生就业能力概述138
第二节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与提升143
第十章求职准备与策略151
第一节就业信息的获得151
第二节简历与求职信的书写156
第三节面试技巧162
第十一章求职心理调适与就业权益169
第一节求职心理调适169
第二节就业权益保护176
第十二章职业适应与发展184
第一节角色认知与角色转换184
第二节尽快成为职业人192
第三节树立职业心197
第十三章创业指导201
第一节创业知识的获得201
第二节创业素质的准备206
第三节创业计划书的制定212
第十四章职业咨询221
第一节职业咨询概述221
第二节大学生职业咨询的主要内容225
第三节大学生职业咨询的过程和技术232
第十五章职业测评238
第一节职业测评概述238
第二节职业测评的原理与内容241
第三节大学生职业测评的实施258
参考文献263
……
序言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国务院办公厅2007年12月下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则进一步明确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途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方式、管理与评估手段。本书正是全面贯彻十七大精神,并全面落实《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之作。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面,即态度层面、知识层面和技能层面。期望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职业生涯管理能力。
态度是行为的动力。本书的各章安排都注意了教学的态度目标。例如“绪论”中“不同思维的两种人生”的延展知识,就以故事的形式说明了自主意识和思维的价值;“自我认知”中则通过“自我认知对大学生择业的影响”内容,向大学生指明了自我探索的重要性。同时,在本书各章安排中,每章均以一句名人名言开始,这既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又起到了激励和促使大学生内省,合理规划自己未来的作用,从而自觉地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如“有所作为是生活中的最高境界”,“职业是天然的医生,对人为幸福来说是本质的”,“选择一个目标并坚持下去——这一步路,就将改变一切”,等等。
知识是行为的基础。本书就职业、职业生涯发展、职业生涯规划以及求职、就业、创业等各方面的知识都做了系统的梳理与介绍,章节大体上按照“基础—规划—求职—适应—创业”的顺序安排。另外,为了进一步扩展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辅导知识,在最后又增加了和职业规划与辅导密切相关的“职业咨询”与“职业测评”内容,从而使全书内容齐备,结构合理,逻辑清晰。
能力是行为的条件。本书极其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能力的培养。具体地说,在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各个章节,均提供了相关的职业规划技术,如自我认知的橱窗分析法、环境分析的SWOT技术和职业决策的平衡单技术等。在“就业能力的提升”章节中,指明了就业能力提升的策略;在“求职策略”章节中,详细介绍了面试、简历撰写以及心理调适的方法和策略;而在“职业咨询”和“职业测评”章节中,也以一定的篇幅重点介绍了相关的方法和技术。
本书由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曾美英和窦秀明两位老师共同编写。具体分工如下:曾美英编写第一章至第八章、第十二章、第十四章和第十五章;窦秀明编写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和第十三章。最后由曾美英老师对全书进行审定和统稿。
本书是在借鉴、参考和引用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完成的。限于篇幅,只列出了主要参考文献,对相关的论文和著作未能一一列出,谨此向有关作者表示衷心感谢!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就业辅导、职业辅导相关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辅导的工作者以及大学生的参考读物。
由于水平有限,不当和错误之处,恳请专家、同行及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文摘 五、社会职业更新和演变趋势
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带来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社会职业随之发生变化。一些新职业产生并迅速发展,一些传统职业内涵发生了改变或转化,一些过时的职业开始衰退甚至消亡。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传统职业数量、从业人员总量和比例减少,但随着知识和技术密集程度的提高,基因工程师、生态农业师、环境监测工程师、航空航天材料技师等职业相继产生。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之成为新生职业的密集区,信息服务业成为发展速度最快的职业群,“信息职业”占各种新生职业总和的40%以上,有专家认为信息产业有可能从第三产业领域独立出来,成为第四产业。管理咨询业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越来越大,已成为第三产业领域另一个发展最快的职业群,金融分析师、投资咨询师、心理咨询师、理财代理师等已成为当前最新的热门职业。在第三产业领域,提高生活质量、满足消费需求的服务性职业也有了突破性的发展,涌现出许多新的职业,如养老护理师、育婴师、健身教练等。
从发展态势看,我国未来职业变迁将出现以下发展态势。
1.由单一基础向跨专业、复合型转化
从目前的就业情况分析,职业岗位的要求和劳动方式逐步由简单向复杂方面转化,过去单一技能就能胜任的工作,现在职业内涵发展扩大了,往往需要相关专业的许多知识和技能,需要更多的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2.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
职业岗位工作的范围和面向的服务对象越来越广泛,接受信息的渠道也必须加大,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和协作大大加强,所以要求人们具有开放的观念和心态,彻底摆脱封闭的状态。另外,开放型体现在职业岗位工作的性质上,也增加了一些以人与人之间联络、沟通、信息咨询和交易为表现形式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