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页码:152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
ISBN:7802337674/9787802337671
条形码:978780233767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已故知名专家周拾禄先生毕生致力于水稻科学的研究与发展,尤其在水稻栽培、育种、遗传等领域皆卓有成效。值此周拾禄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活跃在稻作起源研究领域中的著名学者们聚集于南京,召开稻作起源国际学术研讨会,回顾周拾禄先生的稻作起源理论;总结畅谈稻作起源研究的发展与成果。在《纪念周拾禄先生诞辰110周年暨稻作起源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我们汇集了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的研究成果,以及相关研究论文,以供同行们参考查阅。
目录
一、周拾禄先生生平
周拾禄先生传略
留不住的岁月,抹不掉的记忆
中国是稻之原产地
二、稻作起源论文
植物蛋白石分析法的基础研究
从遗传学角度看稻作起源
从籼稻多样性看亚洲稻的起源与传播
江淮东部原始文化的经济生活
淮河中游地区稻作农业考古调查报告
苏州草鞋山遗址出土的古代稻田
中国古书中的稽生稻和江苏连云港橹稻是否野生稻质疑
栽培稻机动细胞硅酸体的形态特征及其在籼粳亚种间的差异
根据机动细胞硅酸体形态性状判别籼粳的研究
太湖流域新石器时期的古稻作
吴江广福村遗址的古稻作研究
江苏高淳县薛城遗址的植物蛋白石分析
草鞋山遗址古代稻种类型
稻的起源与遗传多样性
高邮龙虬庄遗址的原始稻作
亚洲栽培稻两大亚种之间同工酶基因型的主要区别
太湖地区水稻地方品种籼粳分类方法的比较
其他有关利用植物蛋白石分析法研究稻作起源方面的研究论文目录
……
序言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已故知名专家周拾禄先生毕生致力于水稻科学的研究与发展,尤其在水稻栽培、育种、遗传等领域皆卓有成效。周拾禄先生撰写的《稻作研究》、《稻作集论》、《稻作科学技术》等专业书籍在水稻科学研究领域都是经典的传世之作。在周拾禄先生的诸多学术论文中尤为让人瞩目的是“中国是稻之原产地”中提出的观点。该文发表于1949年的《中国稻作》上,首次提出了粳稻起源于中国,并被研究稻作起源的学者们奉为必读之作。经过70年的风雨锤炼,目前的稻作起源理论日趋与周拾禄先生的观点相吻合。这充分显示出周拾禄先生对稻作起源的敏锐洞察力。
值此周拾禄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活跃在稻作起源研究领域中的著名学者们聚集于南京,召开稻作起源国际学术研讨会,回顾周拾禄先生的稻作起源理论;总结畅谈稻作起源研究的发展与成果。在本书中我们汇集了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的研究成果,以及相关研究论文,以供同行们参考查阅。由于编写时间紧迫,书中可能会出现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文摘 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