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肉猪高效饲养与疫病监控

发布时间: 2010-02-03 12:34:54 作者:

 肉猪高效饲养与疫病监控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页码:328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1月
ISBN:7810665359
条形码:978781066535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农家书屋

内容简介 《肉猪高效饲养与疫病监控》内容简介:在当今的养猪生产中,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为出发点,生产安全、卫生、无公害的猪肉为目标。但是,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在我国的养猪生产中,科技成分还不高,养猪者还缺乏现代科学养猪的知识和技术。因此,为了向广大养猪生产者推广、普及科学的养猪技术,我们编写了《肉猪高效饲养与疫病监控》这本书。
《肉猪高效饲养与疫病监控》围绕养猪生产的各个环节,介绍了猪的品种、营养与饲料、繁殖技术、饲养管理、猪舍建筑及设备、环境控制、生产工艺与流程、屠宰加工以及疫病监控等有关知识和技术。在编写过程中,我们根据我国养猪生产现状的实际和养猪生产发展趋势,既介绍了我国传统养猪的精华,也吸取了近年来养猪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和新技术;在猪肉生产无公害技术上,力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以供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和大型养殖场(户)学习、参考。
编辑推荐 《肉猪高效饲养与疫病监控》:“农家书屋”工程推荐图书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世界养猪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二节 我国养猪业现状及发展方向

第二章 猪的类型与品种
第一节 猪的经济类型
第二节 我国的猪种
第三节 我国培育的猪种
第四节 引进的国外猪种

第三章 猪的繁殖技术
第一节 公猪的繁殖生理
第二节 母猪的繁殖生理
第三节 猪的配种
第四节 猪的人工授精技术
第五节 猪的妊娠与分娩
第六节 猪的繁殖障碍及其防治
第七节 养猪生产中的生物技术

第四章 猪的营养和饲料
第一节 猪的营养需要
第二节 猪的饲养标准
第三节 猪的常用饲料
第四节 猪饲料的配合

第五章 猪的饲养管理
第一节 仔猪的饲养管理
第二节 种猪的饲养管理
第三节 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第四节 无公害肉猪饲养管理准则

第六章 猪舍建筑、设备与环境控制
第一节 养猪场地与建筑规划
第二节 猪舍建筑设计
第三节 猪舍设备
第四节 猪场的粪尿处理系统与设备
第五节 猪场环境的控制
第六节 我国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七章 规模化猪场的生产工艺与流程
第一节 规模化养猪生产的特点
第二节 规模化猪场的猪只生产工艺计划
第三节 规模化养猪的生产工艺流程
第四节 猪粪处理工艺流程

第八章 疫病监控
第一节 动物疾病概述
第二节 猪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防制原则和技术
第三节 口蹄疫
第四节 猪瘟
第五节 猪丹毒
第六节 猪肺疫(猪巴氏杆菌病)
第七节 猪链球菌病
第八节 仔猪副伤寒
第九节 猪痢疾
第十节 大肠杆菌病
第十一节 仔猪梭菌性肠炎
第十二节 猪气喘病(猪支原体病、猪地方流行性肺炎)
第十三节 猪细小病毒病
第四节 猪传染性胃肠炎
第五节 伪狂犬病
第十六节 猪流行性腹泻
第十七节 猪水疱病
第十八节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第十九节 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PRRS)
第二十节 猪痘
第二十一节 日本乙型脑炎
第二十二节 猪主要寄生虫病

第九章 屠宰加工
第一节 生猪定点屠宰场的建立及其卫生要求
第二节 生猪的宰前检验与管理
第三节 生猪的宰后检验
第四节 猪肉制品加工
第五节 肉品加工中的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HACCP)
参考文献
……
序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猪肉的需求无论从量上还是从质上都有了很大增加,这为养猪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养猪业对发展农村经济、农民致富奔小康具有重要作用。
在当今的养猪生产中,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为出发点,生产安全、卫生、无公害的猪肉为目标。但是,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在我国的养猪生产中,科技成分还不高,养猪者还缺乏现代科学养猪的知识和技术。因此,为了向广大养猪生产者推广、普及科学的养猪技术,我们编写了《肉猪高效饲养与疫病监控》这本书。
本书围绕养猪生产的各个环节,介绍了猪的品种、营养与饲料、繁殖技术、饲养管理、猪舍建筑及设备、环境控制、生产工艺与流程、屠宰加工以及疫病监控等有关知识和技术。在编写过程中,我们根据我国养猪生产现状的实际和养猪生产发展趋势,既介绍了我国传统养猪的精华,也吸取了近年来养猪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和新技术;在猪肉生产无公害技术上,力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以供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和大型养殖场(户)学习、参考。
由于时间仓促,加之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文摘 插图:


二、存在的问题与差距
我国养猪生产虽然发展很快,生产水平逐步提高,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我国养猪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猪种混杂;杂种优势未充分利用;种猪质量差;仔猪成活率低;饲料配制不合理;饲料报酬低;饲养管理粗放;配种、防疫措施不力;经营管理不善;胴体品质差;猪粮比价不合理等。
(一)存栏数多而出栏率低这是长期以来存在的老问题,我国猪存栏数占世界总数的40%左右,1998年我国猪出栏率为97。23%,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13.93%的16.7个百分点,世界最高水平为232.65%;平均出栏率发达国家为139.23%,发展中国家为91.71%;我国养猪出栏率略高于发展中国家水平,远远低于英国、丹麦、荷兰和美国等。世界先进水平生长育肥猪体重达90 kg日龄为135~150天,我国为170天;每千克增重耗料我国为3.5kg左右,世界先进水平达2.5~2.8 kg。这反映出我国的肉猪生长缓慢、饲养期长、维持需要饲料消耗多、设备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均低。
(二)胴体脂肪率高而瘦肉率低我国现有的猪种多数为地方品种,其特点是产脂肪能力强而产瘦肉低,从全国来看瘦肉型猪所占份额仍然较低,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对猪瘦肉的要求。胴体瘦肉率世界先进水平达65%以上,我国为55%左右。
(三)猪与粮食比价不合理
长期以来,国内出栏活猪的单位重量收购价格与粮食价格的比例大致为1:5。养猪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猪粮比价一般为1:10,足以保持养猪生产者有利可图和养猪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四)母猪繁殖率低平均年产仔2窝,失配率10 %左右;世界先进水平年产仔2.8窝,每头母猪年产仔26~28头。
读书人网 >农林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