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爱迪生

发布时间: 2010-02-03 12:41:52 作者:

 爱迪生


基本信息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页码:16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
ISBN:9787802068681
条形码:978780206868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青少年
丛书名:六角丛书中外名人传记

内容简介 《爱迪生》讲述了: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1847—1931年),美国伟大的发明家。他是科学界的传奇人物:8岁时只接受过3个月的正规教育,12岁起开始自谋生计,做过报童、小贩、报务员等。虽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校教育,但是他凭借坚忍不拔的意志、罕有的热情和精力从千万次的失败中站了起来,最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是享誉全球的发明大王,在美国共获得1093项发明专利。
爱迪生除了有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和电影等众所周知的伟大发明外,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和军事等领域里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编辑推荐 《爱迪生》是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
他就像一个最伟大的魔术师:
他能让声音穿越时空,
他能让图片上的人变得会唱会跳,
他能让远隔千里的人们彼此对话,他还把“阿拉丁神灯”送到了我们身边,
让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他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
却依然谦逊,依然在探索前行。
对他来说。
科学发明之路,
永远没有尽头。
伟大人物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
“六角丛书”的由来
印张是计算图书定价的基本单位,在图书内容、开本、印张、材料和工艺相同的情况下,每个印张的基价越离,图书的定价就越高。权威机构通过调查表明,目前市场上的单色图书定价每印张在120200元之间。“六角丛书“以每印张060元左右作为单色图书的基价,现已成为“高品质、低定价”图书的代名词。
为满足市场需求,光明日报出版社又陆续推出了以“高品质、低定价”为理念的双色版图书和彩色版图书.这些图书也统一纳入“六角丛书”系列。
如今,“六角丛书”已经成为光明日报出版社特色图书品牌之一。
目录
第1章 休伦湖畔的传奇少年
一 应运而生
二 十万个为什么的大脑袋
三 母亲的特色教育
四 天才的经营少年
五 意外的打击
六 麦肯齐的报恩礼物

第2章 崭露头角的年轻发明家
一 流浪的电报员生涯
二 走上发明之路
三 人生的第一桶金
四 丘比特之箭
五 接连不断的发明

第3章 “门罗公园的魔术师”
一 门罗公园研究所
二 研制炭阻电话
三 与贝尔的电话大战

第4章 让声音穿越时空
一 留声机的设想
二 “玛丽有只小羊羔”
三 一举成名天下知
四 新式留声机与唱片的推广

第5章 照亮世界的“阿拉丁神灯”
一 白炽灯的设想
二 艰苦的探索
三 第一盏白炽灯
四 白炽灯的改进

第6章 新的电气照明系统的诞生
一 潜心改造发电系统
二 纽约第号大街
三 一生中最大的冒险
四 电灯事业的扩展
五 电力机车的发明

第7章 西奥兰治的新生活
一 痛失爱妻
二 爱神再次降临
三 西奥兰治实验室
四 捍卫自己的专利权
五 一场激烈的电流战

第8章 眼睛和耳朵的完美享受
一 灵光再现
二 巴黎之行
三 第一台活动电影放映机
四 黑色玛利亚
五 维太放映机
六 《火车大劫案》
七 有声活动电影

第9章 “无法可想的事是没有的”
一 负债累累的矿王
二 勇于突破的水泥匠
三 创设新式蓄电池
四 对直升机的研究
五 战争期间的科技贡献
六 未竞的橡胶事业

第10章 永不消失的光辉
一 美元的小额钞票
二 “疯狂”的老板
三 留声机与音乐
四 废寝忘食地工作
五 门卫不认识的主人
六 米娜夫人
七 大火也烧不掉的信念
八 福特的友谊
九 “巡回表演的马戏团”
十 巨星陨落
附录 爱迪生年表
……
序言 1931年10月21日6时59分,整个密西西比河流域突然陷入到一片巨大的黑暗之中。除了关键地方的信号标志灯外,美国境内所有的灯光全都熄灭了……
往来穿梭的车辆停止了行驶;繁华热闹的商业区陷入了沉寂;光影陆离的百老汇声响全无;矗立在纽约港口边的自由女神像手中高举的火炬也黯然失色……
黑暗中的大地静谧而深沉,安静得就像是在沉睡。
黑暗笼罩中的人们没有惊慌,没有失措,只有不约而同的沉默,只有深深沉沉的哀思……
一分钟后,从东海岸到西海岸,从城市到乡村,华灯齐放,天地通明!
这短短的一分钟,正是人类照明史由黑暗迈向光明的一个缩影,同时也是一种意味深长的悼念,人们以此向一位改变人类历史的伟大人物致敬。
正是他,以自己杰出的才智和终生的勤勉,完成了数以千计的伟大发明,丰富和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他所发明的白炽电灯,更是结束了人类用煤油灯和汽油灯照明的时代,使漫长的黑夜也变得辉煌与灿烂。
他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家——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
就在三天前,1931年10月18日,星期日的凌晨3时24分,爱迪生走完了他84年的伟大旅程。临终时他说:“我为人类的幸福,已经尽了心力,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了!”
噩耗传出,全国人民都沉浸在悲痛之中。唁电如雪片般从美国各地、从世界各国飞来。与此同时,爱迪生的家属和美国白宫也收到了数以千计的有关怎样纪念爱迪生的各种建议。
德国的传记作家埃米尔路德维格提出了一个富有创意的想法,就是纪念活动开始时,全世界的电灯都象征性地关闭一分钟。但是这种做法实际操作起来难度太大,于是又有人提议只切断一分钟美国全境的电源。考虑到国家安全和生产的必要,最后方案调整为除关键地区的信号灯外,其他所有的电灯在自愿的情况下关闭一分钟。
胡佛总统为他献上了感人至深的悼词:“所有的美国人都是爱迪生的受惠人!我们不仅生活上接受他的恩惠和利益,最重要的是我们继承了他的精神遗产!
文摘 第1章休伦湖畔的传奇少年
一应运而生
19世纪是“科学时代”的开端,是当代全球性国际社会得以形成的最至关重要的一个时期。到1900年时,全球性国际社会可以说已经基本上形成了,而科学技术的发展,恰恰是国际社会发生如此巨大变迁的一个重要的催化剂。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ThomasAlvaEdison)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变化空前的科学时代。终其一生,爱迪生都与美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交织在一起。正所谓“时势造英雄”,这是美国及欧洲技术力量高速发展的时期,蓬勃发展的美国经济需要广泛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以进一步发展生产力。而爱迪生,则是这个科学时代的伟大发明家。
爱迪生的祖先是荷兰人,大约于1728年从荷兰阿姆斯特丹移居美洲。爱迪生的祖父约翰爱迪生因为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站到了英王军队一边,后来英军战败,所以,约翰不得已带着全家躲到了加拿大的新斯科舍。他在那儿以务农为生,逐渐安定了下来。之后,爱迪生的父亲塞缪尔爱迪生在伊利湖畔的维恩那城经营旅馆生意,生活过得还算不错。
在这个城里有个名叫南希的女教师,她是苏格兰裔的加拿大人。南希教学认真,颇受市民的尊敬。塞缪尔一直热烈地追求着她。1828年,有情人终成眷属。婚后不久,他们就迁到了俄亥俄州的米兰小镇。
1847年2月11日,爱迪生在米兰小镇出生。母亲南希一共生过7个孩子,爱迪生则是最小的一个。他的全名叫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周围的人都叫他阿尔瓦,他的母亲则亲昵地称呼他“阿尔”。爱迪生在这个淳朴的小镇上度过了他终生难以忘怀的7年岁月,而米兰小镇也留下了许多关于他的轶事传说。
读书人网 >传记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