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异步电机质量控制

发布时间: 2010-02-04 15:15:11 作者:

 异步电机质量控制


基本信息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页码:382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
ISBN:7111239369/9787111239369
条形码:9787111239369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图书品牌:华章图书

内容简介 本书从全面质量管理的系统观点,综合探讨异步电机的产品质量控制:分析设计、工艺、材质和成本对产品质量及其波动的影响;介绍质量特性的测试和控制;切磋经济合理地提高质量的途径。
第一章对异步电机质量特性和质量控制作一广角扫描。第二章从物理概念出发,运用设计、工艺和使用的知识及经验,对整机质量波动作全面深入地定性分析。第三、四章论述整机及其零部件特性的定量测试,质量波动的诊断与监控。第五章对减小测试误差和自动测试作一评述。发现、分析、解决、预防质量波动,兼顾制造和使用成本,稳定、持续地提高产品质量是各章的核心。
本书是电机测试和质量控制的专业文献,也是异步电机工程技术全貌的科普读物,可供电机制造、选用和维修人员参考。试验和管理人员参阅,能拓展视野,把质量控制的重心从事后把关提升到事前优化。设计和工艺人员浏览对协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会有所帮助。使用维修人员了解电机性能及制造,对合理选用品种、诊断故障、提高检修质量,会有所借鉴。本书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思路和经验,对大专学生提高从业适应能力也会有所启发。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质量特性和质量控制
1—1 异步电机质量特性
1—2 产品质量控制和测试
第二章 异步电机质量分析
2—1 功率因数
2—2 效率
2—3 运行特性
2—4 温升
2—5 机械故障
2—6 电气故障
2—7 噪声和振动
2—8 质量特性均衡优化
第三章 零部件质量控制
3—1 三相电流平衡试验
3—2 半成品耐压试验
3—3 高压线圈绝缘性能试验
3—4 匝间耐冲击电压试验
3—5铁心检测
3—6铸铝转子检测
3—7总装检查
3—8空转检查
第四章成品质量特性测试及控制
4—1绝缘电阻测定
4—2绕组直流电阻测定
4—3转子开路电压测定
4—4空载试验
4—5短路试验
4—6超速试验
4—7短时升高电压试验
4—8耐压试验
4—9温升试验
4—10负载试验
4—11短时过转矩试验
4—12最大转矩和最小转矩测定
4—13杂散损耗测定
4—14起重冶金用异步电机试验
4—15大型电机试验
4—16湿热试验
4—17检修试验
4—18振动测定
4—19噪声测定
4—20检查试验参数容许波动范围
第五章测量技术
5—1仪表和测量方法的选用
5—2异步电机试验测量控制电路
5—3小型电机自动测试
5—4带电测量定子绕组电阻
5—5转差率测量
5—6风量测量
5—7转矩测量
参考文献
……
序言 异步电机可将电网传送来的电能,高效、方便、无污染地转换成机械能,驱动各行各业的生产机械和千家万户的用电设备。我国异步电机用电约占全年用电量的25%,量大面广。为满足用户与市场的需求,有效保证并持续改进产’品质量,须对电机制造进行质量控制。
电机质量是在现代科技、材料和装备的基础上,由设计、工艺和测试三大技术来保证。质量控制从设计开始,贯穿于加工制造和测试验收的全过程。本书试图跨越专业分工,以全面质量管理的系统观点,综合探讨异步电机产品的质量控制:分析设计、工艺、材质和成本对产品质量及其波动的影响;介绍质量特性的测试和监控;切磋经济合理地提高质量的途径。
电机零部件之间,存在电、磁、机、热的相互作用,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问的矛盾错综复杂,生产工艺涉及线圈制造、机械加工、冲压和装配多个领域。产品质量控制这一多学科集成的边缘性工程题材,归纳表述效果颇费周折,本书力求有条不紊、深入浅出、辩证求实,将实践经验描述性知识与科学推理启发性知识融合。
本书第一章对异步电机质量特性和质量控制,作一广角扫描。第二章从物理概念出发,运用设计、工艺和使用维修经验,对整机质量波动作全面深入地定性分析。第三、四章论述整机及其零部件质量特性的测试及质量波动的诊断,重点介绍原理、设备和技巧。第五章围绕减小测试误差和自动测试,对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测试技术,作一科普性评述。发现、分析、解决、预防质量波动,兼顾制造和使用成本,均衡优化产品质量是各章的核心。
文摘 六、故障判别
制造质量稳定时,同规格笼型电机在规定短路电压下的短路电流,一般只相差±4%以内,短路损耗只相差±7%以内,三相短路电流的不平衡度不超过2%。
短路电流过大可能影响起动电流;短路电流过小可能影响起动转矩和最大转矩。短路损耗过大可能影响效率;短路损耗过小,可能影响起动转矩。为保证上述性能指标合格,,。和Pd不得超过允许波动范围,详见4—20节。考虑到性能指标容差.与合格的型式试验数据相比,检查试验电机Id,Pd的偏差若超过±10%,则必须计算判别或试验实测相应的性能指标。
1.短路电流过大或过小
由式2—6可见,短路电流与电机堵转状态下的定转子电抗和电阻成反比。表2—6列出了影响电抗的各种因素,其中可能出现的制造偏差为:定子绕组匝数、节距或转子槽斜度小于设计值,气隙过大,定、转子铁心未对齐或叠压重量不够而使漏磁路饱和,定子铁心槽口锉大。上述偏差都会使电抗减小、短路电流偏大,空载电流也会偏大。
铜笼转子焊接不良,铸铝转子铁心不齐槽形截面缩小,铝笼杂质多,会使转子电阻增大,短路电流减小。转子冲片不齐,槽口犬牙交叉不成一直线,会使转子电抗增大,短路电流减小。铸铝转子有断条、缩孔、夹渣等缺陷,不仅转子电阻会增大,而且由于各导条电流不平衡,气隙磁通波形畸变,定、转子的谐波漏抗会增大,短路电流会减小。
读书人网 >电工技术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