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金版奥赛化学教程(高1)

发布时间: 2010-02-04 23:47:32 作者:

 金版奥赛化学教程(高1)


基本信息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页码:28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30806817X/9787308068178
条形码:978730806817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高中生
丛书名:通向金牌之路

内容简介 《金版奥赛化学教程》分高一、高二和综合共三册。高一、高二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按知识板块分成若干专题和单元,阐述高考和预赛所必需的知识。第二部分:专题培优,根据竞赛内容作专题的知识补充或提升。综合分册:根据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基本要求水平分成若干专题来编写。
编辑推荐 《金版奥赛化学教程(高1)》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专题1 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
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一、走向化学科学
二、物质的分类
三、物质的分散系

第二单元 化学中的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
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二、气体摩尔体积
三、物质的量浓度

第三单元 化学物质的转化
一、离子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

第四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二、常见物质的检验
三、溶液的配制与分析

专题培优 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和书写
一、氧化还原反应配平
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分析和书写

专题2 海水中的化学元素
第一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一、氯及其化合物
二、溴、碘及其化合物

第二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
一、钠及其化合物
二、镁及其化合物
专题培优 卤素的其他重要化合物
一、氢卤酸的酸性强弱
二、歧化与归申
三、卤素的含氧酸及其盐的性质变化规律
四、拟卤素
五、卤素互化物

专题3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单元 原子结构
第二单元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第三单元 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力
第四单元 物质的多样性
专题培优 物质结构初步

专题4 矿物中的金属元素 金属材料
第一单元 铝及其化合物
第二单元 铁、铜及其化合物
第三单元 金属冶炼
专题培优 配合物和几种重要过渡元素性质简介

专题5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无机非金属材料
第一单元 碳、硅及其化合物
第二单元 氧、硫及其化合物
第三单元 氮及其化合物
第四单元 无机非金属材料
专题培优 非金属元素

专题6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第二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第三单元 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第四单元 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
专题培优 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和判断
参考答案
……
序言 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从2004年开始,现在已逐步在全国各省、市展开。为了配合实施新课程标准,给学有余力、对化学有兴趣的学生提供学习空间,我们以“激发创新思维,开发学习潜能,培养综合能力”为宗旨,从竞赛学子的实际出发,遵循学习规律,重在引导,按照新教材的全部知识和化学竞赛基本要求来编写本套书。书中既有方法点拨,思维开拓,又有例题分析,针对性的训练,能使你在通向奥赛的道路上取得成功。
本套书分高一、高二和综合共三册。高一、高二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按知识板块分成若干专题和单元,阐述高考和预赛所必需的知识。第二部分:专题培优,根据竞赛内容作专题的知识补充或提升。综合分册:根据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基本要求水平分成若干专题来编写。
每一单元设计了下列栏目:
(知识要点)根据化学学科知识体系,以及高考、竞赛的要求,对本专题知识的重点、热点进行归纳、总结,并根据竞赛内容作适当的延伸,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知识。
(解题示范)每个小单元精选若干个典型例题。设有:(1)思路分析:在思想方法、解题策略、解题技巧和重要知识点的关键处进行点拨,便于学生从中掌握解题思路和解题规律。(2)举一反三:给出类题,以便学生举一反三实战演练.
(能力测试)精选各地竞赛试题以及自编习题。试题分能力训练和冲击金牌两部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试题体现典型性、新颖性和前瞻性,便于参赛学生强化知识,开阔视野,培养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是由具有丰富竞赛辅导经验的特级和高级教练编写。专题1,2由张永久特级教练编写,专题3,4由陈进前特级教练编写,专题5由陈贵新特级教练编写,专题6由汪纪苗特级教练编写,部分专题培优由林肃浩特级教练编写,全书由林肃浩老师统稿。本书习题由2009年杭州二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保送生,全国化学竞赛(省级)一等奖获得者赵诗杰、刘易、施力等同学进行了验算;浙江大学出版社徐素君老师为了本书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在此向他们致谢!
文摘 插图:


以计算机技术为例,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问世,它用18000只电子管组装而成,总质量30多吨,占地150平方米,耗电几百千瓦,但它所完成计算的速度还不如现在的一台微型计算机。而后,半导体材料兴起,用半导体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使计算机技术跨了一大步,而后又有了集成电路。若计算机内存容量为64K,则要求集成电路在7mm大小的芯片上连接10万个晶体管。在制作这么小的电路时,即使有一粒尘埃落到芯片上,也可能引起断路,因此要求作为集成电路的硅芯片是超高纯的,没有超高纯的半导体材料,大规模集成电路及相应的计算机技术就难以实现。
不能不系统地说一下信息材料、信息与物质、能量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信息的传递、存储以及处理等,都需要不同的新材料——信息材料。
1.敏感材料:这类材料能高灵敏地获取信息,如某些陶器材料、半导体材料和高分子材料。它们用来制作对温度、压强、湿度、气体、光等敏感的热敏、压敏、湿敏、气敏和光敏元件。
2.记录材料:这类材料能高密度地存储信息,是计算机外围设备和信息库的基础,主要分磁记录和光记录两类材料,磁记录的材料如氧化铁粉末、钴-铬合金、铁-镍合金,用于录音带、录像带以及计算机的磁带、磁盘,以记录和存储语言、文字和图像。现在可以在几平方厘米的材料上存储几千本甚至上万本书的内容。光记录材料比磁记录材料更先进,它的记录容量大、保真度高、无噪音、寿命长。它用极细的激光束在光盘上写入或读出信息。现在用的光盘介质材料主要是钆-钴合金。
3.信息材料能高速度处理信息.用单晶硅、非晶硅、砷化镓等制作集成电路,用于各种计算机和微电子器件.
4.液晶高分子材料:这类材料可显示信息,广泛用于电子表、计算机、电视及各种显示屏。
5.光导纤维材料,可大容量传输信息。
1992年,美国曾提出一项关于通讯方面的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而光导纤维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石.中日海底光缆已开通、中美海底光缆工程已启动。光导纤维是一种高质量传导光的玻璃纤维,利用光缆通讯,能同时传输大量信息。例如一条光缆通路可同时容纳10亿人通话,或传输多套电视节目,抗干扰性能好,能防窃听。从成本上,光纤每公里1万元,而普通电缆每公里20万。8管同轴电缆每条通话1800路。而方兴未艾的纳米材料,更是备受人们的瞩目。一般材料的颗粒大小在微米级,一个颗粒包含着无数原子和
……
读书人网 >考试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