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震中熊猫影像日记

发布时间: 2010-02-06 16:39:03 作者:

 震中熊猫影像日记


基本信息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页码:112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
ISBN:7108030454/9787108030450
条形码:978710803045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震中熊猫影像日记》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策划,摄影家罗小韵主编,参加摄影,撰稿的衡毅、李伟、欧颖、刘斌均为卧龙大熊猫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
《震中熊猫影像日记》以影像日记形式,真实地记录了从2008年5月12日14时30分四川汶川大地震起,至5月18日震中熊猫的生存状态以及卧龙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抗震救灾、救援大熊猫的种种经历。136幅照片,都是当时卧龙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在抗震救灾的同时拍摄的,现场感极强,极其珍贵。
目录

512
山体滑坡
熊猫基地一片狼藉
救助外国游客
抢救大熊猫宝宝
搜救团团、圆圆
救助受孕熊猫帼帼
给大熊猫运送食品
映秀地质灾害严重
卧龙的受灾民众
积极开展自救

513
给熊猫幼仔喂早餐
震后第二天给熊猫投食
浑浊的皮条河水
孤岛卧龙镇
卧龙紧急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
救助灾民
救灾部队进入映秀

514
保障熊猫幼仔的食物供给
对熊猫幼仔的心理安抚
前往耿达乡
军用直升机首次抵达卧龙

515
游客安全离开卧龙
修复熊猫圈舍
联络和获取外界信息
爱心饲养
食品统一管理

516
张和民回到卧龙
领导和员工齐动员
地震后的熊猫百态
卧龙迷人的夜色

517
震后卧龙春意
医疗救助
救灾物资抵达卧龙
给熊猫蒸窝头

518
紧急转运奥运熊猫
救援部队抵达卧龙
尾声
奥运熊猫前往北京
奥运熊猫适应新的环境
北京动物园奥运熊猫馆开馆
帼帼产下双胞胎
群英谱

后记
……
序言 《震中熊猫影像日记》一书中的部分图片,我是在2008年5月18日晚上第一次看到。18日上午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张泉灵冒着生命危险,进入卧龙采访。下午四点左右我接到她打来的电话,说卧龙人托她给我带来1个G的u盘,装满卧龙地震发生后拍摄的图片。于是我们托成都的朋友取回,连夜通过电子邮件发了几十张图片过来。
当我首次看到这些图片时,那种震撼实在是难以言表。最早的影像记录为震后两分钟,2008年5月12日14时30分23秒,之后的图片是以日记的形式,全方位记录了地震中卧龙所发生的一切。作为曾经的新闻摄影记者,我深知这批照片的珍贵。连夜发到中国新闻社和中国网,之后被上百家媒体转载了。此刻,在灾区的日日夜夜也浮现在眼前。
2008年5月12日上午我乘HU7147航班,晚点一小时,于11时30分到达成都双流机场。此次出差的目的地为卧龙保护区。已约好,13日上午9时卧龙来车接我,三个小时车程,中午赶到卧龙镇吃午饭。此行是为《守护大熊猫》一书,专程到卧龙补拍春天的景色及约稿。
14时28分,我乘坐的出租车刚好行驶到省林业厅附近的西藏饭店,人群从饭店跑了出来,楼内响起了噼里啪啦的声音。我的第一反应是“枪击事件”:司机说车胎瘪了,车子开始晃了起来,这时街上有人大喊“地震了”。我本能地抓起手机,给蒲涛打电话,一直是盲音,我们约的是14时30分。五分钟后我到了约定地点,他正在楼门口,街上全是人;我们眼见对面的楼裂了大缝。一小时后,我们看情况稳定了,便冲进了三楼,抱出反转片,在一层用最快的速度选定了图片,然后互道“珍重”分手。
文摘 插图:




后记 经过作者和编辑的辛勤工作,我们策划的这本《震中熊猫影像日记》终于与读者见面了。相信所有看过这些生动的影像记录的人们,都会被这次惨重的灾情所震撼,为大熊猫失去曾经美好的家园而担忧,更为卧龙自然保护区员工的英勇抗震救灾、誓与大熊猫同在的精神感动。向所有关心卧龙和大熊猫安危、支持过保护区抗震救灾的人们传达这种精神,展示这一个个最真实、生动的瞬间,是我们获得这些珍贵图片后最大的心愿。
25年前,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是在当时大熊猫主食竹大面积开花、生存受到严重威胁,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的情况下应运而生。今天,严重的灾情使凝聚了林业人几十年心血的大熊猫保护体系受到重创,协会的责任感、使命感油然而生。多年的密切合作,休戚与共,我们觉得这时协会就是卧龙的后盾,卧龙的“娘家”。
5月13日,我们发出了“伸出援手,助大熊猫保护区抗震救灾一臂之力”的募捐倡议,5月16日,连同我们的30万元捐款在内的第一批捐款50万元汇到卧龙刚刚设立的抗震救灾专用账户,这是卧龙震后收到的第一笔捐款。截止到目前,协会为大熊猫保护区抗震救灾共募集资金425万元,并联系协调了中华慈善总会、中国扶贫基金会等各种机构,争取到各种急需的救灾物资价值达2000万元以上。这些善款,包含了国内外同行的大力支持,社会各界的无私援助。捐赠善款的人,既有著名的经济学家、央视主持人,也有山西省的普通农民;既有九十高龄卧病在床的前中央领导人,也有活泼可爱的少年儿童。所有的人都是一个心愿: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和受灾的保护区共度难关,让大熊猫和我们一起重享平安、和谐和快乐。
在此书付印之时,在向为此书付出努力的作者、编辑及出版社致谢的同时,我们也再一次对所有奉献了爱心和真情的捐赠单位和个人,对帮助我们协调解决救灾物资的中华慈善总会、中国扶贫基金会、万通基金会及一些国际保护组织表示真诚的感谢。
读书人网 >科学与自然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