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职业道德修养

发布时间: 2010-02-06 20:56:49 作者:

 职业道德修养

  • 市场价:¥25.00
  • 卓越价:¥17.30为您节省:7.70元 (69折)
  • VIP 价:¥16.78 SVIP价:¥16.43
  •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 现在有货,登录后根据您所在地址,商品的发货时间会有所不同。 (暂无用户评分、评论 | 写评论)
    为该商品打分以改善“为我推荐” 登录为该商品打分
    已经有了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214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4月
    ISBN:7561752415
    条形码:978756175241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本教材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始终,遵循高职学生成长、成才和成人的规律,坚持科学性、教育性、主体性、实践性、活动性、创新性等原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职业品质及职业道德修养,提高职业意识和能力,成为高素质的职业人。本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在教育理念上,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以体验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坚持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系统教育与专题教育相结合,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第二,在课程定位上体现养成性。根据学生职业道德养成的基本规律,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生活,深入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在体验中理解和掌握职业道德认知,从而学会自我学习、自我约束、自我锻炼、自我评价,将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行为。第三,在内容设计上体现职业性。本教材主要采用专题编排方式,每个专题设计了问题聚焦、学习探究和行动体验三个板块。第四,在教育方式上体现实践性。本教材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通过“行动体验”,走进企业、走进生活、走进社会活动,把课堂延伸到社会,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品德养成和职业教育相结合。第五,在教育过程中体现体验性。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注重情感体验和道德体验的内化,让学生走出课堂,体验职业岗位。第六,在学习方法上体现探究性。本教材采用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作者简介 何成江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管理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新疆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会长,新一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百名德育科研专家。称号、“德育科研特殊贡献奖”和“全国德育工作标兵”获得者。主编高职《思想品德教育读本》等教材。
    王学利新一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新疆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秘书长,新疆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主编《大学生党的教育读本》等教材。
    编辑推荐 理念先进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实践为中心、体验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遵循高职学生成长、成才、成人规律,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职业性鲜明体现就业为导向,服务为宗旨,注重培养学生的诚信晶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团队协作素质,增强其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内容新颖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尤其是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基本价值尺度和行为规范,融入职业道德教育的全过程。
    体例科学采用专题教育活动的形式,贴近职业教育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融“教,学,做”为一体。
    目录
    前言
    职业道德 从业之魂
    职业理想 重在规划
    崇尚科学 勤奋学习
    辛勤劳动 艰苦奋斗
    团队精神 成功保障
    深入实践 服务人民
    诚实守信 知行合一
    勇于创新 开拓进取
    爱岗敬业 奉献社会
    就业创业 能力为本
    爱我中华 报效祖国
    ……
    序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按照《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把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作为己任和教育目标。《决定》还指出:“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这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不仅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扎实的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而且必须具备从事社会职业活动所必需的职业道德。因此,加强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本要求。这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一门必修课。
    本教材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始终,遵循高职学生成长、成才和成人的规律,坚持科学性、教育性、主体性、实践性、活动性、创新性等原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职业品质及职业道德修养,提高职业意识和能力,成为高素质的职业人。本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在教育理念上,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以体验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坚持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系统教育与专题教育相结合,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第二,在课程定位上体现养成性。根据学生职业道德养成的基本规律,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生活,深入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在体验中理解和掌握职业道德认知,从而学会自我学习、自我约束、自我锻炼、自我评价,将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行为。
    第三,在内容设计上体现职业性。本教材主要采用专题编排方式,每个专题设计了问题聚焦、学习探究和行动体验三个板块。每个专题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通过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本教材将培养高职学生确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职业观、就业观和创业观。
    文摘 市场经济呼唤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构成社会职业的最基本条件,也是一个人必备的素质之一。它虽不像法律一样严格,却是评判合格的职业人员的标准。它是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法则,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人的内心世界。一个人选择了一种职业,就意味着选择了一种生活,选择了一种做人的准则。
    职业道德缺失面面观
    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企业,职业道德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违背职业道德会给企业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高职学生职业道德观念的淡薄和缺失,无论对个人的发展,还是对企业的生存竞争,都是一个危险信号。
    随便毁约
    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看中诚信的品质。大学生在校学习只是暂时的阶段性过程,最终总是要走人社会,走人市场。在将来的求职中,诚信将成为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根本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做诚信规范的力行者。
    小林是某职业技术学院软件专业的应届毕业生。让小林始料未及的是,在签了一家软件公司的第二天又接到另一家软件公司的意向书,通知他去签约。面对更高的薪水,小林决定和前一家公司毁约。
    谈到学生毁约的事情,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皱起了眉头:“有个大学生很早就来我们这里实习。签合同后,我们给她安排了办公桌,连名片都印好了。可到六月份,她突然说要毁约,要出国去读书。真是让我们措手不及啊!”对此,他提醒求职的大学生们:“就算是游戏也要遵守规则,何况签订合同并不是儿戏!”
    有小林这样经历的大学生并不少。大学生的毁约,反映了他们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或职业精神。就业协议是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就业协议一经签订,就具有法律约束力,必须严格履行。履约既是法律范畴,也是道德范畴。近年来,学生毁约现象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主要是诚信意识不强。很多学生在签约时脚踏两只船,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个人利益摆在第一位,对社会公德比较淡漠。
  • 读书人网 >职场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