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服装纸样设计原理与应用:男装编(附光盘

发布时间: 2010-02-06 21:02:02 作者:

 服装纸样设计原理与应用:男装编(附光盘2张)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页码:257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ISBN:7506450127/9787506450126
条形码:978750645012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服装纸样设计原理与应用(男装编)(附盘)》试图从男装的特点、设计意识、有关男装的学问到其结构构成的原理及实施设计的全过程。做全面系统的阐述。用现实的观点,以“程式化”作为主线,客观而准确地介绍了从礼服到便装的礼仪规范、造型规律以及由装束而产生的男装禁忌。特别是在男装结构的研究中,它和拙作《服装结构设计原理与技巧 女装编》可以构成姊妹篇,采用系统分析的思维方法,推出了适合我国的男装标准基本纸样。对男装从礼服到便装结构的全部类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合理分析和设计。在男装的科学化、系统化、标准化以及设计、生产的可行性上做了较深入的理论探索。 为了使《服装纸样设计原理与应用(男装编)(附盘)》中男装的结构研究和设计更具有合理性、实施性和可操作性.每个纸样图例都力争进行反复的研究、设计、绘制,必要时还结合实物的研制进行比较处理。特别在礼服、外套和夹克的纸样研究上做了较全面、科学的实践与理论探讨。同时,在套装的纸样设计中,运用男装标准基本纸样对其深层的结构和造型进行了综合的工艺分析。因此,《服装纸样设计原理与应用(男装编)(附盘)》在技术美学方面具有较强的独创性和应用价值。
作者简介 刘瑞璞,1983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同年在天津纺织工学院服装系任教。1984年赴香港进修。历任天津纺织工学院服装系主任、天津师范大学国际女子学院副院长、2004年获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称号。现任北京服装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设计艺术学学科带头人。
主要学术成果:
1990年出版《服装结构设计原理与技巧》
1997年获部委级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2000年获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全国优秀畅销书”。
1992年出版《男装纸样设计原理与技巧》。
2000年获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全国优秀畅销书”。
1995年主编出版《女装纸样和缝制教程》系列教材。
1996年主持完成的“纸样设计课程理论体系及其模块化教学研究”获1997年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1998年出版《世界服装大师代表作及制作精华》服装美学论著。同年出版服装技术专著《成衣系列产品设计及其纸样技术》。
2002年出版《男装语言与国际惯例礼服》服装社会学专著。
2005年出版北京市高校精品教材《服装纸样设计原理与技术》男装编女装编套书。
编辑推荐 《服装纸样设计原理与应用(男装编)(附盘)》从男装语言与国际惯例人手,全面阐述了TPO知识系统、设计规则和应用方法,为纸样分类的专业化设计提供理论支持。以此为指导,结合男装测量技术、规格标准,客观地分析男装纸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对应TPO知识系统整合男装经典设计,对纸样类型作深入细致的剖析与实践。本教材理论体系,强调行业规范,与国际品牌结合紧密。在系列纸样设计技术方面符合现代成衣开发策略,拓展空间大。
《服装纸样设计原理与应用(男装编)(附盘)》为服装本科教材,既可作为服装考研人员有关“男装纸样设计”专业的考试读本,亦适合作为男装设计、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人士学习和培训参考书。
目录
基础理论
第1章 男装设计规则和造型特点
1-1 男装规则的国际化趋势
1-2 男装的程式化
1-3 男装的功利性
1-4 男装的技术美
1-5 男装的保守性
1-6 小结

第2章 男装TPO原则与国际惯例
2-1 诠释男装TPO原则
1 TPO与东京奥运会
2 TPO原则的指导作用
2-2 礼服知识系统与应用
1 第一礼服
2 正式礼服
3 日常礼服——黑色套装(black suit)
2-3 西装的三种格式与变通
1 西服套装(suit)
2 运动西装(blazer)
3 调和西装(夹克西装,jacket)
4 从西装的细节看其功利作用
5 西装穿着的基本要点
2-4 配服与配饰
1 裤子
2 背心
3 衬衫和配饰
2-5 外套的经典
1 外套造型的功用特点
2 礼服到便装外套的经典
2-6 户外服一个原生态功能主义命题
1 户外服的功能语言
2 防寒服与巴布尔夹克的合理主义
3 作业背带裤更亲近生活
4 记者背心源于钓鱼背心
5 保持户外服原生态的精神追求
2-7 男装的流行
1 男装流行的特点
2 男装流行的形式因素

理论应用与实践
第3章 男装纸样的基本理论和设计原理
3-1 量体和男装规格
1 测量要领
2 测量部位和名称
3 男装规格的特点
4 我国男装规格和参考尺寸
5 日本男装规格和参考尺寸
6 美国男装规格和参考尺寸
7 英国男装规格和参考尺寸
8 德国和意大利男装规格
9 男装标准的借鉴
3-2 制板工具和制图符号
1 制板工具
2 纸样绘制符号与工艺符号
3-3 男装标准基本纸样
1 男装标准基本纸样特点与绘制方法
2 第二代男装标准基本纸样
3 第三代男装标准基本纸样升级版
3-4 男装纸样设计的基本原理
1 袖子纸样设计原理
2 纸样放缩量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3 领子纸样设计原理

第4章 男装纸样分类设计s应用
4-1 西装和礼服纸样设计与应用
1 西服套装、运动西装和调和西装的三种板型及应用
2 黑色套装、塔士多礼服和董事套装
3 中山装与关门领制服
4 燕尾服和晨礼服
4-2 背心纸样设计与应用
1 普通背心
2 礼服背心
4-3 衬衫纸样设计与应用
1 普通衬衫
2 礼服衬衫
4-4 裤子纸样设计与应用
1 裤子的基本板型
2 裤子基本板型的两种廓形处理
3 马裤纸样设计
4-5 外套纸样设计与应用
1 柴斯特外套
2 波鲁外套
3 巴尔玛外套
4 风衣外套
5 达夫尔外套
4-6 户外服纸样设计与应用
1 外穿化衬衫
2夹克
3运动和作业性服装
参考文献
后记
……
序言 2005年受中央戏剧学院之邀.作为服装专家评价一门服装专业课程,听了一位年轻教师的设计课。当我问这位老师用什么教材时,他说是《服装纸样设计原理与技巧》,我问是刘瑞璞的吗?(当时院方规定,为评价的真实客观,讲课教师和听课专家是背对背的,故教师对我的背景一无所知),他说是。我问为什么?他说这套教材在亚洲业界影响很大,我在澳门学习时,我的导师就推荐这套教材。为什么?我问。因为这套教材很符合国际行业规范,但又是针对亚洲人的。他答。其实这套教材的国际影响所形成的势好格局,在中国业内已不是什么新闻.重要的是,我们要思考,一套比较注重技术性的服装教材为什么在国内近二十年长期走高,成为服装纸样设计教材的经典,且走出国门。我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规则”,这中间有两层意思,一是技术的规则,二是设计的规则,而且设计规则要指导技术规则。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服装纸样设计原理与技巧 女装编》1991年出版,男装编1993年出版,在印数上女装编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压着男装编,21世纪初基本持平,近一年时间,男装编印数上升开始超过女装编。这其中有什么玄机,我最清楚,这就是将TPO知识进行了升级。在2005年作为北京市高校精品教材修订时,男装“规则”部分作了系统的补充.完善了一些经典的案例图片,其实在系统理论和实践上还有较大空间。而恰恰这一点,正是亚洲地区和我国规范男装市场必做的功课.这就是“TPO知识系统”的建立,这是对THE DRESS CODE的日本人的解读,其实它不仅是介绍宏观的男装知识系统,还对纸样设计这种具体的操作技术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并对女装也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因为该系统中有一整套操作性很强的规则,这对非欧洲化国际社会的发展中国家意义更大(亚洲渴望掌握这些规则正是如此)。美国国际形象(指社交形象)的建立不也是如此吗?
文摘 基础理论
第1章 男装设计规则和造型特点
服装有一个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规范人的行为。因此,它决不会随着服装时尚化、个性化的盛行而消失,也正是由于它对于人的规范性,才造就了社会的人、现实的人、文化的人,这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动物只有生物、本能上的行为规范而不会有文化、社会上的)。服装的规范性是绝对的,变化是相对的,只是这种规范性的价值取向随着时代的演进发生了变化,服装的规范只能是与时俱进而不可能消失。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规则的社会性在男装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而特点鲜明。
1-1男装规则的国际化趋势
在世界范围,男装主流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尤其是在装扮行为上,逐步想放弃传统古典式绅士风度的特权,时刻在挣脱那种彬彬有礼的束缚。似乎要与女士们那斑斓的时装世界分庭抗礼,无怪乎在当今世界中出现了无性别的装束。其实这是很大的误解,目前的现状并不意味着装扮要放弃原则,而是规则趋向发生了变化,甚至“原始规则”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例如,人们都说美国男士穿衣很随便,没有章法,其实不然,在美国,但凡白领阶层的男士绝不会在穿礼服的场合穿牛仔装,也绝不会在休闲、旅游中西服革履。从这个意义上讲,美国人似乎比欧洲人更在乎穿衣规则,这是因为在欧洲人的眼里,美国就是个暴发户,美国人也深知这一点,所以他们无时无刻在力主老牌绅士英国人所建立起来的国际规则,生怕落得“经济巨人文化矮子”的名分。没有多少文化积淀的日本人的心态,亦是如此。由此这种富人俱乐部式的规则便成为一种世界性趋势,也是国际性组织形象化的标签,不然联合国、WT0不会有如此大的聚集力。它的主要特点是,主流社会的穿着规则与种族习惯始终保持和平共处。否则那些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就不会跟进,但它也永远在承袭着原有的规则。
后记 根据《服装纸样设计原理与应用男装编》总体修订方案,将“TPO知识系统”和“纸样设计系统”作了分项规划和整体统筹。TPO知识系统,每个服装类型相关的配服、配饰和构成元素(包括标准款式、面料、配色、组合格式、板型特点、TPO形态、关键.词等)在第二章中作了可视性模块处理,并将经典服装与第4章纸样分类设计部分一一对应,提供纸样设计的全部信息及系列纸样设计技术的应用案例。全书系统性强又相对独立。在表现形式上,采用1+2的结构,即将TPO知识系统与纸样设计系统整合在纸质教材和分置的电子教材中(TPO知识系统和纸样设计系统两张独立的电子光盘)。这样在教学与培训上形成分级教育模式,即1+2的全系统教育模式、1+1的TPO知识系统教育模式和1+1的纸样设计系统教育模式。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选择本教材的不同模式,这里推荐全系统模式为本科模式和培训模式通用;TPO知识和纸样设计以不同社会、企业对象的培训模式加以选择。
参与本教材的基础性工作和课件制作人员:王如曦、田心、王业美、焦帼君、刘莉、黎晶晶、邵新艳、刁杰、王俊霞、张宁、赵晓玲、张金梅、魏莉和全职秘书刘晓宁,他(她)们发挥了各自的优势,做了大量的工作,使本教材增色不少,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读书人网 >教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