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页码:969 页
出版日期:2002年09月
ISBN:bkbk854375
条形码:bkbk85437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套装数量:10
内容简介 《从萨满教到喇嘛教》: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中一个历史悠久、勤劳勇敢的民族,一直活动生息于我国北方草原。经过 长期的历史发展,现在我国蒙古族人口共有4802407人(1990年统计)。主要居住于内蒙古自治区 的农村、牧区,部分居住在城镇,全区现有蒙古族人口3779000人,约占我国蒙古族总人口的73%。 其余多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和布赛尔蒙古自治县,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黑龙江省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也有一部分聚居或散居于河北、河南等省、市、自治区。
瑶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由于语言支系复杂,各地语言差别较大,瑶族地区通用汉文或壮文,没有本民族文字。
目录
布依族宗教信仰与文化
序
第一章 布依族的宗教信仰
第一节 原始宗教
第二节 外教的传入
第三节 宗教对布依族社会的影响
第二章 从自然崇拜解脱出来的天文学与哲学
第一节 自然崇拜与天文学
第二节 宗教信仰与哲学思想
第三节 伦理道德观念
第三章 原始宗教与稻耕文化
第一节 稻耕文化的渊源与牛的传说
第二节 原始宗教与稻耕文化
第三节 稻耕文化与农业现代化
第四章 摩经与摩文化
第一节 布依族地区摩文化的普遍存在
第二节 摩经的文化艺术价值
第三节 摩经的历史科学价值
第五章 原始宗教影响下的语言及文学艺术
第一节 带有原始宗教烙印的语言
第二节 受原始宗教影响的民间文学
第三节 从原始宗教孕育脱胎而来的艺术
第四节 民族工艺产品
第六章 受原始宗教影响而产生的生活习俗
第一节 婚姻家庭生育
第二节 丧葬
第三节 节日
第四节 村寨住房饮食服饰
第七章 从传播摩经到崇尚科学
第一节 从传授摩经到现代教育
第二节 从神药两解到现代医疗
第三节 科技事业的发展
第四节 多姿多彩的传统体育活动
突厥语民族的原始信仰研究
一、古老的民族——突厥语民族
二、突厥语民族的宗教信仰
三、神话——原始文化的宝库
四、火种神话与火崇拜
五、树生瘿神话与神树崇拜
六、狼祖神话与苍狼崇拜
七、创世神话与天神崇拜
八、雄鹰神话与神鹰崇拜
九、儿童灵魂的守护神——乌麦女神崇拜
十、白天鹅救将军——白天鹅崇拜
十一、青牛顶地球——神牛崇拜
十二、云云神界——万物有灵
十三、“七”与“四十”——神秘的数字崇拜
后记
参考书目
傣族宗教与文化
一、傣族社会与傣族宗教
二、万物有灵与图腾崇拜
三、寨神、勐神与家神
四、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传入
五、佛教的立足和传播
六、宗教节日活动
七、祭词与佛教经典
八、宗教与生活
九、语言、文字
十、宗教与教育
十一、宗教与法律
十二、天文历法
十三、宗教与文学
十四、建筑艺术
十五、绘画艺术
十六、音乐与舞蹈
结束语
藏族宗教与文化
东巴教与纳西文化
彝族原始宗教与文化
鄂温克族宗教信仰与文化
瑶族祖先崇拜与瑶族文化
从萨满教到喇嘛教
满族与萨满教
……
文摘 日月星辰崇拜
光芒四射的太阳、皎洁清澈的月亮、闪闪发光的星星,是天空中十分引人注目的天体。在鄂温克先人的历史生活中,这些独特的天体对他们早期的狩猎生活和生产活动常常产生无可理解而又难以解释的奇妙影响。天空的阴晴、气候的寒冷、月亮的圆缺等等自然现象,使鄂温克人感到极大的神秘和无限的幻想,进而从内心深处对它们产生崇拜。
太阳作为自然界中的天体,在人类未形成以前便已存在。从人类诞生的时候起,它便每天伴随着人类的活动。在鄂温克人早期渔猎生活时代,太阳对鄂温克人的生产与生活产生了显著的影响。那时,鄂温克人居住在偏远的寒冷地区,住房简易,四处通风。冬天,太阳离他们很远,日照极少。尤其是在太阳落去的夜晚鄂温克人感到相当寒冷,难以抵御狂风暴雪与黑暗的威胁。然而,每逢正午时,阳光充足的太阳给鄂温克人带来了温暖与生的希望。在漫长的生活中,鄂温克人深切地感悟到,太阳是光和热之源,是宇宙万物中力量与效应最为显著的天体,它是一切生命的根源,具有特殊的神能。所以,鄂温克人认为太阳带来的光明与温暖拯救了他们,因此,他们对太阳无比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