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走向哲学的诗

发布时间: 2010-02-06 21:58:33 作者:

 走向哲学的诗


基本信息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页码:382 页
出版日期:2002年01月
ISBN:780060084X
条形码:978780060084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学术丛刊

内容简介 回顾20世纪的中国诗坛,谁能不为新诗的横空出世感到惊奇?谁能不为新诗形态的变化之大感到眩目?新诗的出现及其迅猛发展,并不是自发的,而是在一定的诗学观念与艺术思维的渗透与影响下才得以实现的。在新诗发展史上,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联系紧密,相得益彰,就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共同负载着诗神,在诗的宇宙中尽情地翱翔,构成了这一时期壮阔的诗歌景观。
作者简介 吴思敬 1942年11月16日生于北京,196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院院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诗探索》主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作家协会理事、中国诗歌学会理事。长期从事诗歌理论研究和中国当代诗歌批评工作。主要学术著作有《诗歌基本原理》(工人出版社1987年)、《诗歌鉴赏心理》(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诗歌写作心理能力培养》(北京出版社1985年)、《冲撞中的精灵》(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心理诗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诗学沉思录》(辽海出版社2001年)、《文学原理》(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文学评论的写作》(合著,天津教育出版社1986年)、《文章学》(合著,档案出版社1986年)等。其中,《写作心理能力的培养》于1987年获“北京市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中青年优秀成果奖”;《诗歌基本原理》于1992年获“北京市高等学校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中青年优秀成果奖”;《心理诗学》于1998年获“北京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媒体推荐 书评
在漫长的中国诗歌发展史上,传统的诗话词话曾是古代诗歌理论的最主要的形态与载体。就像新诗与旧诗形态上的巨大反差一样,新诗理论与传统的诗话词话也存在明显的分野。20世纪的中国新诗理论是伴随着新诗的诞生与发展,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全新的诗学形态,与我国过去的任何一个时代的诗歌理论相比,无论就内涵、就规模、就实践性而言,都是空前的。
目录
中国新诗理论: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诗学形态
冲撞与整合
李金发与中国象征主义诗学
《磁场与魔方》编选者序
叶硬经霜绿,花肥映雪红——《他们》述评
回望《女神》
跨越精神残废的峡谷
舒婷:呼唤女性诗歌的春天
他寻找“纯净的心灵美”
《英儿》与顾城之死
后记
等等

……
读书人网 >诗歌词曲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