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司岗里:佤族创世史诗

发布时间: 2010-02-06 22:08:07 作者:

 司岗里:佤族创世史诗


基本信息出版社: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人民出版社
页码:19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
ISBN:7222058257
条形码:978722205825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司岗里:佤族创世史诗》是由毕登程,隋嘎共同编著的。《司岗里》史诗,是佤族最古老的创世史诗,也是佤族历史文化之根和百科全书。佤族人说:“从前阿佤没有文字,但我们都能记住祖先的路;从前阿佤没有书本,但我们都能说出祖先的理。阿佤的路和阿佤的理,全部都在《司岗里》里。”正因此,《司岗里》史诗早已名声在外,多数佤族人都曾听说过《司岗里》史诗;所有研究佤文化的专家、学者、作家、诗人无不听说过《司岗里》史诗。可惜,由于历史上阿佤没有文字,加之地处边疆,语言隔绝,部落复杂,以及政治等等的因素,《司岗里》史诗至今无一个完整的文本整理、出版出来。
编辑推荐 《司岗里:佤族创世史诗》由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目录
序言
引子
第一章 天地开辟万物生
第二章 妈侬学习生娃娃
第三章 第一次洪水暴发
第四章 安木拐长大成人
第五章 妈侬去世葬捏围

第六章 安木拐四处学本领
一、帕、匹帮助成拐儒
二、拜师达能学做人

第七章 人类繁衍得发展
一、向白鹇学习甩发舞
二、人类繁衍得发展

第八章 人类走出司岗里
第九章 建寨定居搞生产
一、达佤领我们建寨
二、达佤为各民族分水
三、达佤给八个子女分工
四、人类粮种哪里来?

第十章 安木拐带里、万、布韦去远方
第十一章 叶勇外出传纺织
一、叶勇外出传纺织
二、叶勇、达络黄昏恋

第十二章 三木络盖成大楼房
第十三章 达佤、牙东去远方
第十四章 牙东教子做活计
第十五章 牙东、达蔫学取火

第十六章 木鼓的刨制
一、安木拐首创木鼓
二、牙东、达蔫正式刻木鼓

第十七章 严禁亲兄亲妹婚
第十八章 永龙陷落出龙潭
第十九章 赛梭参与拉耿梭
第二十章 洪水再发冲各族
第二十一章 安木拐率众上公莫伟努

第二十二章 安木拐视察劫后余生
一、星星短路在跨莫
二、祖先崖画记历史
三、一路南巡回勒尔

第二十三章 安木拐帮助战胜洪水猛兽,开展劫后的生产、生活
一、训练阿佤人豹口夺食
二、帮助阿佤人找回粮种
1.金、银与谷子、小红米争地盘
2.安木拐率众找回粮种
三、寻求让洪水不涨的法术
四、安居乐业似神仙

第二十四章 捏围集会祭妈侬,学农时又定节日
一、众生同祭始祖妈妈
二、阿佤学做小红米酒
三、水牛回勒尔请牙帕
四、动物比赛迎牙帕
五、认农时、定节日
六、恭送牙帕回勒尔
七、老鸹和白鹇互相染伴

第二十五章 安木拐再次成仙升天
一、安木拐唱下教育歌
二、送别圣母安木拐

第二十六章 信天、信地、信自然,信神、信灵、信祖先
一、莫伟、日耶信仰
1.莫伟——天、地、人之大神
2.日耶——家庭的保护神
二、木鼓信仰
三、司岗里信仰
1.守护、祭祀司岗里
2.吟唱、传承《司岗里》
尾声
关于对佤族刨世史诗《司岗里》一书的审阅意见
后记
……
序言 《司岗里》史诗,是佤族最古老的创世史诗,也是佤族历史文化之根和百科全书。佤族人说:“从前阿佤没有文字,但我们都能记住祖先的路;从前阿佤没有书本,但我们都能说出祖先的理。阿佤的路和阿佤的理,全部都在《司岗里》里。”正因此,《司岗里》史诗早已名声在外,多数佤族人都曾听说过《司岗里》史诗;所有研究佤文化的专家、学者、作家、诗人无不听说过《司岗里》史诗。可惜,由于历史上阿佤没有文字,加之地处边疆,语言隔绝,部落复杂,以及政治等等的因素,《司岗里》史诗至今无一个完整的文本整理、出版出来。
如今,毕登程与西盟佤族老县长隋嘎合作,多方调查、搜集,终于整理出了第一本全面、系统的《司岗里》史诗。
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带动更多的有志者,进一步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加紧对《司岗里》史诗的搜集、抢救、利用和宣传。我们认为,由于历史上佤族各部落、地区的严重隔绝,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乃至语言都有很大差别,对《司岗里》有不同唱法、讲法,对同一个东西有不同观点、表达,都是客观存在的、正常的,因此对包括《司岗里》在内的所有佤文化、佤文学的研究、收集、整理,都先不要强行统一,相反,特别需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让大家都先拿出自己的东西,只要真正来自佤族历史、佤族文化、佤族人民就行,这样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能统一的自然会取得共识,不能统一的,就保持多元共存为宜。我们的搜集整理本,作为第一个全面的文本,就算是砖,也让它抛砖引玉吧。
文摘 第三章 第一次洪水暴发
努和吹他们两个啊,
虽说都是自然神,
却狂躁不安时常争吵,
努说自己大,吹说自己能,
两个从来就合不拢。
那时图埂堵刚好来了金马鹿,
图埂堵很想把它留住,
众神说金马鹿死在哪儿,
哪儿的地下就会有金子,
既然金马鹿选中了图埂堵,
图埂堵理当是埋它的土。
努跑去请求达能说:
“达能啊达能,大力神,
干脆你来镖金马鹿,
看看我和吹哪个能把它堵住。”
为了把金马鹿永留它爱在的土,
也为了帮助努、吹打赌,
达能就真的用镖子镖伤了金马鹿。
努从公莫伟努来短住西路口,
吹从图吹来短住南路口,
结果马鹿跳过了吹的头,
一直跑往下面死在了火烧山。
众神对吹放跑了金马鹿都有意见,
纷纷在达能面前抱怨说:
“吹实在不会做事情。”
加之那时吹又常常刮大风,
世上万物都觉得难在,
也纷纷到达能面前去告吹的状。
达能耳朵都听烫了,
他就对吹说你不要刮那么大风。
可吹听了以后更吼更叫,
说自己生来无拘又无束。
达能抬脚就踢了吹的肚子。
大水立刻从吹的肚子喷出,
哗哗啦啦,无穷无尽。
吹一边大笑一边对达能说:
“我的水比风利害百倍,
从来水火就无情,
谁敢乱对待我,我扫荡天下!”
洪水流满了峡谷,
洪水漫上了山巅,
浪花啊拍击着蓝天。
万物死的死,伤的伤,
有翅膀的鸟儿也不知飞哪边天,
会游泳的鱼儿也不知随哪股水。
后记 多年前,毕登程就一直留意着《司岗里》史诗的搜集、抢救问题,一有机会就收集着有关资料。在普洱市文联借用期间完成了有关编写茶书的任务之后,2007年下半年他向主席李文秋提出去与隋嘎合作搜集整理并出版《司岗里》史诗的请求。鉴于本史诗在普洱市民间文学界的重要地位(此前,普洱市仅有一部民族民间史诗——拉祜族的《牡帕密帕》——出版),李主席爽快地答应了,在时间上给予充分自由。近两年的时间里,毕登程多次与隋嘎潜心合作,并反复去佤山采访,这样终于在不算长的时间里与隋嘎一起完成了诗史的搜集整理。
据我们了解,隋嘎好像已是最会唱《司岗里》的人了,而他现在已是80岁的老人,此书的搜集、整理真算得上是一个抢救性的工作。当我们拿着自己视若珍宝的书稿去找中共西盟县委时,县委也给予了充分的重视,认为此书的出版有助于佤族文化建设的发展和佤山司岗里跨境文化、风情旅游的宣传、推动,如果由党和政府帮助,编辑、出版得好一点、权威一点,将来还有助于县文化部门去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高建林书记当即决定由县文联出面帮助编辑、出版,最好能赶上"阿佤人民'牛'起来"的牛年木鼓节。他叫县委办公室杨绍武主任看过书稿后,马上转给县文联,指示他们安排专人,用最快速度帮助审稿并提出修改、编辑出版的具体建议。县文联文清风主席很快与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尼桑(主席)、岩改(县电台副台长)、娜黛等同志一起分别看稿并提出意见。为慎重起见,毛主席又主动报请县委宣传部叶林部长提出意见,叶部长作为一个佤族干部,看后也高兴地同意了文联的意见。之后,县文联又照高书记的指示,与毕、隋二人交流切磋,在此基础上,专门给县委打了个认真、负责的书面报告。高书记看过报告后,又专门派车将毕、隋二人接到县委,耳提面命,提出不少好的修改、编辑方向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承诺由县委适当帮助解决出版经费问题。
读书人网 >诗歌词曲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