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岳麓书社
页码:24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
ISBN:7807611804/9787807611806
条形码:978780761180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古典名著标准读本
内容简介 《论语译注》是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中的《论语译注》分册,全书收入了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的著作《论语》全文,并作了详细的译文及注释。所有的注释语言简洁明了,全面反映了《论语》这部伟大著作的思想内涵,有助于今天的读者更好更全面的认识孔子及他的这部著作。
编辑推荐 《论语译注》为古典名著标准读本之一。
目录
导言
前言
学而篇第一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党篇第十
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阳货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张篇第十九
尧日篇第二十
……
序言 《论语》是这样一部书,它记载着孔子的言语行事,也记载着孔子的若干学生的言语行事。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文选辩命论注》引《傅子》也说:“昔仲尼既殁,仲尼之徒追论夫子之言,谓之《论语》。”从这两段话里,我们得到两点概念:(1)“论语”的“论”是“论纂”的意思,“论语”的“语”是“语言”的意思。“论语”就是把“接闻于夫子之语”“论纂”起来的意思。(2)“论语”的名字是当时就有的,不是后来别人给它的。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论语”这一书名是当日的编纂者给它命名的,意义是语言的论纂。
《论语》又是若干断片的篇章集合体。这些篇章的排列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就是前后两章间,也不一定有什么关联。而且这些断片的篇章绝不是一个人的手笔。《论语》一书,篇幅不大,却出现了不少重复的章节。如“巧言令色,鲜矣仁”一章,先见于《学而篇第一》,又重出于《阳货篇第十七》。又有基本上是重复只是详略不同的,如“君子不重”章,《学而篇第一》比《子罕篇第九》多出十一个字。还有意思相同,文字却有异的,如《里仁篇第四》说:“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文摘 【译文】
季康子问道:“要使人民严肃认真,尽心尽力和互相劝勉,要如何做呢?”孔子说:“你严肃认真地对待人民的事情,他们也会严肃认真地服从你的政令了;你孝顺父母,慈爱幼小,他们也就会对你尽心尽力了;你提拔好人,教育能力弱的人,他们也就会互相勉励了。”
或谓孔子日:“子奚不为政?”子日:“《书》云①:‘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②。’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注释】
①以下三句是《尚书》的逸文。②施,推及,延及;有,词的前缀,加于名词之前;政,指卿相大臣。
【译文】
有人对孔子说:“先生为什么不从政?”孔子说:“《尚书》上说:‘孝呀,只有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并把这种风气影响到大官那儿去。’这也算从政了啊,你说什么才算从政呢?”
子日:“人而无信①,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辊,小车无轨②,其何以行之哉?”
【注释】
①而,是用来连接两个谓词性结构的连词,用在这里,实际上是使“人”动词化,即“作为一个人”的意思。②辊、轨,都是车上的关键,没有它们,便无法套住牲口,车就无法行走。
【译文】
孔子说:“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用,不晓得那怎么可以。这好比大车没有固定横木的辊,小车没有固定横木的轨,如何能行走呢?”.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①?”子日:“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注释】
①十世可知也:从下文孔子的回答来看,可以肯定子张是问的今后十代的礼仪制度。也,同下文的“也”一样表论断,而整个句子的疑问语气是由表疑问的上扬句调来表达的。这如同豫北话问:“吃了?”答:“吃了。”两句中的“了”同样表完成,并非前一“了”表疑问。前句中的疑问语气是由上扬句调来表达的。因此,这里的“也”不同表疑问语气的“耶”。
【译文】
子张问:“今后十代(的礼仪制度)是可以预知的吗?”孔子说:“殷朝沿袭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和所增加的,可以知道;周朝沿袭殷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和所增加的,也可以知道,那么,如果有继承周朝而当政的人,即使一百代,也是可以预知的。”
子日:“非其鬼而祭之①,谄也②。见义不为,无勇也。”
【注释】
①鬼,古代人死都叫“鬼”,一般指已死的祖先,但也偶有泛指的;祭,是向鬼神祈求福祉,和奠不同。(人刚死,陈设饮食以安其灵魂,叫做奠。)②谄,音ch6n,谄媚,讨好。
【译文】
孔子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