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旅游目的地产品差异化理论与实践

发布时间: 2010-02-08 09:24:56 作者:

 旅游目的地产品差异化理论与实践


基本信息出版社:旅游教育出版社
页码:202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
ISBN:756371720X/9787563717200
条形码:978756371720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旅游目的地的产品差异化理论与实践》一书通过构建一个基于信息传递的旅游目的地产品特征空间模型,试图阐明目的地厂商通过发布并传递产品信息来实现信息性差异化,从而实现旅游目的地产品独特差异化过程的内在机制;并结合我国西部旅游发展的实践,说明了西部旅游目的地产品的差异化,需要经历从单一的生产差异化向更加注重营销差异化的演变过程。本书弥补了国内这方面研究的不足,对旅游学界和业界进一步探寻市场化、全球化条件下旅游差异化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属于旅游研究的前沿,具有前瞻性、系统性、指导性强的特点,适合作为旅游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及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参考读物;也适合作为旅游专业教师和业内认识的参考用书;同时对从事旅游管理的广大工作者也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价值。
作者简介 张超(1976-),女,北京夫学经济学博士,南开大学管珲学硕士。2006年7月至今,执教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主持院级重点课题3项,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5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编著作及译著5部,参与地方省市旅游发展规划6项。其主要研究领域为旅游经济理论、旅游企业管理。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问题提出
第二节旅游目的地产品差异化的研究进展
一、波特-吉伯特-普恩的差异化竞争战略
二、兰卡斯特的特征空间方法
三、简单评述
第三节几个重要概念的界定
一、旅游目的地
二、目的地厂商
三、目的地产品
四、目的地产品广告
第四节研究方法与结构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结构框架
第五节创新性工作与难点
一、创新性工作
二、难点
第二章产品差异化的相关研究
第一节经济学对产品差异的研究
一、张伯伦研究框架l
二、霍特林研究框架
三、广告宣传与信息性差异化
第二节管理学对产品差异化的研究
一、柯林斯-蒙哥马利的资源学派
二、波特的结构学派
第三节现有理论与旅游目的地产品差异化评述
一、兰卡斯特需求理论与旅游目的地产品差异化
二、战略管理理论与旅游目的地产品差异化
第三章旅游目的地产品差异化的概念框架
第一节产品差异和产品差异化
第二节旅游目的地产品差异化
第三节关注市场体系的旅游系统研究
一、旅游市场
二、旅游市场体系是旅游系统的核心
三、信息传递在旅游市场体系中的作用
第四节旅游目的地产品差异化的来源之一:
生产阶段
一、旅游吸引物的差异性
二、目的地产品特征的不同组合
第五节旅游目的地产品差异化的来源之二:
营销阶段
一、广告与产品差异
二、目的地产品广告与游客心理差异
第六节本章小结
第四章旅游目的地产品差异化模型:
一个信息性差异化模型
第一节模型假设
一、产品空间
二、信息结构
三、消费者偏好和二次运输成本
四、生产技术
五、广告技术
六、市场结构
第二节模型建立
一、需求方
二、供给方
三、均衡条件
第三节模型讨论
一、模型讨论的几点说明
二、对旅游目的地产品信息性差异化的讨论
三、对旅游目的地产品信息性差异化的福利分析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五章西部旅游目的地产品差异化路径解析
第一节西部旅游的研究背景
第二节西部旅游目的地产品与理论模型的契合性
一、定义目的地产品集的共同特征
二、远距离和偏远性与模型构建
三、观光为主的游客结构与模型假设
四、政府主导力量与“大厂商”理念
第三节对西部旅游目的地产品差异化的解释
一、吸引物垄断性与目的地产品差异化
二、规模经济、多样性偏好与目的地产品差异化
三、信息技术与目的地产品差异化
第四节西部旅游目的地产品差异化的措施建议
一、强调旅游目的地产品的整体形象
二、旅游目的地厂商之间的跨区域合作
三、基于资源的生产差异化
四、通过目的地产品促销获取竞争力
第五节本章小结
第六章结语
第一节主要结论
第二节后续研究的拓展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
序言 “十一五”时期不仅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中国旅游业迈向世界旅游强国目标的战略转型期。伴随着经济市场化、全球化发展,产品差异化成为备受关注的战略主题。本书将旅游目的地作为一个整体产品,来探寻其差异化的来源,以及差异化道路的选择机制,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文摘 第四节旅游目的地产品差异化的
来源之一:生产阶段
旅游目的地产品是旅游供给的物化表现,经济学家对供给问题的研究通常要考虑三个基本问题,即“生产什么”、“为何生产”以及“如何生产”。因此,目的地产品的差异化过程首先来自于产品的设计、开发和生产阶段。生产阶段形成的产品差异可能是因为旅游吸引物本身的差异性,也可能是因为不同产品特征的不同组合。
一、旅游吸引物的差异性
旅游吸引物是目的地厂商所拥有,而其他厂商很难获得和模仿的“资源”①,在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和兴盛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旅游吸引物最基本的作用就是吸引游客到访。库珀等(1998)指出,“吸引物是旅游赖以生存之本,旅游吸引物促生了游览,引发了远程旅行,并创造了整个旅游业”。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旅游吸引物等同于旅游景点,冈恩(1988)就明确提出,没有开发良好的景点,旅游将不会存在,也几乎不会有交通、接待设施、服务和信息系统的需要。然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传统景点与游客需求直接相关的联系开始慢慢减弱,旅游市场上的“目的地吸引物”开始具有更为广泛的意义,成为为游客提供娱乐、购物、餐饮以及其他休闲因素在内的范围广泛的设施和服务。
读书人网 >营销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