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最受当代青年喜欢的精美散文:仰念大师

发布时间: 2010-02-08 09:27:39 作者:

 最受当代青年喜欢的精美散文:仰念大师


基本信息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页码:154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
ISBN:7530655442/9787530655443
条形码:978753065544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最受当代青年喜欢的精美散文:仰念大师》题材广泛,有记叙亲情友情的,有描绘祖国山川的,有议论世间百态的,有摹写人物影像的。每册都是按照专题选编,基本涵盖了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这从各册书名就可以看出。这可以引导青年读者朋友尤其是学生贴近生活,观察生活,在行文写作中明确写作主题,简便迅速快捷地找出写作素材,以锻炼、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水平。
编辑推荐 《最受当代青年喜欢的精美散文:仰念大师》:共赏精美散文,透过名家笔触,感受唯美。翻开《最受当代青年喜欢的精美散文:仰念大师》的那一瞬间将成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享受阅读之乐、感知之乐、人生之乐。
目录
中华先贤
舜耕山记/陈所巨
禹陵遐想/刘金
鹊王庙记/郝宝铭
途经孙武牧羊的地方/田居俭
蜀中三巾帼/秦传鼎
细雨小乔墓/段怀清
兰亭会/薛家柱
陶公祠的菊花(外一篇)(节选)/陈所巨
陶渊明的废墟/顾农
青山之叹/王学仲

文学群星
绍兴一夜/姜滇
缅怀茅盾先生/臧云远
远山红叶一记冰心/周明
重访冰心/李牧歌
回忆朱自清先生/徐知免
朱自清先生二三事/易梦红
穿布鞋的故居/袁一民
绝唱——怀念老舍同志/杜宣
不屈的灯光——小记巴金先生/薛家柱
细事/苏晨
在巴金家里/叶稚珊
曲径通幽处/刘志武
孙犁与白洋淀/韩映山
俊豪子弟满江东一访郁达夫故乡/赵征
拜年聆教访诸老/王一地

外国大师
伟大的人们/鲁先圣
再等三天/程启荣
巴尔扎克的时间表/刘江田
迟暮——维克多雨果的故事/朱树
地灵人杰说不尽/张玲
夜莺永远在歌唱/卫建民
苦杏树的最后一个春天/罗大冈
百年苍茫(外一篇)(节选)/徐鲁
俄罗斯之魂一心灵随想录/章海军
站在黑格尔和费希特墓前沉思/赵鑫珊
诗魂/赵丽宏
普希金故居/盛祥兰
华尔兹之王和《蓝色的多瑙河》/胡君童
贝多芬——人类不朽的丰碑/韩自兴
……
序言 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考场夺魁的重点。怎样才能写好作文呢?综合平时老师讲的和一些著名作家们总结出的经验,不外乎是要阅读名篇佳作、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及勤动笔练习,并注意遣词造句、语法等等。但问题是学生课业负担加重,学习压力过大,没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广泛的阅读和练习,这就难免在写作方面丢失自己的优势。
针对学生们存在的这些实际问题,我们委托了有丰富教学经验且在教学一线的老师们,从历年出版的《散文》月刊中,精心编选了《仰念大师》《开拓视野》《自然之歌》《域外风情》《青山绿水》《爱国情怀》《科普新知》《生命之歌》《童年忆想》《乡情难忘》《四季之歌》《人物绘像》《议论风生》《友情温馨》《天下民生》《抒情短章》《幽默趣文》《亲情永恒》十八本适合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分类散文。
之所以从《散文》中选编,是因为它是专发散文作品的纯文学刊物,文章大多短小精炼,适合学生学习;再是许多著名作家和大批优秀散文作家都曾在《散文》发表过文章,均适合学生借鉴和模仿;再再是《散文》的文章题材广泛,贴近生活、实用,解决了广大学生的接触社会少、生活面窄、写作题材少的问题。
本套书题材广泛,有记叙亲情友情的,有描绘祖国山川的,有议论世间百态的,有摹写人物影像的。每册都是按照专题选编,基本涵盖了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这从各册书名就可以看出。这可以引导青年读者朋友尤其是学生贴近生活,观察生活,在行文写作中明确写作主题。简便迅速快捷地找出写作素材,以锻炼、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水平。
本套书分类明晰,像叙事类的《仰念大师》《童年忆想》;写景类的《青山绿水》;抒情类的《抒情短章》《爱国情怀》;议论类的《议论风生》;写人类的《人物绘像》,还有《科普新知》《幽默趣文》其他类别。在《亲情永恒》册里又分母爱篇、父爱篇,祖孙情、家人情、夫妻情、手足情、亲戚情等。《四季之歌》册里又分春之歌、夏之歌、秋之歌、冬之歌等;《人物绘像》册里又分劳动者群像、知识者群像、女性群像、老人素描、孩子小像等,使之按类查找方便快捷,基本上囊括了写作、摹写、练习的各个方面。在每篇文章中,还用色块标出了精彩句子、学生翻阅、检索起来非常方便。
由于《最受当代青年喜欢的精美散文:仰念大师》编选的范围比较广,不但适用于初、高中生,对于一般大学生和喜好写作的读者也非常实用。
文摘 插图:


当我还是一个小学生的时候,读了“大禹治水”的课文,一个顶天立地的伟人形象,便深印在我的脑海里,不可磨灭了。我想不出,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还有哪一个帝王将相、英雄豪杰,在精神上可以同大禹比肩而立。今天,当我走进巍峨庄严的禹庙,面对着身穿华衮、手执玄圭的大禹塑像,我对大禹的敬仰之情,比之五十多年前又深一层。
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当然是值得炎黄子孙永世缅怀的。但我以为,更值得后人敬仰不已的,还是他巨大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大禹的最可宝贵之处,我以为在于:他是有人类以来第一个冲破了自我和氏族的狭隘眼界,将目光由自我转向他人,由狭小的氏族关系转向广大“众民”的人。他自觉地、无私地把个人的一切献给了造福“众民”的治水大业。
禹治水成功之后,有一次,和伯夷、皋陶等在舜爷面前议事。皋陶很像是个理论家。他从“信其道德,谋明辅和”一直讲到“非其人居其官,是谓乱天事。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一篇大道理,说得禹很佩服,连忙表示:“汝言致可绩行。”舜又叫禹发表意见。禹回答说:“哎,我有什么可说的,‘予惟日孳孳’!”这句话的意思,翻成现代汉语,就是:“我只想每天不疲倦地工作!”但是皋陶不理解,他问:“何谓孳孳?”其实是不问自明的。这实际上是大禹精神一个最简单扼要的总结。
在大禹那个时代,炸药、推土机不用说了,就是钢钎、铁镐也没有。所以要疏导洪水,“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似乎是难以想象的事。禹的父亲鲧被禹派去治水的时候,便只得用“堙”的办法。结果失败了,被舜“殛于羽山”。接着,舜又派禹去治水:“汝平水土,维是勉哉!”禹想把这任务推让给稷、契和皋陶,但是舜断然说:“就这样,你去吧!”禹这时候在想什么呢?他一没想父亲因治水不成被诛死了,等待着自己的又会是什么命运呢?二没想治水有多么艰难;治水如果不成,后果又会有多么严重!他想的只是“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皆服于水”的悲惨情景,他只想到解救“众民”的苦难,就毅然决然带上益和稷,出发治水去了。
禹出发治水的时候,离他和涂山氏结婚连头带尾才四天。这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早的一出“新婚别”,但它不是悲剧,而是一出光照万世的、精神上无比崇高的正剧。
读书人网 >散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