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14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563378774/9787563378777
条形码:978756337877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图书品牌:上海贝贝特
内容简介 《老伴儿》讲年轻时的恋爱轰轰烈烈,中年时期的恋爱实实在在,老年时期的恋爱呢?像那陈年老酒,也像落日余辉,晚霞满天。什么是幸福,如果有人问我:“步入老年,你如何诠释什么是‘幸福’?”我会回答: “当你在夜梦中,突然咳嗽两声,身旁其实已经熟睡的老伴儿,伸手过来拍拍你,问一声‘怎么啦!要不要喝水?’问完了,他又呼呼睡去,而你反而醒过来,全身心体会、享受那一刻被爱的感觉,我想这就是真正的‘幸福’。”
编辑推荐 这对正迈向金婚的璧人,彼此以青春、以牺牲、以坚执,外加智慧和浪漫,成就了一段婚姻奇迹。如果你有“婚姻恐瞑症”,《老伴儿》是绝佳药方。若你正身陷炼狱般的婚姻关系,这书或可为你指引出路。书中没有高耸如塔的婚姻理论,也不见长篇大论的夫妻相处之道,倒像医师开的处方笺,简洁、实际,不怕你看不懂,只怕你做不到。
目录
序
老伴儿不老◎林治平
为《老伴儿》说点儿话◎孙越
天作之合◎金明玮
出书!哪敢? ◎廖美惠
谈情说爱
老伴儿看老伴◎刘彦枢
他远远地向我走来
浪漫的求婚
三十一封情书
眼泪与道歉
二度恋爱
老年蜜月
老伴儿,去钓鱼
老爷子,进厨房
清晨的一杯香茗
和老伴儿一同求学
和老伴儿一同看戏
携手走天涯
后记
儿子看《老伴儿》 ◎刘哲一
“老伴儿”是我的父亲和母亲◎刘哲苑
“老伴儿”要我画插图◎刘哲中
品读《老伴儿》 ◎梅思
看二嫂写《老伴儿》 ◎小金子
附录
北京十年
在北京过春节
秦岭山中的孩子们
道不尽的感恩时节
我家饭桌
……
序言 有机缘在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洽谈两岸合作出版工作的过程中,认识了何林夏先生和郑纳新先生。经过近一年的交往,伙伴成知交。既然是朋友,就把自己的小作《老伴儿》一书相赠。没想到,郑先生拿着书,翻着、看着,就说,这本书的书名、文字、内容新鲜、温暖、有意思!紧接着问,出简体字版了没有?我回答说,没有,这本小书只是非常私人性的情感分享而已。没想到,郑先生抬爱,一口气就说,我们用跟繁体字版相同的版面来出简体字版。
文摘 三十一封情书
一天和朋友们聊天,聊到了写信,现代人真的好像没什么人在写信了,连我自己原本认为手写文字最为真实的人,都很少写了。偶尔接到远处年长的亲友来信时,只要马上拨一通长途电话,告知信收到了并顺便聊上两句,就算完成了回信的责任。绝大多数的亲友更是靠电话、电子邮件联系,遇到生日、节庆等,也只是一通电话或电子贺卡,这并不是说不好,只不过总觉得失落了些什么。我突然问朋友,不知现在还有没有人写“情书”了?大家都答不上来,只告诉我,年轻的情侣们,现在一天不知要发多少回手机短信,好像没人写情书了。唉!到底过去了多少年日?怎么变了人间?
想起当年我和老伴儿谈恋爱的时光,一般家中都还很少有电话。只有靠办公室的电话,白天在办公室通一次电话,只是为了听到彼此的声音,办公场所不可能长谈,最宝贵的是靠晚上回到家中,彼此把一天的思念和所见、所想都写下来,等到再见面时,交换日记式的书信,一起阅读,几年下来,读懂了对方的心、读懂了对方的情,很自然地就接受了对方的“人”。
婚后天天生活在一起,只偶尔写张纸条或卡片什么的。第二年就生下大儿子,再过一年又怀了老二,当然就更难动笔了。现在的老伴儿,当年的退役后备军官,当时接到“国家军官教育召集令”,要赴台中成功岭受训一个月。这是我们婚后第一次离别,有不舍、有不安、有牵挂,但军令如山,很悲壮地送他上了火车。
刚刚体会了一夜没有男主人在家的日子,第二天下午,邮差敲门送来一封“限时专送”,是夫君从军营中寄出的第一封报平安的信,信纸的空白处,画了一列火车从台北开往台中方向,这幅小图是要给一岁多的儿子看的,儿子就说:“呜!爸爸走了。”薄薄的信纸,厚厚的深情,读来心酸酸地流下了几滴泪水!接着第二天、第三天……每天一封“限时专送”几乎准时送到家门,信是给娇妻看的、图画是给儿子看的。夫君算得上多才多艺,最差的就算是画画了。不记得到了第几天,爸爸说画的是一只小鸟,儿子却说是蜘蛛。爸爸说再不回去,也江郎才尽了!说快不快的一个月过去了,当我带着儿子到火车站把爸爸接回家的时候,收到了从成功岭发出的第三十一封情书。最后的一封信写的是迫切归家的心情,画里一列火车朝相反的方向,从台中开向台北,儿子看了说:“呜!爸爸回家了!”
这三十一封情书的重量,绝不是电话、电子邮件、手机短信所能替代的。后来,从一同受训的朋友口中知道,每当训练后的休息时间,大伙儿打球、打牌时,就看这位同
……
后记 从小到长大,说真的,我似乎没有真正仔细地观察或体会爸妈之间的感情。唯一感受到的是他们不怎么吵架,对大部分的事情看法都一致,让我们孩子无法“挑拨离间”。
这一年来每个月在《宇宙光》杂志上看到妈写的专栏《老伴儿》,像家书一样,细说她与爸情意绵绵的恋爱故事。
看到他们之间淳厚的默契和那些尽在不言中的柔情,虽然有些似曾听他们提起过,但常常还是免不了感动得热泪盈眶。
这些泪水夹杂着惭愧、希望及心动:惭愧我多年来用心看到的太少;希望是在这个急功近利、情欲横流、现实多于真情的时代,能多一点爸妈这样的恋情;心动则是目睹了他们四十年来不断地在了解、接受并欣赏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