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页码:383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
ISBN:7811174871/9787811174878
条形码:978781117487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郭光纪中兽医研究文集》共分中兽医精萃(医理探源、医案医话、医著评析)、方解、著作简介,并附郭光纪传略。郭光纪同志是当代著名的中兽医古籍专家,是山东畜牧兽医学院的副教授;他早年右眼失明,却能写出几十部著作、数十篇论文。这期间,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勤劳动。总结郭光纪副教授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记载教书育人的实践经验,对于启迪后人继承发扬祖国中兽医学是十分有益的。为此,我们编辑了这本《郭光纪中兽医研究文集》。
医理探源部分,主要选录了郭光纪副教授对兽医针灸源流的考证研究,对祖国兽医学瘟病的研究以及对脏腑学说的探讨,并以大量的临床实例来解读脏腑学说理论的科学性。
医案医话部分,选录论文9篇。大多为运用兽医古方或引用中医经方治疗疾病的验案。其中有纯用兽医典籍中的古方取效者,亦有引用中医经方随症加减获效者。通过这些病例可以看出:治疗疾病关键在于辨证施治,抓住主证,法随证立,方从法出,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医话中除阐述了中兽医学术.发展的战略思想外,还从中兽医古籍的研究、整理、校注方法以及治学之路、自学成才等方面介绍了很宝贵的经验。
医著评析部分,共选录了郭光纪副教授对古今医著的评价分析论文6篇。其中既有对《活兽慈舟》、《新编集成马医方牛医方》、《司牧安骥集》等古代兽医名著的校释点评,也有对现代中兽医学家于船教授主编的《中国中兽医针灸学》的评介。如此,则师古厚今,择善而从,启发后来学者进发出继承创新的思想火花。
方解部分,主要选录了郭光纪副教授多年来常用方剂,并对这些方剂进行了方解,每个方分方名、方源、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解,有些方还有加减和按语,内容非常详细。
著作简介部分,为了便于读者了解郭光纪副教授的学术成就,简要介绍了郭光纪主编、参编、校释的著作、教材24部。其中所校注的7部中兽医学古籍中,有三部分别获得山东省农业厅科技进步三等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际文止戈哲数象评鉴委员会优秀图书金奖。
传略部分,介绍了郭光纪艰苦的童年时代,奋斗的青年时期,以及教书育人、古籍研究、著书立说、进行学术活动等人生经历。以便读者全面了解郭光纪副教授为振兴和发展中兽医事业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借以启发后人勤学苦读、艰苦奋斗、继往开来、干事创业。
本文集收录的论文,大都是已经公开发表或在学术会议上交流的。在内容的编排上,大体分为3部分。编排时,力求将内容相近的编排在一起,未按其发表或出版的年代排序。这样编排的目的,是为了方便读者读书用书。为全面体现郭光纪副教授的学术成就,本文集除收录郭光纪副教授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及由他主编的著作外,也收录了部分与其他同志合作的论文和著作。
编辑推荐 《郭光纪中兽医研究文集》是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第一篇 中兽医精萃
医理探源
中国兽医针灸源流考
祖国兽医学温病初探
祖国兽医学与免疫学
试论脏腑学说的临床应用
医案医话
中兽医学术发展的战略思想
试论整理畜牧兽医古籍的常用方法
谈谈西学中教材的编写及中兽医典籍的整理
《新刻马书》校释工作之我见
母畜卵巢机能失调症辨证施治初探
母牛不孕症病机探讨及诊疗
医著评析
《活兽慈舟》评介
《中国兽医针灸学》评介
《新编集成马医方牛医方》校释简介
试论《元亨疗马集》的学术成就及注释
《元亨疗马集》察色赋浅说
《司牧安骥集马师皇五脏论》校释
《司牧安骥集王良先师天地五脏论》校释
第二篇 方解
第一章 解表剂
一、辛温解表
二、辛凉解表
三、滋阴解表
四、助阳解表
第二章 清热泻火剂
一、清气分热
二、清营凉血
三、气血两清
四、泻火解毒
五、清脏腑热
六、清虚热
七、清热祛暑
第三章 泻下剂
一、寒下
二、温下
三、润下
四、攻补兼施
五、攻下逐水
第四章 和解剂
一、和解少阳
二、调和肝脾
三、调和肠胃
第五章 表里双解剂
一、解表攻里
二、解表清里
三、解表温里
第六章 消导剂
一、消食导滞
二、消痞化石
第七章 补益剂
一、补气
二、补血
三、补阴
四、补阳
五、阴阳双补
第八章 活血祛瘀和止血剂
一、活血祛瘀
二、止血
第九章 理气剂
一、行气
二、降气
第十章 温里回阳剂
一、温中祛寒一
二、回阳救逆
第十一章 祛风剂
一、疏散外风
二、平熄内风
第十二章 祛湿剂
一、燥湿化浊
二、清热利湿
三、利水化湿
四、温化水湿
五、宣散湿邪
六、其他
第十三章 润燥剂
一、轻宣润燥
二、甘寒滋润
第十四章 止咳化痰平喘剂
一、燥湿化痰
二、平喘止咳
第十五章 开窍通关剂
一、凉开
二、温开
第十六章 安神剂
一、重镇安神
二、养心安神
第十七章 固涩剂
一、敛汗固表
二、涩肠固脱
三、涩精止遗
第十八章 明目剂
第十九章 胎产剂
第二十章 外科痈疡剂
一、外疡
二、内痈
三、外科方
第二十一章 驱虫剂
第二十二章 饲料添加方
第三篇 著作简介
《元亨疗马集许序注释》
《新编集成马医方牛医方》校释
《<串雅外编兽医方>校注》
《痊骥通玄论注释》
《现代中兽医大全》
《元亨疗马集校注》
《全国中兽医经验选编》
《中草药验方选编》
《兽医手册》
《元亨疗马集选释》
《中兽医史略附中兽医名人录》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中兽医卷》
《畜牧兽医古今人物志》(第一卷)
《中兽医学》
《中兽医诊断学》
《内经讲义》
《中医理论基础讲义》
《中兽医名词成语简释》
《兽医中草药与方剂》
《中兽医理论基础》
《中兽医学基础》
《中兽医诊断学讲义》
《医经选读》
《中兽医方剂学》
附 郭光纪传略
……
序言 郭光纪同志是当代著名的中兽医古籍专家,是山东畜牧兽医学院的副教授;他早年右眼失明,却能写出几十部著作、数十篇论文。这期间,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勤劳动。总结郭光纪副教授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记载教书育人的实践经验,对于启迪后人继承发扬祖国中兽医学是十分有益的。为此,我们编辑了这本《郭光纪中兽医研究文集》。
《郭光纪中兽医研究文集》共分中兽医精萃(医理探源、医案医话、医著评析)、方解、著作简介,并附郭光纪传略。
医理探源部分,主要选录了郭光纪副教授对兽医针灸源流的考证研究,对祖国兽医学瘟病的研究以及对脏腑学说的探讨,并以大量的临床实例来解读脏腑学说理论的科学性。
医案医话部分,选录论文9篇。大多为运用兽医古方或引用中医经方治疗疾病的验案。其中有纯用兽医典籍中的古方取效者,亦有引用中医经方随症加减获效者。通过这些病例可以看出:治疗疾病关键在于辨证施治,抓住主证,法随证立,方从法出,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医话中除阐述了中兽医学术.发展的战略思想外,还从中兽医古籍的研究、整理、校注方法以及治学之路、自学成才等方面介绍了很宝贵的经验。
医著评析部分,共选录了郭光纪副教授对古今医著的评价分析论文6篇。其中既有对《活兽慈舟》、《新编集成马医方牛医方》、《司牧安骥集》等古代兽医名著的校释点评,也有对现代中兽医学家于船教授主编的《中国中兽医针灸学》的评介。如此,则师古厚今,择善而从,启发后来学者进发出继承创新的思想火花。
方解部分,主要选录了郭光纪副教授多年来常用方剂,并对这些方剂进行了方解,每个方分方名、方源、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解,有些方还有加减和按语,内容非常详细。
著作简介部分,为了便于读者了解郭光纪副教授的学术成就,简要介绍了郭光纪主编、参编、校释的著作、教材24部。其中所校注的7部中兽医学古籍中,有三部分别获得山东省农业厅科技进步三等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际文止戈哲数象评鉴委员会优秀图书金奖。
传略部分,介绍了郭光纪艰苦的童年时代,奋斗的青年时期,以及教书育人、古籍研究、著书立说、进行学术活动等人生经历。以便读者全面了解郭光纪副教授为振兴和发展中兽医事业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借以启发后人勤学苦读、艰苦奋斗、继往开来、干事创业。
本文集收录的论文,大都是已经公开发表或在学术会议上交流的。在内容的编排上,大体分为3部分。编排时,力求将内容相近的编排在一起,未按其发表或出版的年代排序。这样编排的目的,是为了方便读者读书用书。为全面体现郭光纪副教授的学术成就,本文集除收录郭光纪副教授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及由他主编的著作外,也收录了部分与其他同志合作的论文和著作。
文摘 一、脏象是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 “证”,是畜体在致病因素和条件的作用下,畜体的反应特征和周围环境之间,脏腑经络与脏腑经络之间,相互紊乱的综合表现。它是中兽医学术思想中的特有概念,也是辨证论治的主要根据。
辨证论治是中兽医的特点之一,也是中兽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规律,我国劳动人民和历代兽医学家在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辨证论治的经验和理论知识,它既是指导中兽医临床的理论原则,又是解决诊断治疗等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法。辨证论治主要是运用四诊(望、闻、问、切)对患畜进行仔细的临床观察,将畜体在致病因素作用下,反映出来的一系列症状,按八纲、脏腑、六经、卫气营血辨证,确定疾病类型,根据证候特征进行“审证求因”的推理,判断其发病原因,再因时、因地、因畜制宜,进行具体分析,从而找出疾病的本质,得出辨证结论,最后确定治疗原则,选方用药进行治疗。
但是,在历代所产生的各种辨证纲领和方法,它们之间有无共同的特殊基础呢?弄清这个问题,对于进一步探讨辨证论治的实质,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促进中西兽医结合,将是十分有益和必要的。
(一)脏象与病因
祖国兽医学认为,家畜疾病的发生,主要为“正气”和“邪气”两个方面。所谓“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代表机体抗病能力,从脏象角度来看,“正气”又象征脏腑的功能活动,以及维持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邪气”则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家畜之所以发病,是畜体内部“邪正相争”、“正不胜邪”的一种异常反映。
祖国兽医学十分强调正气在畜体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主导作用,这种认识是建立在脏腑经络整体观基础上的,因为畜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脏腑之间的内在平衡协调,是维持畜体正常生命活动的主要基础,外在环境对畜体的影响,也主要是通过改变脏腑间的平衡协调状态而反映出来。畜体脏腑机能正常,正气旺盛,抗病能力强,病邪就无从侵入,故《元亨疗马集正证论》说:“真气(按:即正气)守于内,精神固于外,其病患安得而有之。”反之,若脏腑机能低下,故《元亨疗马集邪证论》说:“真元散乱,邪疫相侵”,说明真气、元气(即正气)失于正常,则致病因素容易侵入,使家畜患病,这种以内因为根据,以外因为条例的辩证思想是十分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