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码:246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
ISBN:9787040253238
条形码:978704025323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护士人文修养(护理专业用)》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以高等护理院校学生为对象,根据护士应具备的人文修养,从当前护理人文教育涉及的基本领域中,精选了公认较为重要的内容进行了整合,包括社会学修养、文化修养、美学修养、人际关系修养、科学思维修养、信息素养。全书以开阔的视角、清新的笔触,例论结合、深入浅出地论及一个个人文领域的知识点,并将其与护理专业紧密联系,阐述了相关人文知识在护理工作中的运用,不仅具有理论性和学术性,同时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实用性。本教材将人文特色及护理专业特色兼收并蓄,不但可作为本、专科护理人文教育的基本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各级护理人员自学之用。
编辑推荐 《护士人文修养(护理专业用)》编写的指导思想是:以适应社会对21世纪护理人才的需要为宗旨,以培养护士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人文知识与护理专业有机结合为特色。尽可能做到:(1)体现护理岗位对专业人才人文知识和素质的要求——针对性;(2)体现护士应掌握的人文学科的基本知识点——理论性;(3)体现教材对提高护士人文素质修养的指导帮助作用——实用性;(4)体现人文学科知识点与护理专业的有机结合和相互渗透——创新性;(5)体现人文教材所特有的文字色彩一一可读性。
《护士人文修养(护理专业用)》的主要特色是:
目录
第一章 守护生命。感动人生——护理、护士与人文
第一节 古老的命题,时代的思考——人文概述
第二节 “科学的,更是人文的”——医学本质特征之反思
第三节 让“人文”为护理学注入灵魂——护理与护士人文修养
第二章 在社会舞台上演绎人生——护士的社会学修养
第一节 我们的人生舞台——社会学概述
第二节 怎样塑造合格的人?——人的社会化
第三节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认知社会角色
第四节 我在哪儿?我去何方?——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第五节 人心齐,泰山移——社会群体与团队合作
第三章 人生因你而多彩——护士的文化修养
第一节 无处不在的你——文化概述
第二节 一方水土一方人——文化中的人
第三节 参与市场竞争的无形资产——医院文化
第四节 我们怎样赢得掌声——护理文化
第四章 美的职业与人生——护士的美学修养
第一节 找回那双发现美的眼睛——美学概述
第二节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美的形式
第三节 “燕瘦环肥”为哪般?——护士的审美素质
第四节 给生命战场装点美丽——护理工作中的美学应用
第五节 三百六十行,唯我称天使——创造护士的职业美
第五章 生命在沟通中璀璨——护士的人际关系修养
第一节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护士与人际关系
第二节 天堂与地狱的区别——人际沟通概述
第三节 举手投足皆有意——护士的非语言沟通
第四节 良言一句三冬暖——护士的语言沟通
第五节 “不学礼,无以立”——护士的交往礼仪
第六章 给生命插上翅膀——护士的科学思维修养
第一节 人类最美丽的智慧之花——科学思维
第二节 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变——创新性思维
第三节 “锁匠为什么打不开锁?”——超越自我,突破定式
第四节 “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创新思维的主要形式
第五节 天使应该这样飞翔——护理工作中的创新思维
第七章 让生命扬帆远航——护士的信息素养与学习素养
第一节 护士人生发展的加油站——信息素养与信息学习规律
第二节 叩开知识经济时代的大门——学习素养与学习型护理人才的培养
第三节 未来的文盲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学习方法面面观
参考文献
……
序言 世纪之初,护理事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随着护理模式从以疾病为中心逐步向以人的身心健康为中心转变,护理的理论体系、功能任务、工作内容、活动空间等方面都在发生变化,表现为:在护理实践中更加注重人文精神;护理服务领域在不断扩展和延伸;护理管理科学化和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护理科研开始引领护理实践等。这些无一不向社会昭示了护理学科的价值和作用,体现了护理是科技性和人文性完美结合的专业。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我国护理教育体系中人文底蕴的先天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护理专业的提升。因此,近几年来,加强护士的人文教育已成为护理教育界的共识,护理美学、人际沟通、社会学等课程在很多院校相继开设。但是人文科学的涉及面相当广泛,如果这些内容都作为课程开设是不现实的,且有些知识点在相关课程中容易出现重复。因此深入探讨护士人文教育的途径、内容和方法,是护理教育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护士人文修养》这本书就是作为加强护士人文教育的一种尝试。
本书编写的指导思想是:以适应社会对21世纪护理人才的需要为宗旨,以培养护士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人文知识与护理专业有机结合为特色。尽可能做到:(1)体现护理岗位对专业人才人文知识和素质的要求——针对性;(2)体现护士应掌握的人文学科的基本知识点——理论性;(3)体现教材对提高护士人文素质修养的指导帮助作用——实用性;(4)体现人文学科知识点与护理专业的有机结合和相互渗透——创新性;(5)体现人文教材所特有的文字色彩一一可读性。
本书的主要特色是:
1.内容优选,实用与发展兼顾。在编写内容上,根据护士应具备的人文修养要素,对本书的 辛内容进行了精选和整合,重点阐述护士人文知识教育中较为重要、且在本系列教材中未单独成书的六个内容,即社会学、文化学、美学、人际关系和人际沟通、科学思维及信息学习素养。这些内容的选定,既考虑了护理临床的工作需要,也考虑到护理人员自身的发展需要,具有实用性和发展性的特点。
2.结构清晰,护理与人文结合。本教材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述了护士应掌握的人文学科基本知识点,各部分内容相对独立成章,也有交叉渗透。各章节不过分追求理论深度和系统性,重在基本知识介绍以及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这种“提纲挈领”、“点到为止”式的教材,既荟萃了当代护理人文教育的基本内容,也给教师在教学中留有很大的发挥余地。教师可根据教学对象、学时数等实际情况对内容进行选择、增删或调整。
3.体例新颖,教材与学材兼备。为便于教学,在编写体例上,将课堂教学的导入、案例讨论、课堂互动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入教材,正文中穿插内容丰富的知识库、典型案例、背景资料,章后附有题型灵活多样的“思考与拓展”,既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也便于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学导式”模式,体现了人文教育的过程性。
文摘 “成何体统”是一句口头禅。“都这个年纪了,还做这种事,成何体统!”;“你已经做爸爸了,还讲这种话,成何体统!”,“你是个教师,穿成这样,成何体统!”……言下之意,如果不是这个年纪,做这种事无妨;如果还未做爸爸,讲这种话无妨;如果不是教师,这样穿衣服也无妨。
体统,究竟是什么呢?显然,它同“大人”、“爸爸”、“教师”这些称呼有关,和一个人的身份有关,这种身份,在社会学中就叫做“角色”。从年龄来说,对小孩而言,是大人;从家庭关系来说,对儿女而言,是爸爸;从职业来说,对学生而言,是教师。人在社会中,在各种社会关系中都要居一定的地位,也就是说要担当起一定的角色,而每一角色又都有其特定的角色规范。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一定意义上,一个人就是他所担当的所有角色的总和。
(一)社会角色的含义
社会角色是人们对社会中具有某一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社会角色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具体地说,社会角色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所谓地位,指的是在社会中某一确定的社会位置。具体地说就是个体在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系统中所占据的位置。这个位置是非人格的,它由社会结构所设定,是先于具体个人而存在的。你不来占据这个位置,就会有别人来占据。人的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如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等,因而人的社会地位也是多方面的。我们就是通过一个人所扮演的角色而认识到这个人的社会地位的。社会中的人千千万万,每天都有许多完全陌生的人呈现在我们面前。对于这么多的素昧平生之人,要想靠一一介绍来认识是不可能的。然而,我们却知道怎样得体地与他们相处,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们可以通过他们的角色扮演,如衣着打扮、行为举止、言谈话语等,来判断或辨认其社会地位。例如,当我们看到一位身穿警服、在街道上指挥车辆的人时,我们就知道他是交通民警;当我们在医院等场所看到身穿白大褂、头戴白帽子的人时,就知道他是医护人员。当然,有些社会地位比较简单,甚至一眼就可以看出来,比如男人、女人、老人、儿童等,而有些社会地位,其角色的表现就要复杂得多,如知识分子与干部、科长与科员等,他们在角色表现上的差别就要细微一些。但是,无论怎样细微、复杂,社会地位总要通过角色表现出来,角色是地位外在的、动态的表现形式,而地位则是角色的内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