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页码:242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1月
ISBN:7501173532
条形码:978750117353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民间家书第1辑
内容简介 《家书抵万金》是由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主编、以传播家书文化为宗旨的民间家书系列图书的第一辑。
《家书抵万金》由国学大师季羡林题写书名,其中收录魅力家书30余封,是从海内外征集来的3万余封家书中精选出来的,每封家书都配有书信原件的图片、相关人物的精美老照片和家书背后的精彩故事。
媒体推荐 书评
抢救民间家书,就是传承家书文化,守护亲情家园,用亲情的力量维系
家庭的和睦,共建和谐社会。
——季羡林
家书写的时候不是为了发表,也不是为了给别人看的,所以讲真话的多
。因此,家书整理工作,至少对学术界、文化界提倡讲真话,对社会风气都
有好处,意义比较重大。
——任继愈
家书是一种说真话的文学写作。征集民间家书就等于我们中国向世界做
了一个宣誓,宣誓我们如何重视组成我们国家大多数的普通民众,真正落实
以人为本。
——苏叔阳
人与人之间讲真话不容易,但家书里的话是真情的流露。家书记载的家
庭琐事往往和那个时代的大事连在一起,当大事发生时,那些普通参与者同
样是创造历史的主人。
——文洁若
编辑推荐 本书邀您走近家书天地。《家书抵万金》是由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主编、以传播家书文化为宗旨的民间家书系列图书的第一辑。其中收录魅力家书30余封,是从海内外征集来的3万余封家书中精选出来的,每封家书都配有书信原件的图片、相关人物的精美老照片和家书背后的精彩故事。
目录
手足情
陆更夫北伐途中的家书
决战之前
渡江来信
用生命铺就进藏之路
汉江血 兄弟情
……
文摘 书摘
陆更夫是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 曾任两广省委书记。由于牺牲较早,
后人对他的事迹了解甚少。他现存的手迹只有写于北代战争中的一封家书,
这封家书及其背后的故事,为我们还原了一个鲜话的人物和一段鲜为人知的
历史。
2005年4月,中国国家博物馆等五家单位发起抢救民间家书活动,牵动
了我家一段尘封近百年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我党我军初创时期,第一次国内
革命战争年代,主角是我的伯父陆更夫。
我的老家在鸡鸣三省的川南革命老区叙永县,这个边陲小镇是当年红军
长征经过的地方。我爷爷陆晓晴,终生从教,奶奶是贤淑的家庭妇女,父辈
兄妹七人,全靠爷爷教书度日,十分清贫。我父亲陆德夫(又名承志,排行
第五)生前一直珍藏着一封鲜为人知的珍贵家书,也就是我的伯父陆更夫写
给他的家信。
1983年,我与叔父受四川省委党史办、中央党史研究室《革命烈士传》
编辑组的委托,赴全国各地,调查采访伯父生前的同事和战友。在中组部、
中央档案馆、湖北省档案馆、上海市档案馆、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等单位的
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撰写的《陆更夫烈士传记》被中央和省市采用,并载
人《中共党史人物传》中。在采访中我才知道伯父是鲜为人知的我党早期革
命家。
1906年10月16日,伯父出生于四川省叙永县。1920年考入叙永联立中学
(现叙永一中)十二班学习,1923年考入高师联中学习,同年加入青年团。在
校受恽代英、萧楚女等老师的影响,创办了《心波》、《红涛周刊》等革命
刊物,宣传革命。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四期政治科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
党。次年毕业,分配在叶挺独立团做政治工作,参加北伐战争。
1926年11月,身为叶挺独立团某部政治指导员的伯父,在北伐转战途中
,从江西高安给我父亲写了一封家书。这封家书虽然距今已80个春秋,仍保
存完好,字句清晰可见。
希圣五弟:
前在高安寄上一函,想已收到。我在高安已住20多日,现南昌(江西省
城)已克服,三、二日后,我将到江西省城去了!我们的军队由广州出发,我
也由湖南、湖北(到)江西。将来不知能否到南京、上海。南昌到汉口只需两
日,汉口四日到重庆,要是我回家也很容易,不过我现在不能回来!
我很久没有得到家信了,然而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不久我该可以决定交
信地点,决定时再通知你!
父亲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