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页码:33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811177048/9787811177046
条形码:9787811177046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内容简介 《园艺植物病理学(第2版)》内容简介:《园艺植物病理学》自2001年出版以来,已多次重印,受到农业院校师生的广泛关注和采用。2006年该教材选题被教育部审批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作为编者我们备受鼓舞和激励。为适应科技进步特别是病原分类的变化,以满足新时期教学的需求,对教材进行修订很有必要,我们在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的关心和支持下,组织了再版编辑委员会,进行修订。
编辑推荐 《园艺植物病理学(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目录
1 绪论
1.1 园艺植物生产的重要性
1.2 园艺植物病害防治的重要性和特点
1.3 植物病理学的性质、任务
1.4 植物病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思考题
参考文献
2 园艺植物病害的概念
2.1 植物病害的定义
2.2 病害因子分析
2.2.1 植物病因
2.2.2 病害三角
2.3 植物病害的类别
2.4 植物病害的症状
2.4.1 病状
2.4.2 病征
2.5 植物病害症状的变化及在病害诊断中的应用
思考题
参考文献
3 园艺植物病害的病因
3.1 植物病原菌物
3.1.1 菌物的一般性状
3.1.2 菌物的生活史
3.1.3 菌物的分类与命名
3.1.4 园艺植物病原菌物的主要类群
3.1.5 菌物病害的特点
思考题
参考文献
3.2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3.2.1 原核生物的一般性状
3.2.2 原核生物的分类
3.2.3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
3.2.4 原核生物病害的特点
思考题
参考文献
3.3 植物病毒
3.3.1 病毒的定义
3.3.2 植物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组分
3.3.3 植物病毒的复制和增殖
3.3.4 植物病毒的传播和移动
3.3.5 植物病毒的分类与命名
3.3.6 植物病毒病害的特点
3.3.7 重要的植物病毒属及典型种
思考题
参考文献
3.4 植物病原线虫
3.4.1 形态与解剖特征
3.4.2 生活史和生态
3.4.3 寄生性和致病性
3.4.4 分类和主要类群
思考题_
参考文献
3.5 寄生性植物
3.5.1 寄生性植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
3.5.2 寄生性植物的主要类群
3.5.3 寄生性植物的防除
思考题
参考文献
3.6 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因
3.6.1 营养失调
3.6.2 水分失调
3.6.3 温度不适
3.6.4 有害物质
3.6.5 土壤次生盐渍化
3.6.6 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与防治
思考题
参考文献
4 园艺植物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4.1 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
4.1.1 寄生性
4.1.2 致病性
4.2 寄主植物的抗病性
4.2.1 抗病性的定义及类型
4.2.2 抗病性机制
4.2.3 水平抗性和垂直抗性
4.3 侵染过程
4.3.1 侵入前期
4.3.2 侵入期
4.3.3 潜育期
4.3.4 发病期
4.4 病害循环
4.4.1 病原物的越冬、越夏
4.4.2 病原物的传播
4.4.3 初侵染和再侵染
4.5 植物病害流行与预测
4.5.1 病害流行因素
4.5.2 病害流行的动态
4.5.3 植物病害的预测
思考题
参考文献
5 园艺植物病害的诊断与治理原理
5.1 病害类别的识别
5.1.1 非传染性病害的识别
5.1.2 菌物类病害的识别
5.1.3 细菌类病害的识别
5.1.4 病毒类病害的识别
5.1.5 线虫病害的诊断
5.2 病原鉴定与病害诊断
5.3 病害综合治理的原则
5.3.1 定义及目的
5.3.2 要求和基本原则
5.4 病害综合治理的措施
5.4.1 植物检疫
5.4.2 农业防治
5.4.3 抗病品种的选育和应用
5.4.4 生物防治
5.4.5 物理防治
5.4.6 化学防治
思考题
参考文献
6 园艺植物菌物病害
6.1 霜霉病
6.1.1 葡萄霜霉病
6.1.2 黄瓜霜霉病
6.1.3 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
6.1.4 荔枝霜霉病
6.1.5 其他园艺植物霜霉病
思考题
参考文献
6.2 疫病
6.2.1 辣椒疫病
6.2.2 黄瓜疫病
6.2.3 番茄晚疫病
6.2.4 其他园艺植物疫病
思考题
参考文献
6.3 白粉病
6.3.1 月季白粉病
6.3.2 瓜类白粉病
6.3.3 其他园艺植物白粉病
思考题
参考文献
6.4 锈病
6.4.1 梨锈病
6.4.2 玫瑰锈病
6.4.3 豆科蔬菜锈病
6.4.4 其他园艺植物锈病
思考题
参考文献
6.5 灰霉病
6.5.1 茄科蔬菜灰霉病
6.5.2 其他园艺植物灰霉病
思考题
参考文献
6.6 炭疽病
6.6.1 苹果炭疽病
6.6.2 柑橘炭疽病
6.6.3 梅花炭疽病
6.6.4 瓜类炭疽病
6.6.5 辣椒炭疽病
6.6.6 其他园艺植物炭疽病
思考题
参考文献
6.7 菌核病
6.7.1 十字花科蔬菜菌核病
6.7.2 其他园艺作物菌核病
思考题
参考文献
6.8 其他园艺植物菌物病害
6.8.1 苗期病害
6.8.2 叶果枝病害
6.8.3 枝干病害
6.8.4 根部病害
6.8.5 采后病害
思考题
参考文献
7 园艺植物原核生物病害
7.1 果树根癌病
7.2 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
7.3 茄科植物细菌性青枯病
7.4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7.5 柑橘溃疡病
7.6 十字花科蔬菜黑腐病
7.7 柑橘黄龙病
7.8 枣疯病
7.9 其他园艺植物原核生物病害
思考题
参考文献
8 园艺植物病毒病害
8.1 十字花科作物病毒病
8.2 瓜类病毒病
8.3 茄科作物病毒病
8.3.1 番茄病毒病
8.3.2 马铃薯病毒病
8.4 柑橘衰退病
8.5 柑橘裂皮类病毒病
8.6 香蕉束顶病
8.7 香石竹病毒病
8.8 百合病毒病
8.9 兰花病毒病
8.10 其他园艺植物病毒病害
思考题
参考文献
9 园艺植物线虫病害
9.1 松树线虫萎蔫病
9.2 根结线虫病
9.3 菊花叶线虫病
9.4 其他园艺植物线虫病害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病害名称索引
……
序言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园艺植物病理学》自2001年出版以来,已多次重印,受到农业院校师生的广泛关注和采用。2006年该教材选题被教育部审批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作为编者我们备受鼓舞和激励。为适应科技进步特别是病原分类的变化,以满足新时期教学的需求,对教材进行修订很有必要,我们在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的关心和支持下,组织了再版编辑委员会,进行修订。
修订之前,我们广泛征集对第1版教材的意见。16所院校20多位主讲教师进行了反馈,我们合并汇总为52条建议,供各位编者参考。其中采纳的主要修订内容为:病原物的分类采用了国际分类新系统,按照2007年出版的《拉汉一汉拉植物病原生物名称》统一更新了病原学名及其中译名(部分常用学名或名称作为异名保留);增加症状彩图、病原扫描电镜图共6版35张,重绘了个别不够清晰的线条图;增加了花卉病害病例6个、新型杀菌剂及其名称对照表;增加了章节前部的导言及后部的思考题和参考文献,改正了错别字,修改了重复的内容,最后在附录部分编排了按汉语拼音排序的植物病害名称索引。
第2版扩充了参编院校和编委会成员,达到21所院校42人;在主编、副主编分工上做了部分调整,华中农业大学郭小密同志推荐黄俊斌接替其工作,中国农业大学李健强同志推荐国立耘接替其工作;我们非常感谢21所院校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再版教材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对我们辛勤付出的肯定,但更是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我们要通过更多的教学实践和创新思考,推动本教材、更重要的是本课程教学的进步。我们殷切期盼着广大师生对第2版的意见和建议,你们的关心和支持是我们源源不断的动力。
文摘 插图:

2园艺植物病害的概念
2.1植物病害的定义
虽然人人都有生病的经历,但给病害一个适合的定义却明显受到科技发展水平和人们认识水平的制约。植物病害(Plant disease)的定义经历了多次修改。最初的定义比较具体,但也往往概括性不够。比如“植物由于受到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的持续干扰,其干扰强度超过了能够忍耐的程度,使植物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在生理上和外观上表现出异常,这种偏离了正常状态的植物就是发生了病害。”该定义一是指出植物病害的原因(病因),即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二是指出植物病害的病理程序(病程),即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严重影响;三是指出植物病害的结果,即外观上表现出异常。病害定义所包括的三个部分,基本上获得植病工作者的公认。但该定义明显的缺陷是将病因限制在病原生物和不良环境。由植物自身遗传因素造成的疾病就难以包括在该病害定义之下了。
1992年,俞大绂在总结植物病害定义的基础上,将定义修改为:植物病害是指植物的正常生理机制受到干扰所造成的后果(俞大绂1992,植物病理学大百科全书)。该定义既包括了病因、病程和病害结果,又避免了定义太具体、概括性不够的缺陷。
对植物病害的理解还曾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生物学的观点,一种是经济学的观点。经济学的观点认为,植物是否生病是看其经济价值是否损失,茭白由于感染黑粉菌而茎部膨大才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佳肴;豆芽菜由于避光而生长嫩白不属于病害,因为其经济价值提高了。而生物学的观点则认为,植物是否生病,应从植物本身去考虑,其正常的生理机制是否受到干扰而形成了异常后果。至于病害是否需要防治则完全可以从经济学的价值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