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组合



共计价钱:¥
同时购买共计:¥44.50元
为该商品打分以改善“为我推荐” 登录为该商品打分


基本信息出版社:南京大学
页码:463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7月
ISBN:730504699X
条形码:9787305046995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0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内容简介 范晔是我国刘宋时期杰出的史学家,他性格狂傲不羁,终为他人所利用,堕入政治陷阱,酿成人生悲剧。他一生的重大成就,是撰写了《后汉书》。本书以史学思想、历史思想、政治思想、民族思想、伦理思想为重点,阐述了范晔的思想面貌及其价值。
目录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匡亚明
卷首语
第一章 时代与家世
一、桓玄之变与晋、宋更迭
二、东晋、南朝撰史之风
三、晋、宋之际的范氏家族
……
文摘 书摘
但是,桓温还是依仗自己的权势,以行废立之事来实现自己取代晋室的
政治目标。晋废帝太和六年(371),桓温采纳郗超提出的废立之计,废去司
马奕而立简文帝,威势益发显赫,就连侍中谢安见了桓温,也都“遥拜”,
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简文帝只做了一年多时间的皇帝就死去了。桓温原以
为简文帝在临终前会“禅位”于他,可是简文帝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在遗诏
中说:“大司马温依周公居摄故事。”又说:“少子可辅者辅之,如不可,
君自取之。”可是这份诏书被大臣王坦之当着简文帝的面毁掉了,把遗诏改
为“家国事一禀大司马,如诸葛武侯、王丞相故事”。这一结局,是桓温不
能满意的,在他看来,自己至少也当得到“居摄”的权位才是,故甚愤怨,
致书其弟桓冲说:“遗诏使吾依武侯、王公故事耳”。如此看来,桓温的恢
复中原也好,迁都洛阳也好,虽在大局上或有可取之处,但在主观上取代晋
室的政治欲望使他不可能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同时也为他的政治道路设下了
层层障碍,下面所说的一件事实,可以十分真切地证明这一点。
晋孝武帝即位后,在诏书中反复强调:“先帝遗敕云:‘事大司马如事
吾。””‘大司马社稷所寄,先帝托以家国。”这时桓温虽已病重,精神恍
惚,但还是“讽朝廷加己九锡”,并“累相催促”。而执掌朝政的谢安、王
坦之“闻其病笃,密缓其事”,以致于“锡文未及成而薨”。桓温在政治上
的追求真是一个极大的悲剧。
唐初史家这样评论桓温,称赞他“挺雄豪之逸气,韫文武之奇才”,“
独克之功,有可称矣”;批评他“挟震主之威,蓄无君之志”,“实斧钺之
所宜加,人神之所同弃”。从皇权至高无上的观念来看,对桓温作这样的评
价,是不足为怪的。
桓温有六子:熙、济、歆、神、伟、玄。桓玄(369—404)是桓温的少子
,也最为桓温所器重,以其为嗣,袭爵南郡公,时年仅五岁。在取代晋室的
政治目标上,桓温没有做到的,桓玄后来一度做到了。而桓玄之变,也就成
了晋、宋之际的一个历史转折点。
P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