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页码:29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2月
ISBN:7111262387/9787111262381
条形码:978711126238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计算机专业规划教材
图书品牌:华章图书
内容简介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及实验指导》共分3篇,第1篇介绍了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包括4章内容:计算机软件工程概述、算法、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第2篇介绍了计算机软件开发基础,包括3章内容:数据库技术概述、关系型数据库系统理论、数据库系统设计;第3篇为实验指导,共有14个实验。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及实验指导》力求使软件技术的内容浑然一体,而避免成为计算机软件技术基本内容的罗列。《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及实验指导》突出“讲”字,把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原理和方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描述出来。书中提到的算法,在实验指导中都作了详细的讲解,给出了完整的实现算法的程序。《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及实验指导》涵盖了计算机等级考试中的相关内容,每章配有标准化习题,全书最后还给出了部分习题参考答案。为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及实验指导》配套电子课件,读者可到www.cmpedu.tom免费注册审核后登录下载,也可联系责任编辑(010.88379934)索取。《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及实验指导》可以作为各大院校教材也可作为读者自学参考。
目录
前言
第1篇 软件基础
第1章 软件工程
1.1 软件工程概述
1.1.1 软件工程的定义
1.1.2 软件生存周期
1.1.3 软件开发模型
1.2 软件的分析
1.2.1 问题定义
1.2.2 可行性研究
1.2.3 需求分析
1.2.4 软件分析方法
1.2.5 表达工具
1.3 软件的设计
1.3.1 软件设计概述
1.3.2 软件设计准则
1.3.3 总体设计方法
1.3.4 详细设计方法
1.4 软件编程
1.4.1 编程语言的选择
1.4.2 编程风格
1.5 软件的测试
1.5.1 软件测试概述
1.5.2 测试用例的设计
1.5.3 测试实施策略
1.5.4 软件的调试
1.6 软件的维护
1.6.1 维护的基本概念
1.6.2 软件的可维护性
1.6.3 维护的实施
1.7 面向对象的方法
1.7.1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1.7.2 面向对象软件的开发过程
1.7.3 面向对象的设计
习题
第2章 算法
2.1 算法的概念
2.1.1 算法的基本概念
2.1.2 算法的特性
2.2 算法的描述
2.3 算法的评估
2.3.1 算法设计的要求
2.3.2 算法效率的度量
习题
第3章 程序设计语言
3.1 程序设计语言的分类
3.1.1 低级程序设计语言
3.1.2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3.2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介绍
3.2.1 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语言
3.2.2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语言的特点
习题
第4章 数据结构
4.1 数据结构概述
4.1.1 数据结构的定义
4.1.2 数据结构的基本内容
4.2 线性表
4.2.1 线性表的逻辑结构
4.2.2 线性表的存储结构
4.2.3 算法评价及改进算法的各种策略
4.3 特殊线性表
4.3.1 栈
4.3.2 队列
4.3.3 串
4.3.4 数组
4.4 树
4.4 一树的定义及存储结构
4.4.2 二叉树的定义及存储
4.4.3 二叉树的存储结构
4.4.4 树、森林与二叉树之间的转换
4.4.5 二叉树的算法——遍历二叉树
4.4.6 二叉树的应用
4.5 图
4.5.1 图的定义及存储结构
4.5.2 图的存储
4.5.3 图的常用算法——图的遍历
4.6 查找
4.6.1 静态查找
4.6.2 动态查找
4.6.3 P台希查找
4.7 排序
4.7.1 选择排序
4.7.2 插入排序
4.7.3 冒泡排序
4.7.4 快速排序
4.7.5 归并排序
习题
第2篇 计算机软件开发基础
第5章 数据库技术概述
5.1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5.1.1 人工管理阶段
5.1.2 文件系统阶段
5.1.3 数据库系统阶段
5.1.4 数据的传统管理方式与数据库管理方式的比较
5.2 数据及数据模型
5.2.1 数据描述的三个领域
5.2.2 数据模型
5.2.3 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
5.3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5.3.1 软件部分
5.3.2 硬件部分
5.3.3 数据库管理员
习题
第6章 关系型数据库理论
6.1 关系及关系代数
6.1.1 关系及关系模型
6.1.2 关系代数
6.2 关系型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6.2.1 SQL概述
6.2.2 数据的定义
6.2.3 数据操纵
6.2.4 数据控制
6.2.5 嵌入式SQL
6.3 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
6.3.1 函数依赖
6.3.2 规范化的关系模式
6.3.3 关系模式的分解
习题.
第7章 数据库系统设计
7.1 概述
7.1.1 数据库系统设计的任务
7.1.2 数据库系统设计的特点
7.1.3 数据库系统设计的步骤
7.2 需求分析
7.2.1 需求信息的收集
7.2.2 需求信息的整理
7.3 概念设计
7.3.1 设计局部概念模式
7.3.2 设计全局概念模式
7.4 逻辑设计
7.4.1 ER图到关系模式的转换
7.4.2 数据逻辑设计
7.4.3 物理设计
7.4.4 存储记录的格式设计
7.4.5 存储方法设计
7.4.6 存取方法设计
习题
第3篇 实验指导
实验1 线性表的建立
实验2 线性表的插入
实验3 线性表的删除
实验4 顺序栈的建立和操作
实验5 链栈的建立和操作
实验6 队列的建立和操作
实验7 稀疏矩阵压缩存储的转置运算
实验8 二叉树的顺序存储及访问
实验9 二叉树动态存储的构建及遍历
实验10 二叉树的应用——二叉排序树的建立和访问
实验11 图的邻接表建立及图的遍历
实验12 折半查找算法
实验13 哈希查找算法
实验14 快速排序算法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
序言 和以往同类教材比较,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尝试规范了计算机软件技术领域的专业术语。
2)对于图书当中复杂的算法,调试出了能在计算机上直接运行的C语言程序。
3)对于重要的基本概念作了深入的讲解,详细描述了概念和概念的出处。
4)对于每个算法,详细描述了算法的基本思路和实现算法的策略。
5)力求使软件技术的内容浑然一体,避免成为计算机软件技术基本内容的罗列。
全书贯穿软件设计的基本过程,即“数据设计(数据结构)+算法设计+语言描述=程序”这样的理念。第一部分软件技术基础,讲解软件技术的基本知识,包括软件开发的方法、规则、基本步骤(软件工程),算法,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第二部分软件开发基础,以数据库系统的开发为模板,讲解了软件开发的基本知识,包括数据库系统开发所需要的软件支持,数据设计原理、方法,应用程序设计的理论支持等;第三部分实验,主要是针对数据结构中的算法而设置的,由于数据结构中的问题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读者可以通过调试实验中的程序、分析程序运行的结果,对相关的内容进行深刻理解。
本书第1篇中的第1章和第3章由袁玲编著,第2章由王永玲编著,第4章由王永玲、席晓慧编著;第2篇和第3篇由席晓慧编著。全书由席晓慧策划、统稿。
在此,感谢我们的领导和同事在本书编著过程中给予的鼓励和帮助!也感谢我们的学生,正是他们渴望、求知的目光增加了我们完成书稿的决心和动力!
尽管作者倾其所能,并参考了大量的书籍和资料,尽心尽力地完成本书的编著,然而疏漏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希望读者和同行提出宝贵意见。
文摘 第1章 软件工程
1.1 软件工程概述
1.1.1 软件工程的定义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计算机软件包括程序、相关数据及其说明文档。其中程序是指完成预定功能和性能的可执行指令序列,数据是程序能正常操作信息的数据结构,文档是与程序开发维护和使用相关的各种图文资料。
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发展,计算机软件也从规模、功能等方面得到很大发展,软件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程序设计时代、软件时代和软件工程时代。
1.程序设计时代
这个时代的硬件处于电子管时代。当时注重的是硬件的性能和指标,程序的编写处于从属地位。程序设计的工具是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其方法追求编程技巧,追求效率高、内存省。人们仅根据需要来编制一些可以直接运行的程序,而不考虑系统地开发软件。这个时期计算机的应用主要限于科学计算,程序设计方法尚能满足计算机应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