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页码:20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500793049/9787500793045
条形码:978750079304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儿童
丛书名:儿童文学金牌作家书系,薛涛作品坊
内容简介 《蒲公英收购站》内容包括:本土、民族、守望。薛涛年纪轻轻,却很推崇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意识、民族精神、审美力量、道德力量。他写的三部大幻想作品《山海经新传说》(《夸父与小菊仙》、《精卫鸟与女娃》、《盘古与透明女孩》)中,就是将中国神话传说同现实儿童的心理状态巧妙融合,进行了现代演绎,向孩子们展示了中华民族永不言败、勇于献身的高尚精神。收入《蒲公英收购站》的中篇童话《正午的植物园》、《打开天窗》和《蒲公英收购站》等作品,也都以本土化精神构思谋篇,展现了浓郁的地域特色,以民族化的表达方式和语言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真纯的友谊、唯美的情调、古典东方文化的魅力。薛涛坚持本土写作、捍卫民族精神和文化品格的另一个表现是语言的运用。他的语言是凝练、形象,有节奏感,民族化,个性化的。他善于将本土的生活语言提炼加工、充分发挥想象力,使其含蓄风趣、淳朴生动,富有个性,充满好奇、幻想、仁爱的童趣,并留有空白,显示了汉语的魅力,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作者简介 薛涛,1971年3月生于辽宁昌图。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儿童文学学会副会长,辽宁省政协委员。 曾出版长篇小说《精灵闪现》、《废墟居民》、《泡泡儿去旅行》以及“山海经新传说”系列等。先后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中国作协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文化部蒲公英奖等奖项。多篇作品选入大学、中学语文教科书。
编辑推荐 《蒲公英收购站》:
薛涛自述
有些读者一定是为我的文字而生。不必多,有那么一两个就够了。
因为许多年前,我也为他们而生。
我要找到他们,便提笔写作。他们也要找到我,便去书店翻来翻去。不然,你们,还有我,不是太寂寞了吗?
读者被我选择,我被读者选择。我愿意写这样的,你们愿意读这样的。谁也别讨好谁,谁也别勉强谁。
写作与阅读,两厢情愿。
目录
前言金牌作家们的倾心奉献徐德霞
序薛涛的儿童文学世界赵郁秀
小说
火车远去
最后一只狍子
寻找春天
小兽们的温暖冬天
我和一只脏小狗的故事
天堂
少年与镜子
清白
明天花园
红顶屋
二十三只灰雀
闭眼睛走路的木木
矮个男孩和高个男孩
童话
蒲公英收购站
打开天窗
像青蛙一样长大
散文
这样,就能够快乐
童年花草丛生
天底下最幸福的树
除夕的火
小蟹[不害臊]
故乡遍地冬阳
独居深山的干净人
暴戾不是一块硬石头
后记
短篇,我的家底
……
序言 做《儿童文学》杂志主编,常和读者有交流。听说我们要出版一套“《儿童文学》金牌作家书系”,有位小读者就和我进行了一场对话。她叫阳阳,是一位可爱的五年级小学生,率真、活泼,对文学有一种痴迷的爱。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读《儿童文学》杂志,是我们杂志的铁杆“粉丝”。
阳阳:徐老9币,您主编的《儿童文学》可好看了,我们班很多同学都订了。听说你们要出版一套“《儿童文学》金牌作家书系”,我们好多同学都特别高兴,但也有一些同学觉得有《儿童文学》就足够了,没必要再搞什么书系。你们为什么要编这套书呀?
文摘 火车远去
一
老校长的坟头的草伸出头的时候,铁路伸进了林区。老校长是第一个看见火车的人,然后才是同学们。“呜——呜——”火车一鸣笛子,铁匠卢的打铁声哑巴了。
那天上数学课,小飞脚没举手,站起来告诉我,他爸爸来林区这段铁路当巡道员了。从前,他爸爸在林区外面当巡道员,常年在外面工作。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以为小飞脚是“单亲孩子”呢。现在他们全家能团聚了,我替小飞脚高兴。
小飞脚最自豪的是放学以后跟爸爸一起去巡道。小飞脚跟爸爸巡道,可长见识了。一下课,同学们不搭理我了,都围在小飞脚身边。小铁匠朝我咧咧嘴,“老师,我也过去听听。他尽白话那些考试不考的玩意,没有老师讲的有用……”说完,小铁匠挤到小飞脚身边去了。
我挺寂寞的,也凑过去听小飞脚的演讲。小飞脚根本没注意到我,讲着他跟爸爸巡道的事情。
“知道什么叫响墩吗?”小飞脚挨个瞅着大家。
大家摇摇头。
“知道火炬是干什么用的吗?”小飞脚接着问。
“这个谁能不知道?少先队的标志啊!”小铁匠抢着回答。
大家都说,对啊,少先队标志啊。
“错!”小飞脚一拍桌子,站起来了。等大家安静下来,满脸疑问看着他,他才坐下,说:“告诉你们:回答错误!每个人扣掉十分。我说的火炬其实很像过年放的礼花,我爸爸给火车司机报警用的,跟响墩一个用处……”
“那响墩是咋回事?”辫子有点崇拜地看着小飞脚。
小铁匠终于忍耐不住寂寞了,插话说:“你们知道风箱怎么拉劲儿最大吗?”
总算有几道目光转向了小铁匠。
小飞脚撇撇嘴,“不就是你爸铁匠铺里那玩意嘛。怎么拉?怎么拉也没有火车头喷出的气劲大!有一回我偏不服,站路边等着它。它还真喷了,把我喷一个跟头……”小飞脚又滔滔不绝了。
大家又把头一致扭向小飞脚。
小铁匠的脸白了,瞧瞧我,“老师,咱们走……”
我见小铁匠怪落寞的,便陪他走出教室,下山坡去。一列黑色的火车正急匆匆在白桦林中间穿行。一缕白烟从林子里升起来斜插到天空。小铁匠站住了,呆呆看着。火车很快消失在茫茫林海,那缕白烟没有完全散尽,与更高处的几团白云连成了一片。小铁匠仰头看着,“老师,那些白烟变成白云了……是吗?”
我说是的,变成白云了。
“那以后我们这里就能多下雨了吧?”
我没有明确肯定他的推断,说可能的。
我也痴迷地看着那及团白云。白云下面应该是女友工作的地方。现在通火车了,她可以经常来看看我了……
一样看那片白云,小铁
……
后记 我跟短篇小说的感情非同一般。如果我的文学历程也算一部编年史的话,我肯定把最好的章节给了短篇小说。我对世界的认识止于平原的边缘,也始于平原的边缘。那时候,我们一家逐住在生满花革的大平原上。有一天,舅舅带着我穿越平原,一直走到了平原的边缘。我原以为,世界到这里便终止了,可是平原的边缘接着大山的脚,不知道前面有什么等着我。舅舅指着面前的绿色屏障跟我说,姥姥家在里面藏着呢……短篇小说就像带我穿越平原的舅舅,它让我初尝了文学的妙致.又带我赶往新的领地。我接触文学,最初的感动和惊喜部是短篇小说赐予我的。蒲松龄、冯梦龙、鲁迅、欧亨利、莫66桑,都德……他们的文字,让我对文学心生好感。我的文学底子,除了中国舌典文学的滋育,便靠古今中外那些短篇小说的养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