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520 页
出版日期:2002年10月
ISBN:7303027785
条形码:9787360302778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学生课外诵读文库中国现当代散文
内容简介 散文一向都以权威的“选本”而传世。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我国第一部文章总汇《文选》是如此。[明]茅坤所编《唐宋八大家文钞》亦如此。至[清]吴楚材、吴调侯编《古文观止》。姚鼐编《古文辞类纂》等,皆是明证。
中国现代散文。也是这样:20世纪30年代由赵家璧主编、上海良友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其中周作人选编的《散文一集》和郁达夫选编的《散文.:集》。至今仍是了解新文学第一个十年(1917-1927)里散文创作面貌、成就的最好选本。
说来遗憾,当代的散文选本,至今还缺少一个取得共识的、有利于中学生课外诵读的、精选严鉴的权威读本。
目录
范爱农
乌篷船
谈吃
五峰游记
书房的窗子
差不多先生传
银杏
猴子的故事
藕与莼菜
论趣
黄昏
怀鲁迅
想飞
听琴
松堂游记
实行的悲哀
五四断想
落花生
谈生命
雪晚归船
杨梅
女人
桃源与沅州
荔枝
怀念萧珊
风雨中忆萧红
野店
猫狗
布衣
爱晚亭
囚绿记
鹰之歌
上海与人海
胡博士
忆白石老人
茶花赋
论快乐
我的书房史
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阴
清塘荷韵
独语
报纸的故事
记郁达夫
广玉兰赞
黄山记
水仙花
神秘的大苇塘
竹的故事
黑色鸟
预立遗嘱放言
宇宙的声音
奔流
中国诗文与中国园林艺术
下雨天。真好
月迷津渡
故事新编
睛窗札记
雄奇瑰丽的中国山水
杜鹃赞
下大雨
天才梦
我藏书的小楼
跨世纪说
春风
绵绵土
石破天惊的诗句
药杯里的莫扎特
听听那冷雨
桐花季节
夜籁
论大丈夫
大山与小溪的对话
角落
无为逍遥不设防
晶莹的雪花
拣麦穗
扛橡树
钗头凤
爬坡
说梦
生日的沉思
风从哪里来
遇
遵从生命
不死鸟
鼎湖山听泉
生命赋
化石玄想录
思
岁月的墙
读柳永
藏书忧
相思树前
坐活夜
静夜功课
玫瑰
蓝色的毋忘我花
今夜,我是你的新娘
仰不愧于天
我与地坛
[附录]中外散文诗(20篇)
……
文摘 说起新年的行事,第一件在我脑中浮起的是吃。回忆幼时一到冬季就日日盼望过年,等到过年将届就乐不可支,因为过年的时候有种种乐趣,第一是吃的东西多。
中国人是全世界善吃的民族。普通人家,客人一到,男主人即上街办吃场,女主人即入厨罗酒浆,客人则坐在客堂里口磕瓜子,耳听碗盏刀俎的声响,等候吃饭。吃完了饭,大事已毕,客人拔起步来说“叨拢”,主人说“没有什么好的待你”,有的还要苦留:“吃了点心去”,“吃了夜饭去”。
遇到婚丧,庆吊只是虚文,果腹倒是实在。排场大的大吃七日五日,小的大吃三日一日。早饭、午饭、点心、夜饭、夜点心,吃了一顿又一顿,吃得来不亦乐乎,真是酒可为池,肉可成林。
过年了,轮流吃年饭,送食物。新年了,彼此拜来拜去,讲吃局。端午要吃,中秋要吃,生日要吃,朋友相会要吃,相别要吃。只要取得出名词,就非吃不可,而且一吃就了事,此外不必有别的什么。
小孩子于三顿饭以外,每日好几次地向母亲讨铜板,买食吃。普通学生最大的消费不是学费,不是书籍费,乃是吃的用途。成人对于父母的孝敬,重要的就是奉甘旨。中馈自古占着女子教育上的主要部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沽酒,市脯”,“割不正”,圣人不吃。梨子蒸得味道不好,贤人就可以出妻。家里的老婆如果弄得出好菜,就可以骄人。古来许多名士至于费尽苦心,别出心裁,考案出好几部特别的食谱来。
不但活着要吃,死了仍要吃。他民族的鬼只要香花就满足了,而中国的鬼仍依旧非吃不可。死后的饭碗,也和活时的同样重要,或者还更重要。普通人为了死后的所谓“血食”,不辞广蓄姬妾,预置良田。道学家为了死后的冷猪肉,不辞假仁假义,拘束一世。朱竹 宁不吃冷猪肉,不肯从其诗集中删去《风怀二百韵》的艳诗,至今犹传为难得的美谈,足见冷猪肉牺牲不掉的人之多了。
不但人要吃,鬼要吃,神也要吃,甚至连没嘴巴的山川也要吃。有的但吃猪头,有的要吃全猪,有的是专吃羊的,有的是专吃牛的,各有各的胃口,各有各的嗜好,古典中大都详有规定,一查就可知道。较之于他民族的对神只作礼拜,似乎他民族的神极端唯心,中国的神倒是极端唯物的。
梅村的诗道“十家三酒店”,街市里最多的是食物铺。俗语说“开门七件事”,家庭中最麻烦的不是教育或是什么,乃是料理食物。学校里最难处置的不是程度如何提高,教授如何改进,乃是饭厅风潮。
俗语说得好,只有“两脚的爷娘不吃,四脚的眠床不吃”。中国人吃的范围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