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藏学出版社
页码:347 页
出版日期:2002年04月
ISBN:9787800575136
条形码:978780057513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藏学研究作辑要
内容简介 《西藏佛教发展史略》原是民族研究所接受任务让我撰写的。当时,曾提出若干具体重点问题,所以《西藏佛教发展史略》对西藏佛教历史的叙述有详有略,不是一部典型的通史的体例。其内容则都是有关西藏佛教史的。当时称呼为“十篇资料”。现在公开出版,“资料”一词,已嫌名实不符,故改名为《西藏佛教发展史略》。
编辑推荐 《西藏佛教发展史略》:藏学研究作辑要
目录
第一篇 吐蕃时期的西藏佛教
第二篇 佛教在西藏的再度传播并在民间得势
第三篇 宁玛派
第四篇 噶丹派
第五篇 萨迦派
第六篇 噶举派
第七篇 其他小派
第八篇 格鲁派(黄教)
第九篇 元朝任命萨迦派领袖管辖卫藏十三万户
第十篇 明代卫藏地方政教情况
附录一 宗喀巴传论
附录二 宗喀巴年谱
……
序言 本书原是民族研究所接受任务让我撰写的。当时,曾提出若干具体重点问题,所以本书对西藏佛教历史的叙述有详有略,不是一部典型的通史的体例。其内容则都是有关西藏佛教史的。当时称呼为“十篇资料”。现在公开出版,“资料”一词,已嫌名实不符,故改名为《西藏佛教发展史略》。
但由于本书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特殊产物,今日以“史略”的标准要求,显然存在着如下缺点:一是叙述西藏佛教的兴衰沿革时,未能着重阐明当时社会的经济和政治背景;二是下限在明末清初,更未延及近代;三是未能涉及蒙古和青海地区的佛教。如此等等,本人都想补正,无奈健康不佳,力不从心,补正工作只好以待来日。在此敬希方家读者见谅。
当时由于交稿时限紧迫,由我阅读资料,组织腹稿,每周口述一次,由常凤玄、邓锐龄两同志记录。自1963年10月至1964年5月,陆续记完草稿。民族所决定内部铅印时,我自己又修改过三次。1965年4月,印铅印本约300部。1974年,民族所曾将铅印本分发有关机构和个人征求意见。1983年春,民族所决定将此书公开出版,并让我再修改一遍。
文摘 耶歇斡等人前后请来不少印僧,其中最有影响的是阿底峡(a-ti-sha,本名Diparikarashrijfi Ona,982一1054年)。阿底峡,东印度萨伙国人(生于Bhagaipur,今属孟加拉国),在摩揭陀地方超岩寺任上座,是寺内几个最重要人物之一。相传耶歇斡为了请他先筹集费用,率领军队到阿里西北异族地区采集黄金,被伽尔劳(kaog,当时一个小国的名字,伽尔劳也泛指信仰回教的国家)军队所俘,伽尔劳首领声言释放他的条件是他或者改变宗教信仰并承认香雄从属于伽尔劳,或者交纳和他本人体重相等的黄金作为赎金。耶歇斡的侄子绛曲斡(byang-chub-od)搜集属下以及寺庙僧人所有的黄金,持金往赎,重量仍不足数,但获许在狱中探视耶歇斡。耶歇斡拒赎并嘱绛曲斡派人携金延请阿底峡。绛曲斡回阿里后,又遵嘱派纳曹粗墀杰哇译师(nag-tsho-tshul-khrims-rgyal-ba)等人到超岩寺延请阿底峡,阿底峡感于耶歇斡以身殉法及绛曲斡瞩望之殷,遂允入藏。考虑到超岩寺其他上座必不许其长期离寺,诡称朝礼圣迹,先朝拜大菩提寺等圣地,辗转至尼泊尔,他于1040年离开超岩寺,1041年住尼泊尔一年,1042年自尼泊尔至阿里,在阿里住三年,为绛曲斡等著《菩提道灯论》等书,协助仁钦桑波等译师翻译显密经论,并为阿里僧人讲解显教经论,传授密法灌顶。但是他特别着重在阐明业果(业指有意识的言行,善业得善果,恶业得恶果,指自己造业,自己今生或来世受报,这是古印度人的根深蒂固的信仰)。宣传皈依(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等所谓三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