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黄河水利出版社
页码:372 页
出版日期:2004年11月
ISBN:7806218653
条形码:978780621865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工程,涉及水利、自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诸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学科。树立新的治河理念,实现“维持黄河健康生命”,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的目光投向黄河,并且这种关注已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更多的是从生态和伦理的角度切实地为黄河的万古长流而考虑。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大家都来关心黄河,保护黄河,为维持黄河健康生命营造良好条件,若干年后,生条充满生机的大河,一条永远汩汩流淌着健康血液的黄河,会更好地为中华民族造福。
目录
序
黄河需要可持续发展
对“堤防不决口”的一些思考
21世纪黄河下游防洪形势与对策研究
科学开展水土保持 实现黄河长治久安
治黄要防御多泥沙大洪水
实现黄河治理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
用三级河槽及分洪、挖泥法防止河床淤积抬高
黄河下游河道整治的方向、目标及整治机理刍议
慎重估计小浪底水库运用后黄河下游防洪形势
科技治黄的基本思路
治黄恳谈
拦、淤、保、冲、排是黄河河床不抬高的治本之策
螺旋流输沙初探
黄河河床不抬高 支流治理是关键
黄河沿岸城镇的供水及治黄初探
“预防、调节、控制”治黄刍议
试论治黄“四个不”方针的辩证关系
人工放淤是解决黄河下游“二级悬河”的主要措施
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实现“河床不抬高”的思考
“数字黄河”中的水资源调度与管理
黄河治理开发要遵循自然辩证法
用高科技手段治理黄河
建设标准堤防仍是当前下游防洪的重要任务
依靠科技进步 促进治黄现代化
边界河道变化对河道排洪能力的影响
河槽萎缩对河道输沙能力的影响
确保黄河不断流对策探讨
多管齐下 实现黄河水质不超标
宏观管理 微观治理 实现黄河水质不超标
治理黄河就利于国防
实施跨流域调度是解决黄河下游防洪的重要措施
拓深河床 加道分洪 分季蓄排
三项举措 黄河可清 中华可兴
黄河兵法
……
序言 历史上,许多灿烂的文明都是依河而兴。反之,一旦河流自身生命系统发生危机,以河流为依托的其他生态系统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每一条河流对于自然和社会系统的承载力都是有限的,河流生命的负荷只有在其承栽力的范围内,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黄河的索取已远远超过了其承载能力。如何使不堪重负的母亲河重新焕发青春与活力,我们提出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理念。
“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工程,涉及水利、自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诸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学科。树立新的治河理念,实现“维持黄河健康生命”,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关注的目光投向黄河,并且这种关注已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更多的是从生态与伦理的角度切实‘地为黄河的万古长流而考虑。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大家都来关心黄河,保护黄河,为维持黄河健康生命营造良好条件,若干年后,一条充满生机的大河,一条永远汩汩流淌着健康血液的黄河,会更好地为中华民族造福。
文摘 堤防
堤防是古今治河的最主要方法。神话传说中的堤防始于鲧。《汉书.沟洫志》说:“堤防之作,近起战国0 99实际上显然比战国要早。到了西汉,堤防不仅是保护沿河人民的主要手段,而且也是人民的沉重负担。《汉书沟洫志》所谓:“今濒河十郡,治堤岁费且万万。,,东汉出现了屏障整个下游河道的所谓金堤。《后汉书’王景传》关于金堤的记载,显然包含了许多夸张、虚妄和难以解释的东西,例如在工程中:“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回注,无复溃漏之患。”这样的工程实际上很难解释。又如,工程肇始于永平十二年(公兀69年),尽管“发卒数十万”,“役费然犹以数百亿计”,但这条千余里的堤防,工程中需要“凿山阜,破砥绩,直截沟涧,防遏冲要,疏决壅积”,而却能神话般地“明年夏渠成”,实在使人无法相信。从史籍记载猜测,这条“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的堤防,在王景以前大概已经存在,王景或许作了加固和增修。这是因为从西汉起,下游的“悬河’’形势已经出现,沿河各地必然要修堤障水。汉代以后,据正史河渠志等的记载,黄河下游除了改道以外就是修堤,修堤而决堤,决堤而再修堤,循环往复,直到近代。
时至今日,黄河堤防的重要性已经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显得突出。这是因为流域内人口的增加,生产的发展,城市的增多,较之古代已经无法比拟。而黄河的含沙量和输沙量都依然如故。也就是“淤”的自然特性未曾稍改,而“决”的后果已经无法承担。至于迁徙改道,当然更不可想像。在没有解决这条河道的根治方法以前,黄河必须让它稳定在这条高高在上并且不断抬高的河床上。这是一种困难的、具有风险的但必须维持的局面。其所以困难,因为这条“悬河”还必须让它“悬”多少年,“悬”到怎样的高程?现在大家心中无底。其所以有风险,因为自然界各种特异变化的发生,如暴雨、地震等,非人们可以预料。